營銷案例策略分析範例
如果沒有案例分析,企業就不能準確的把握市場狀況,及顧客狀況,對產品也不能夠得到充分的認識。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水槽教父”徐劍光:“智慧化”重新定義水槽
在現代家居設計中,廚房無疑是一個迅速躥紅的寵兒。這一點,從裝修業內流傳的“***廳堂,富比廚房”中就可見一斑。
這一切,都源於廚房被重新定義,它不再僅僅只是做飯的地方,而是一個綜合空間:有時是品嚐美酒佳餚的餐廳,時而又化身“烹飪實驗室”,甚至還會成為主人與親朋鄰里社交的場所。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裝修時選擇將一體化設計的漂亮廚房完全開放出來。
需求的變化,廚房的升級,自然給與廚房相關的家居配套產品帶來了巨大的機會。
拍桌拍出個水槽產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徐劍光創辦歐琳集團,是中國最早一批做整體廚房,品牌櫥櫃的人。“那時候動不動就要上飛機”,徐劍光回憶,當時國內裝置、人才、材料、輔料、產品一概沒有,為了引進這個代表歐洲先進生活理念的產品,他們數不清飛了多少次。
最初,徐劍光的想法是代理成熟的歐洲品牌,把產品引進國內市場。然而在與歐洲廠商談判的過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問題。“一個家用高檔不鏽鋼水槽,賣六千、八千,甚至一萬多。我們跑遍了歐洲,也去了香港,價格怎麼都降不下來。”按照徐劍光的測算,當時整套櫥櫃的售價也就定到兩萬。一個水槽就佔了大半。還怎麼賣?
幾輪無功而返之後,徐劍光氣得拍桌子,“水槽又不是航空母艦,這逼得只能自己生產了,明年這個時候,我們自己肯定把它做出來!”就從他這一拍桌開始,中國自己的水槽產業,誕生了。
這段故事現在聽起來傳奇有趣,當年作為行業“開荒牛”,徐劍光和他的團隊,可沒少流血流汗。在外行眼中,不鏽鋼水槽不過就是一塊鋼板,實際上,要做到在廚房環境下耐用抗菌,對冷軋、鈑金工藝的要求都相當高。而這種特殊鋼材,過去一直是德國和義大利的天下,徐劍光要求他的團隊“跟德國學技術,學設計”。決定自己生產的同時,他們從德國分批引進專家,在海外尋找裝置,定製模具,甚至還請來了賓士公司的專家。“那時候真是沒日沒夜的要在工廠守著”,果然只花了一年多時間,徐劍光和他的團隊做出了中國自己的水槽。甚至“水槽”這個品類名,也是由他們開啟的,結束了過去市場上水盆、水斗、鋅盆等五花八門的叫法。
考慮到整體廚房的定製化特點,服務流程長,不利於複製推廣和品牌的打造;徐劍光決定,先用標準化的高檔水槽產品開啟全國市場,樹立起歐琳品牌高階廚房的形象。為此,歐琳成為第一個在央視做廣告的水槽品牌,當年其主打的無聲水槽抓住“無聲”這個有力的差異點,迅速打響知名度。
憑藉過硬的產品和超高的價效比***定價比國際品牌便宜60%-70%***,歐琳水槽問世一年時間,經銷商和市場就出現爆發性增長,一舉奠定了其水槽行業老大的地位。當前在中國市場,歐琳絕對是高階品牌中無可爭議的第一。
“目前整個水槽市場的規模大概75-100億。在國際市場上,歐琳的份額也在穩步增長,尤其是08年金融危機後,歐洲消費者更為重視產品的價效比,給我們很大的機會。無論是產品質量、款式還是功能,我們都做到了與歐洲同步。比如在丹麥市場,我們現在的佔有率已經接近20%。”徐劍光告訴《銷售與市場》記者。
水槽也能智慧化?
