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年同志事跡心得體會

  黃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生前擔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大年同志事跡在社會引起反響,是人們學習的楷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近日,教育部作出追授東北地區第一批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吉林大學黃大年同志“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的決定,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科研工作者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的先進事蹟。吉林日報以《黃大年:把一切獻給你我的祖國》為題追記了黃大年教授事蹟,採寫了黃大年同志熱愛祖國,品格高尚,始終把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作為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標,長年不休,帶病工作,把生命最絢麗的部分獻給他鐘情的教育科研事業的感人故事。

  黃大年同志的事蹟在我校教師中引起反響。

  我校資訊學院“青年千人計劃”特聘專家李國亮教授表示:“2017年1月8日,我從朋友圈中知道黃大年老師因病去世,感到非常震驚和痛惜。我自己是工科背景,有在航空部研究所工作的經歷,所以在千人聯誼會的會議上,對黃老師的工作很感興趣,和黃老師進行了交流。在交流中,黃老師淵博的知識、愛國的情懷感染了我。黃老師在國外生活工作多年,但一直認為自己的事業在中國。在黃大年老師去世後,我才更深入瞭解了黃大年老師的事蹟,他不愧是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事業、心中有學生的突出代表,比自己開始瞭解的更感人,是我們科研人員的楷模和代表。”

  植科院副教授何月平談到,“黃大年先生因為對祖國的深沉熱愛,舍小家顧大家,舍小愛而追求祖國繁榮人民幸福的大愛。作為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我深受感染,這種感染是因為黃先生之精神,更是那一輩人的皓皓良心,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因為內心的召喚,他們放棄國外已然自在瀟灑的環境,而為祖國事業拖著已不年輕的身體而再奮鬥,直至耗盡最後一滴心血,我輩如何不感動?如何不秉承他們的意志繼續奮鬥?其意志和願景我輩必將努力傳承。”

  篇二

  修齊治平、兼濟天下,是一代代中國知識分子砥礪前行的價值航標。為人治學的至善境界、至高追求,猶如不滅的火炬,點亮人生之路,燭照民族未來。

  在戰略科學家黃大年身上,人們看到這樣一個知識分子的精神“複合體”:既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脈賡續,又有現代學術基因的發揚光大;既有不圖虛名、潛心鑽研的科學精神,又有誨人不倦、愛才育才的大師風骨。他用58載的短暫人生,書寫了什麼是奉獻,回答了什麼叫擔當,以高超的學術、高尚的品德,築就一段感人至深的生命歷程,留下一座彌足珍貴的精神富礦。

  人生有限,但品格的力量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高度。“國家在召喚,我應該回去!”黃大年在海外功成名就之時,毅然放棄優裕生活和優越工作回國效力,把全部精力獻給國家深探事業。在黃大年的人生詞典中,沒有“計較”“得失”等字眼,只有奮鬥與奉獻。為了趕超世界一流,他惜時如金、夜以繼日,出差常訂夜航班機,只為不耽誤白天的工作;他身兼數職、手握資金上億的專案,卻從不考慮個人私利;面對榮譽頭銜,他總是推辭——“先把事情做好,名頭不重要”。即便被人議論“不食人間煙火”,也依然淡泊名利、一心為公。“為了理想,我願做先行者、犧牲者。”黃大年用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實際行動,把對祖國最深沉的愛融入了科研事業。

  學海無涯,人不能窮盡所有問題,但可以在不懈求索中不斷抵達更高境界。指出,勇立潮頭、引領創新,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品格。在海外工作研究多年、積累了豐富經驗的黃大年,回國後勇挑重擔,帶領團隊義無反顧投身科技創新的競技賽場。從白手起家、填補空白,到趕超先進、跨越極限,黃大年始終憑著一股子創新精神攻堅克難,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創造了非凡業績。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始終堅守正道、專注幹事。抓科研,他只看績效不留面子;用資金,他只認專案不認關係。黃大年的創新曆程啟示人們,唯有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堅守、“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執著,科技工作者才能不斷超越自我、勇攀高峰,幹一番有益於國家和人民的事業。

  黃大年曾說,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師。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他始終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樹人、化育英才。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幫助每一名學生設計成長路徑,為他們修改每一篇論文;他愛生如子、傾注關愛,熱心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關心學生們的思想和生活;他慧眼識才、甘為人梯,為國家培養和凝聚了一大批創新人才。在學生眼中,黃大年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權威,而是亦師亦友的忘年之交。“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黃大年深情詮釋了師者本色、學者風範,在人們心中刻下一個大寫的“人”字。

  “這是真正的民族英雄”“鐵肩擔起興邦任,歸心不移故土情”……連日來,黃大年的感人事蹟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共鳴,帶給人們深深的感動與深沉的思考。人生在世,為了什麼、圖個什麼?古往今來,無數像黃大年這樣的國之脊樑用生命書寫答案,在歷史的天空上,構成無比璀璨的精神星座,指引著今天的人們崇德向善,把自己的夢想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鬥之中,創造更有價值和意義的無悔人生。

  篇三

  近日,對黃大年同志的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三個“學習”。5月27日,我校萬鈞書院全體老師在劉鵬院長的組織下,貫徹教育部對學習黃大年先進事蹟的號召,深入學習其先進事蹟,並展開熱烈討論,以他為工作的榜樣和楷模。

  劉鵬強調,我們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以黃大年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將個人的發展同祖國的需求緊密結合。他指出,習對黃大年同志的高度評價,充分體現了黨對教育工作者的關心和重視,這對我們也有極大地鼓舞作用,我們要按照習要求,以黃大年的精神和事蹟作為日常工作的引領,做愛國主義的堅守者和傳播者,做高瞻遠矚的育人者,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追夢者和築夢者。

  書院老師也針對學習內容發表了熱烈討論,紛紛表示要以黃大年為榜樣,從自身崗位做起,盡職盡責的履行育人職責,並將愛國情懷教育深入到學生中。

  據悉,後期萬鈞書院將繼續開展學習黃大年同志系列活動,認真做好“三個結合”,即把向黃大年通知學習同深入學習重要講話精神、推進“兩學一做”學習結合起來;同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同激發人才創造活動、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

  黃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生前擔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他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取得了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2017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僅58歲。

  
看了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