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中醫養生小常識

  中醫是講究調理的,在春季調理身體的話,有很多需要我們注意的小常識。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春捂不宜過汗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凍”,但不是隨便“捂捂”就能達到保健的效果。捂的度就是不能過汗,如果天氣很熱了還裡三層外三層的捂著,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不宜過早穿單鞋

  俗話說,病從腳下起。現在很多年輕女孩,很早就開始穿單鞋,對身體非常不好。腳和小腿是人體三陰經和三陽經的總彙,小腿內側為肝、脾、腎三陰經,外側為膽、胃、膀胱三陽經,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過早穿單鞋。

  霧天不宜鍛鍊

  春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鍛鍊的熱潮中來,但霧天不宜進行鍛鍊。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鍛鍊時由於呼吸量增加,肺內勢必會吸進更多的有害物質。

  春天情緒不宜平和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可以說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季節,對於養生也是如此。以往,一說到養生,人們就會說心態平和,但春季養生卻不同。“春天不要平和,春季一定要讓心情欣然、愉悅,秋天才要講求平和。”

  香蕉和梨不宜吃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所以春天應該多吃一些辛味的東西。比如,民間講究在農曆二月二吃春韭做成的春餅,韭菜就是辛味的,具有生髮的作用,讓人微微出汗,可以幫助體內的寒氣發散。另外,也可以吃一些辣椒、蘿蔔等。

  相反,那些滋陰的、寒涼的食物就不宜在春季食用***特殊病人除外***,比如香蕉、梨、百合、銀耳等。特別是生冷的東西,像冰淇淋、冷飲等,會將寒氣聚集在體內,導致夏季脾虛,帶來一系列不適。

  春季中醫養生方法

  1、鍛鍊運動很重要

  春季養生保健運動鍛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於運動。動則養形,活則血流。有規律的活動,適當的運動,這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祕訣。不過“動”有主動、被動之分,為適應春季之生氣,當以主動運動,持之以恆為主要。

  2、精神調養很有益

  春季養生保健精神調養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以外,在神藏於內時還要學會及時調攝不良情緒,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應儘快恢復心理平靜。

  3、禦寒防風莫忽視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別容易損陽氣,春季養生保健別急著減衣服。稍受風寒,易發宿疾。

  4、飲食調養是關鍵

  春季養生保健的飲食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