二十年來,歐琳之所以能牢牢佔據中國高階水槽第一品牌的市場地位,靠的不是資歷,而是持續的創新:從最早僅作為整體廚房配套產品,到不斷根據使用者需求開發細分出的功能產品***無聲技術,抗菌技術,雙層過濾落水技術等***;同時製造工藝也在不斷精進,不僅在國內持續領先,成為國家《家用不鏽鋼水槽》行業標準主起草單位,在國際同行中也受到高度認可,尤其是其獨有的“R10”小圓角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正如徐劍光所說,歐琳一路以來秉承的發展邏輯是“最早解決從‘沒有’到‘有’的問題,後來思考如何增加產品附加值,現在我們更多的在考慮能為消費者提供什麼服務”。在這個過程中,歐琳大大小小發起了行業內十幾次革命——身為老大,這是應該承擔的使命和職責,不僅通過革自己命的方式給企業注入新的成長動力,也推動中國整個水槽行業向前發展。
2015年,歐琳再一次以“健康水槽”、“水槽電器化”引領行業發展新方向,這一全新理念的產品,也標誌著水槽正式進入健康、智慧化時代。
如今好像什麼產品都能說健康,但如果無法真正融入消費者密切關注的健康生活方式,只能淪為一個空口號。水槽這種低關注度產品,與健康的聯絡點又在哪呢?
“人體70%以上是水,我們每天攝入的水分更多的來自廚房。對自來水質量的擔憂,是現在消費者巨大的痛點。有實驗表明,堅持用潔淨的過濾水燒湯煮飯,幾年下來,人體內的微量元素都會發生改變。”徐劍光說,“廚房,是健康的源頭。而水槽,是廚房用水安全的守護神。”
在此前對市場的調研中,歐琳發現,越來越多的城市家庭開始使用淨水器、淨水壺等淨水裝置。然而,在廚房用水場景下,淨水壺不能滿足廚房大量的用水需求;管道淨水器目前分臺上式和臺下式,臺上機雖然操作較為方便但佔地又沾油,臺下機需要經常彎腰檢查工作狀態與濾芯壽命,都不能完美解決問題。尤其當前人們對整體廚房美觀度要求極高,廚房淨水需求與美觀設計需求嚴重矛盾。
為此,歐琳迅速針對市場需求,研發推出全球首款淨水水槽,將水槽與淨水完美結合,臺下隱藏安裝,臺上“科技智慧”操作介面,淨水情況一目瞭然,安全方便又保持美感,全面提升使用者體驗。
高階水槽,一直以來給人們的印象都是藝術品般的精工設計;淨水裝置,則通常給人以未來科技感;歐琳以水槽整合淨水的重大創新,將前沿科技與藝術感巧妙融合,集實用性、美觀性、前衛性於一身。讓人不得不為其對市場趨勢把握之精準而驚歎。
從住宅配套到可持續消費品的重大轉身
水槽屬於典型的建材,與房地產的關係密切。不同於其他建材廠商,密切關注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徐劍光卻直言,不必非盯著房地產不放。
“現在人均住宅面積不斷放大,使用者的需求內容發生了變化。我們的產品也必須升級換代,不能只是滿足簡單裝修需求,要從住宅配套產品延伸至可持續的消費品。”
讓建材成為消費品?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譚。
徐劍光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並非是頭腦發熱,而是因為他從歐洲市場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未來。“我們看歐洲住宅市場已經完全成熟,很少有新房。水槽作為住宅配套的需求沒有了,但它進入了消費品類,即使房子不再建設,人們也有意識和動力去更換。”
徐劍光告訴《銷售與市場》記者,實際上,這種趨勢在中國市場也已經出現了。“今年歐琳的銷售中有蠻大一塊都是二手房重裝修。不僅是人們要改善自己的住房條件,作為房東你在出租房屋的時候,租客也會提出廚房衛生間必須是翻新過的。”
