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更是幾點古代人時辰怎麼算

  現在計時有時鐘,北京時間幾點幾分。那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古代人用的時辰 時辰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古代四個季節的稱呼分別是什麼

  春有如下不同名稱如:三春、青陽、韶節、蒼天、陽節、九春、豔陽、淑節、陽春、青春等。

  夏有如下的不同叫法如:三夏、朱明、清夏、炎夏、炎亭、朱夏、朱律、炎節、長贏等。

  秋的叫法包括:三秋、素商、悽辰、金秋、九秋、高商、商節、素節、日藏等。

  冬的叫法包括:三冬、嚴節、元冬、九冬、青冬、安寧、冬辰、元序等。

  每月農曆的第一個月稱為正月,又稱為:建寅,孟春,太簇,陬月,寅月,春王,嘉月,首陽,新正,復正,三之日,歲首,發歲,就歲,肇歲,芳歲,華歲,早春,孟陽,冠月,元月,孟陬,徵月,初月,三微月,開發,首春,泰月等。

  第二個月稱建卯,仲春,夾鍾,酣春,竹秋,仲陽,令月,花月,如月,卯月,杏月,麗月,四之日,大壯,同月等。

  第三個月稱建辰,季春,末春,姑洗,桃浪,鶯時,暮春,櫻筍時,晚春,蠶月,辰月,杪春,桐月,雩同等。

  第四個月份稱中呂,陰月,麥月,建巳,孟夏,初夏,槐夏,維夏,槐序,槐月,麥秋,乏月,巳月,梅月,清和月,正陽,朱明,乾月,除月,仲月等。

  第五個月稱午月,薄月,皋月,榴月,炎月,天中,建午,小刑,仲夏,鳴蜩,鬱蒸等。

  第六個月稱暑月,旦月,末月,菏月,蓮月,焦月,遁月,秀月,伏月,建未,林鐘,精陽,季夏,徵暑等。

  第七個月稱初秋,上秋,首秋,新秋,蘭秋,建申,夷則,肇秋,瓜時,蘭月,霜月,相月,申明,巧月,杏月等。

  第八個月稱桂月,壯月,酉月,仲秋,南呂,建西,仲商,中秋,正秋,竹小春等。

  第九個月稱菊月,玄月,成月,朽月,青女月,建成,季秋,無射,涼秋,三秋,杪秋,暮商,季商,霜序,菊序等。

  第十個月稱坤月,亥月,陽月,良月,正陽,建亥,孟冬,應鐘,上冬,開冬,初冬,小陽春等。

  第十一個月稱子月,龍潛月,暢月,葭月,復月,建子,仲冬,黃鐘,一之日等。

  第十二個月稱杪冬,末冬,殘冬,暮冬,建醜,季冬,大呂,嘉平,星迴節,涂月,臘月,臨月,冰月,嚴月,嚴冬,歲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