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黃大年同志學習心得體會

  “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關於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有哪些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感人至深,重要指示催人奮進,我們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用愛國書寫心中大我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

  看到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作出的重要指示,不少熟悉瞭解黃大年的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愛國情懷,這就是黃大年的精神支柱,這就是黃大年的幸福源泉!”

  作為黃大年的祕書,王鬱涵見證了他為祖國科技事業付出的全部心血:“黃老師一生為國,放棄國外優越生活毅然回到祖國,他心裡有祖國、有學校,卻沒有考慮‘小我’。”

  “他是一位真正的愛國者。”採訪過黃大年的新華社記者王海鷹回憶說,黃大年為了國家,一切都可以捨棄:金錢、房產、職位、家庭、健康……這個“科研瘋子”把自己全部獻給了國家。

  鞠躬盡瘁興邦夢,赤膽忠心愛國情。

  黃大年的先進事蹟宛若一部有血有肉的教科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愛國之情,每一篇都抒發了強國之志,每一章都印證了報國之行。

  提起好友黃大年,同為海歸學者,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有不捨,更有敬意:“大年是一個具有極其強烈的報國理想和報國衝動的人,我能夠很深刻地感受到他這種迫切的心情。他是我所見過的對國家科學事業、對國家繁榮富強最痴心的科學家。”

  “我們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作出重要指示。

  “‘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責’是黃老師從年輕時就秉持的信念,並終生為之奮鬥,他將滿腔熱血全都獻給了祖國的地球物理事業。”黃大年的學生趙思敏說,“作為他的學生,我願意一直秉持‘黃大年精神’,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讓生命為祖國而澎湃。”

  “響應號召,學習黃大年首先要學他的愛國精神、愛國情懷,就是隻爭朝夕,拿出成績。我們共同的願望,就是為祖國的繁榮強大盡一份綿薄之力。”跟黃大年同一批入選“千人計劃”的專家閆大鵬說。

  以創新成就復興偉業

  “我是活一天賺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

  每次想到黃大年老師生前在微信朋友圈裡寫下的這句話,黃大年科研團隊的核心成員、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於平總是心潮澎湃:“我們能做的,就是繼承和發揚黃老師‘科研瘋子’的精神,更加勤奮地工作,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中國要想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在科技賽場必須有‘一招鮮’,必須在若干領域創新水平處於世界前列。”南京工業大學校長黃維說,當下,我國科研人員有了更多的機遇和更廣闊的平臺,要像黃大年那樣瞄準原創性、顛覆性和解決重大問題的技術創新,前瞻性和引領性地部署任務,才能在世界科技賽場上實現“彎道超車”。

  黃大年科技報國、無怨無悔的精彩人生,激勵著廣大科研工作者。

  “‘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這一重要指示,準確概括了黃大年老師短暫而精彩的一生,為我們青年科技工作者樹立了一面人生旗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陽說,“我們要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勇攀科學高峰。”

  即將啟程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深造的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博士生蔡永強說:“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計算數學方面還有差距。我會在國外努力學習前沿知識,開闊眼界,像黃大年老師一樣,在自己的領域精深研究併力爭有所突破,為國家在材料應用方面提供更為精準的計算方法,推動產業發展。”

  “的重要指示,既是對黃大年同志的充分肯定和極大褒揚,也體現了對科技創新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陝西省科技廳副廳長孫科說,作為科技主管部門,要更加關心和愛護包括海歸人才在內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創造更為便利的條件,支援他們安心、專心從事科研工作。

  以擔當扛起責任使命

  在學生們心中,黃大年從來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學術權威”,而是一個“嚴師慈父的長輩”、一個“推心置腹的朋友”。

  回憶起學生時代,黃大年的學生、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李麗麗說:“當年,黃老師創造各種機會送我去學習英語、參加國際交流,畢業後還為我留校四處奔波。”

  “教書育人、敢為人先”,黃大年的這種敬業精神、育人情懷深深感動著大家。

  “看到他,你會知道怎樣才能一生無悔,那就是全心投入、鞠躬盡瘁,把責任和擔當扛在肩上。”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劉呂紅在學習了的重要指示和黃大年同志的先進事蹟後眼含熱淚,“我們要努力做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切實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上海交通大學核科學與工程學院黨支部書記、博士生導師劉曉晶表示,作為高校教師,對學生不僅要授之以道,還要育之以德,教育他們腳踏實地做科研,不負時代、不負年華,成為與祖國同行的人,為祖國的事業而奮鬥。

  黃大年教授永遠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像一盞明燈,點亮了信仰之光,照亮了報國之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生田元景說,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的重要指示讓人思考:青年一代到底肩負著怎樣的責任和使命?怎樣把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結合起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程序中,應當怎樣才能有所作為,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

  “在黃老師身上,我深深感到了榜樣的力量。”南開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唐小童專門用了幾個小時讀遍了有關黃大年的報道,“我不僅要將所學所感分享給身邊人,還要像要求的那樣,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篇二

  人的一生充滿了選擇。去留之間,取捨之中,考驗著智慧,更照鑑情懷。

  “為什麼回國?”經常有人向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問起這個問題。對於一個在國外生活優裕、事業驕人的“海漂”來說,要拋舍這來之不易的一切並不容易。是一種什麼樣的召喚,讓黃大年義無反顧回國效力?是一種什麼樣的牽掛,讓他念念不忘父母之邦?“祖國高於一切”——這是黃大年用生命作出的回答。