而要想從住宅配套轉型為可持續的消費品,就必須更貼近消費者,研發出緊跟他們生活理念的新產品,並創造更多與他們對話的機會,增加見面率,提高消費頻次。
“使用者的需求是創意的源泉”,早在2008年,歐琳就籌建了一個名為“生活家”的消費者俱樂部,裡面的人來自各行各業,包括教授、醫生、企業家……而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對生活品質有很高的要求。通過俱樂部定期組織的活動,這些“種子使用者”能給歐琳很多有價值的反饋。徐劍光本人其實也是這個俱樂部的成員,只要工作不是太忙,他每個禮拜都要抽空自己去買菜做一頓飯。用他的話說,“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發現生活的所需所求”。
正是通過持續地洞察消費者需求,歐琳找到了產品升級換代的關鍵詞:“健康”、“智慧”。2015年,作為歐琳轉型升級的重要里程碑,其全新的旗艦產品淨水水槽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淨水水槽既是淨水器,又是水槽的獨特“水+水”產品結構,也為歐琳的經銷商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未來通過更換濾芯等售後服務,還將為他們帶來更多連帶銷售機會,甚至帶動傳統經銷商從“零售商”向“服務商”轉變,找到新的盈利模式。
最後,徐劍光透露,通過“淨水水槽”的試水,他們更加確信了歐琳以“健康智慧生活”為核心的發展方向,“淨水水槽”的成功只是歐琳轉型之路的開端,接下來,圍繞健康生活方式,還有幾個更精彩的新品會陸續推出,“都是業內從來沒有過的科技創新”。
真不知道,徐劍光這位水槽行業的教父級人物還將帶給我們多少驚喜?
二:
看好未來,才有未來
王雲濱經營名門品牌15年,如今已是上海門鎖市場銷量最大的經銷商。在建材行業,終端就是品牌。王雲濱是否靠著終端升級成為當地市場的老大?經過五個小時的訪談記者心中有了答案:終端形象領先確實幫助其建立了品牌認知、實現了銷量增長,但終端升級只是表現,深層次的運營理念才是關鍵。
賣品牌產品才賺錢
2000年,王雲濱發現建材市場蘊含的市場機遇,在上海九星市場開了家小五金門店。憑著生意人的直覺和勤奮,他分別在中山和溫州採購了高、中、低三個檔次的門鎖,連批發帶零售做下來,一年銷售額做到了100萬元左右。
量做得不算少,卻沒賺到什麼錢:賣好鎖能掙點錢,中等鎖只能保本,便宜鎖卻在賠錢。以低價的溫州鎖為例,拿貨時60元一把,過兩個月就變成55元,再過段時間就變50元甚至45元。從拿貨起就開始賠,再加上批發客戶的退貨,生意根本沒法做。
王雲濱深刻地意識到,只有經營品牌產品才能盈利。有了強烈的品牌意識,王雲濱開始留心選擇有前景的門鎖品牌。
選品牌要選對老闆
2005年之前,上海市場年銷售額三五百萬元的品牌有好幾個,怎樣選擇呢?王雲濱的訣竅是選老闆。
2000年,為了採購到品質好一點的門鎖,王雲濱初次接觸名門。看好了產品自然要討價還價,名門董事長陳力的話讓他畢生難忘:“跟我不用討價還價,產品你拿回去如果沒有競爭力、不好賣,最終倒黴的還是我。”惺惺相惜之下,二人直接成交了。
經銷商選擇品牌時,應該注意自身與企業價值觀的匹配度,而企業的價值觀體系更多是由老闆的價值觀決定的。共事幾年之後,王雲濱和陳力因為共同的品牌理念和市場運作思路,逐漸成為志同道合的親密夥伴。
認定了就樂於嘗試
2007年,當名門在全國率先推廣專賣店形象時,喜歡挑戰、樂於嘗試的王雲濱果斷地在“中國建材第一村”九星市場的核心位置投資了90平方米的名門專賣店。
事實證明,這家專賣店投對了,開店三個月實現盈虧平衡,第一年就有盈利,第二年的盈利超過了老店,至今每年的盈利持續增長。而“雜貨店”業態的老店,十年來幾乎從未增長。
