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養生常識

  寒露的這個時候也是到了有些寒冷的氣溫了,而對於足部預防生凍瘡,所以在足部需要好好保暖好。對此寒露節氣養生常識還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寒露的簡介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更是干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寒露是夏秋暑熱與秋涼乾燥的交替時節,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深秋時節正是人體陽氣收斂之時,養生要遵循“養收”這一原則。這時氣候的特點是“燥邪當令”,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飲食調養方面以滋陰潤燥為宜。建議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適當多吃雞肉、鴨肉、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增加體質;寒露建議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等,避免過食辛辣傷人體陰精。

  寒露養生飲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乾口燥等症。寒露養生宜吃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寒露養生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蔘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寒露的由來

  公曆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寒露進補禁忌

  1、忌重“進”輕“出”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祕。寒露進補的同時也應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2、忌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

  3、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4、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蔘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