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長壽地區

  中國最長壽的地方在哪裡?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全國最長壽的地區給大家參考參考!

  

  公認的是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桂西北一處神祕、神奇之境!為什麼說這裡是中國最長壽的地方呢?看完這組資料,嚇你一跳!

  巴馬統計局資料顯示,截止到2015年9月底,巴馬常住人口28萬,90-99歲的有705人,100歲以上有93人!

  這是什麼概念呢?放在北京的話,也就是一個天通苑那麼大的地方;放在大城市的話,也就是幾個小區的人,90歲以上的就有近800人!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巴馬就獲評“世界長壽之鄉”。

  巴馬人的長壽祕訣流傳了很多,這裡的人都怎麼生活呢?健康時報記者幾次實地探訪發現:雖然長壽跟遺傳有關,但環境和生活方式才真正影響一個人的壽命。

  1、做飯菜多用白水蒸煮

  “我們做飯很簡單,就是把菜洗淨切塊放鍋裡直接煮熟或炒熟。”巴馬的一位老人用著家鄉話說,我們做菜唯一放的調理就是鹽巴了,因為下地幹活需要勁,所以菜裡都會放點鹽。另外,在做魚的時候,為了去魚腥味會適當的放點姜。

  做肉也不例外。巴馬有香豬、黑山羊、油魚、土雞及土鴨,都是老人們愛吃的肉食,只是吃法和城裡人完全不一樣,幾乎從來不炒、煎、炸,只用清水煮熟後切著吃。在巴馬的飯桌上,白切雞、白切鴨等是他們的嗜食。當地老人介紹,白切的意思就是用白開水蒸煮,不放任何大料和調料,只少放些鹽,蒸煮熟後開鍋切成塊即可食用。

  2、每天吃得很少

  儘管吃得比從前好了,但是巴馬人吃得依然很少,巴馬老人沒有每天要吃三餐的概念,他們上午10點吃一頓,下午5點吃一頓。

  “我上了高中才知道每天要吃三次飯,小時候在家一直都是每天吃兩頓飯。”巴馬瑤族自治縣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樑高介紹,目前他在老家的母親和奶奶每天還是隻吃兩頓飯,上午喜歡喝點粥,尤其是自家種的玉米做成的玉米糊糊。

  還有一部分人每天最多隻是兩稀一干,早餐和晚餐喝玉米粥或火麻湯,中午才吃肉和玉米、紅薯等,每餐飯吃到“六七成飽”已經成為當地的飲食習慣。

  3、品種豐富,野菜吃得多

  別看吃得少,品種卻很豐富,大都是土生土長的自然生態作物,非常新鮮。糧食主要有玉米、粳米、糯米、小米、紅薯、山芋等,大都沒有經過精細的加工,營養儲存好。吃野菜是當地一大特色,苦脈菜、野藤菜、雷公根等等,還有竹筍、香菇、木耳等山珍,每頓總要來上那麼幾樣。

  巴馬飲食還有一怪,他們不太喜歡吃南瓜,而偏愛吃南瓜秧的嫩尖,還有蘿蔔櫻、紅薯葉、七里香等。巴馬人喜歡用這些植物葉子,清燉做湯,或用山茶油清炒,再或者涼拌等,這些看似做法簡單的綠菜做法卻都是他們比較喜歡的美味佳餚。

  4、年過80還勞動

  巴馬人一生都在勞動。有些90歲以上的老人,雖然兒孫滿堂,不愁吃穿,但仍要做家務,挑水砍柴洗衣做飯。他們晚上九十點鐘睡覺,早晨六七點起來即開始幹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個生活規律,多少年了也沒破壞。

  在路上,隨處可見80多歲的老奶奶在田裡割草、搬玉米、耕地等。走到百魔洞遇見一位78歲的奶奶,拿著趕集買的菜,計劃走3小時回家,“因為這裡車少,走路也習慣了,不覺得有多累。”她說自己住在山楞裡,大概有十幾戶人,平時都是自耕自食。

  去拜訪了10位老人,見到第一面時幾乎都是在幹活,有的餵雞,有的織布——一名111歲了的老人,腰桿兒筆直,眼不花,耳朵有一點點背,據說3年前老人還經常上山砍柴呢。

  5,每頓飯前都要喝點湯

  除了熱愛勞動外,感觸最深的就是每頓飯前都會喝火麻仁湯。巴馬人用火麻仁製做成火麻仁油和火麻仁湯,稱之為他們的“長壽油”和“長壽湯”。當地居民家家在山坡上種植火麻,巴馬人從小吃到老。

  火麻遍佈我國南方各省,以巴馬最為多見。在其他地方,火麻作為一種藥材,只在藥店有售。但在巴馬,火麻卻成為一種普通的食品,巴馬人最喜歡拿它煮湯喝。火麻仁富含人體必需但又稀缺的亞麻酸;火麻油可溶於水,因而火麻湯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6、最喜歡洗浴游泳

  貫穿巴馬全境的盤陽河是巴馬的母親河,夏季黃昏在河邊散步,一群群在河裡洗浴的人們不時映入眼簾,有孩子,有成人,還有許多老人,悠然似神仙。當地居民說,巴馬人非常喜歡洗浴。在過去,男女老幼同川而浴並不稀奇,但現在已是男女分開,一般男人在河的上游,女人在下游。

  多數巴馬人不喝茶,不喝飲料,也不燒水,而是直接喝生水,生水來自上游的盤陽河或泉水。

  7,作息規律,心態好

  巴馬人起床很早,早晨6點多起床,下地勞作了1—2個小時再回來吃上午飯,晚上9點多上床睡覺,百年如一日,吃飯、睡覺等作息時間很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