  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紮在土裡。回顧黃大年58歲的生命歷程,對祖國的愛始終是他最深沉的情結。大學畢業,他以“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書寫愛國報國之志;在海外的18年裡,他密切關注祖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在情感上“從未和祖國分開過”;回國後的7年,他更是夜以繼日、忘我工作,成為眾人眼中的“拼命黃郎”,拼搏至生命最後一息。“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這是他人生的寫照,更是他不變的初心。

  這是一顆為祖國跳動的赤子之心。指出,天下為公、擔當道義,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情懷。在黃大年身上,人們可以深刻感知一個知識分子濃厚的家國情懷。作為一個享譽世界的科學家,黃大年深知自己的根之所在——“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我的歸宿在中國”。在他心裡,祖國需要就是最高追求,“為國擔當”就是人生信條。從響應國家“千人計劃”的召喚毅然歸來,到帶領幾百名科學家奮力創造多項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再到潛心為祖國培養後繼創新人才……黃大年以身許國、無怨無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之心、強國之志、報國之情,為廣大知識分子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這是一顆為中國夢澎湃的奮鬥之心。從“海漂”到“海歸”,不只是黃大年個體命運的轉折,也是實現中國夢偉大時代程序的一個折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黃大年自覺把人生理想與國家發展融為一體,“只有在祖國把同樣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滿足”。他洞察中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的發展大勢,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勇於攀登創新高峰,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傾盡全部心力,作出了突出貢獻。“只要大家努力和堅持,一定能實現強國夢”。黃大年短暫而精彩的一生啟示我們,把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聯絡在一起,個體奮鬥的價值才能得到昇華,人生才能具有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非凡意義。

  無論身在何處,《我愛你,中國》都是黃大年最喜愛的歌。這首歌,唱出了海外赤子的心聲,也訴說著中華兒女的衷腸。歷史不會忘記,從李四光、錢學森、鄧稼先等,到今天像黃大年這樣的留學歸國人員,或衝破層層阻力回到祖國懷抱,或擺脫利益羈絆甘願為國奉獻,他們賡續著愛我中華的精神血脈,為了振興中華而矢志奮鬥。今天,當中華民族從未如此接近實現復興的夢想,當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海歸潮方興未艾,祖國更加呼喚千萬個黃大年式的優秀人才,人民更加呼喚為夢想頑強拼搏的時代弄潮兒。

  “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個黃大年一般的民族脊樑燃燒自己、照亮未來。他們的英名永在,他們的事業長存,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實現中國夢書寫無愧於祖國和人民的輝煌篇章。

  篇三

  “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的重要指示,深刻闡明黃大年精神的豐富內涵,激勵全體中華兒女,高揚愛國主義精神旗幟,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無論身在何處,黃大年同志始終心繫祖國,秉持科技報國理想。“國家在召喚我們,我應該回去!”在他心裡,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是不變的信條,祖國需要就是最高需要,服務國家就是最好歸宿。心有大我,就不會囿於小我;胸懷至誠,就會選擇奉獻擔當。正因為這樣,黃大年才會毅然放棄國外的高薪豪宅回到祖國,為了科研創新沒日沒夜地埋頭苦幹,為了國家的事業奉獻聰明才智,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對祖國的大愛,是黃大年心中最熾熱、最真摯的情感力量,更是他最質樸、最深沉的行動表達。一個人應該怎樣愛國、如何報國,黃大年為我們樹立了價值標杆和光輝榜樣。

  學習黃大年同志的愛國情懷,就要像他那樣熱愛祖國、胸懷大局,讓小我融入大我,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以崇高的追求超越小我,實現人生更大價值,才能做一個“大寫”的人。黃大年選擇回國、選擇辛勞,是因為他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更高追求,深信“只有在祖國把同樣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滿足”。心有大我是一種格局、一種境界,也是一種信念。“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就能匯聚每一個人的奮鬥力量,為實現個體夢想開拓更加廣闊的空間,為實現共同夢想開創更加光明的前景。

  學習黃大年同志的愛國情懷,就要像他那樣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用實際行動詮釋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在黃大年的辦公室牆上,有一張巨大的日程表,標註著天南地北的軌跡,密密麻麻——這是奮鬥者的生命足跡。短短几年時間裡,黃大年帶領科研團隊奮力拼搏、毫不懈怠,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有的領域5年的成績超過了過去50年。這個“像太陽一樣的人”,燃燒了自己,用生命踐行了“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誓言。“一心報國的人是真實存在的,只做不說的夢想是會發光的”。愛國貴在行動,報國就要實幹,只有在火熱的實踐中彰顯愛國之情、詮釋報國之志,才能書寫無愧於祖國、無愧於時代的絢麗篇章。

  夢想之路從無坦途,行百里者半九十。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各種問題和矛盾依然紛繁複雜。從深化改革的硬骨頭,到脫貧攻堅的硬任務,再到保護環境、改善民生等方方面面的艱鉅工作,都要求我們不能鬆勁,而要迎難而上、發憤努力。“國家者,我們的國家”,每一個人都拿出自己的擔當,在各自崗位上作出自己的貢獻,合力破解發展難題,共同推動社會進步,我們的國家就會越來越美好,圓夢的腳步就會越來越堅實。

  “我愛你碧波滾滾的南海,我愛你白雪飄飄的北國……”。不久前,一首《我愛你,中國》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文藝演出中,觸動著人們的心懷。這首歌,也是黃大年最喜愛的歌曲。古往今來,愛國始終是中華民族最為深厚的歷史情感,流淌在中華兒女的血液之中,激盪在振興中華的奮鬥路上。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汲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奮發進取,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向祖國和人民交出精彩的人生答卷。

  
看了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