2008年,他又敢為門鎖市場先,在九星市場投入16萬元做了戶外廣告牌,當時在同行看來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冒險。大膽嘗試又一次讓他領先一步,品牌形象和店面銷售都顯著提升。
緊跟品牌處處領先
談起十多年的經營心得,王雲濱認為:“處處領先,才能保持先發優勢”。每次名門搞終端升級,他都是最積極響應的一個:企業的眼界肯定高過經銷商,從全國範圍對行業的判斷和趨勢的把握一定更為精準;方案是企業投資幾百萬元由國際團隊精心設計的,一定勝過經銷商自己絞盡腦汁“修修補補”。
要在當地市場保持終端形象領先,緊跟品牌步伐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基於這種考慮,除了終端升級之外,不論是名門門鎖更換門頭改名為名門靜音門鎖,還是終端話術培訓和經銷商管控體系,他都全力配合。
為做到處處領先,王雲濱很重視自身和團隊的學習。開始公司化運營,從日常事務解放出來之後,他開始思考、學習如何管理店面日常運營,如何設計分配製度有效調動員工積極性。他先後出資近百萬元並投入大量精力培訓團隊,取得了顯著成效:導購的親和力、心靈溝通能力以及讓品牌進入顧客心智的能力極大提升,員工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從容和自信。
處處領先贏得了先發優勢,當被問及當地競爭對手情況時,王雲濱信心滿滿地回答:“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對手,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自己,不過我會向同行學習他們的閃光點。”
專注才能做強做久
被問及有沒有涉足別的建材品類或其他生意,王雲濱講出了十多年來對市場的觀察:雜貨店都是夫妻店,生意隨市場週期波動,很難有大的增長;開幾家專賣店做不同的品類,市場好的時候可能會多賺一些,一旦市場波動或競爭加劇,往往會因為每家店的相對競爭優勢較弱,最終被對手各個擊破——前期賺的錢又都賠進去了;不貪大、比較專注的經銷商,基本都能伴隨品牌穩定發展、越做越強,也最有可能做長久。
“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對手”,有一層含義就是競爭品牌涉足品類太多不夠專注。一個品牌經營的品類太多,經銷商再往店裡加一些自己代理的品類,混亂的終端形象一定是在給專注的對手做陪襯,連導購的銷售話術提煉都是很大的挑戰。
在工程渠道方面,涉足多品類的品牌相比專注的品牌在短期內有一定的優勢。但王雲濱認為,從長期來看,消費市場的成功最終會倒逼工程渠道採購名門靜音門鎖。
為五年後做投資
據王雲濱的洞察:五年前沒有積累的品牌現在日子很難過,換句話講,要想五年後過得舒服點,現在必須做好積累。
從2012年開始每年開一家專賣店,底氣從何而來?首先,名門於2012年確立了靜音定位,發展思路更加清晰;其次,裝修週期為13年,二次裝修的高峰即將到來;再次,通過開店佔領市場盲點,可以提高未來的市場份額。
今年,王雲濱又在九星市場核心位置投資100多萬元開出單層140平方米的雙層旗艦專賣店,同時戶外廣告投放40萬元,全面打造品牌形象、提升競爭門檻。在不景氣的市場環境下投資,很多人都認為他“瘋了”。而他再次證明,看好未來,才有未來:第一個月打平房租,第二個月打平人工和房租……
很多經銷商擔心品牌政策變化造成的投資風險,對此王雲濱有自己的看法:企業和經銷商是利益共同體,經銷商一直推動品牌向上走,企業也會盡力幫扶經銷商——名門在上海虹橋高鐵站候車廳投放的廣告牌就是明證;而患得患失往往會錯過最佳戰略機遇,先發優勢一旦喪失就很難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