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食療方

  秋季天氣乾燥,我們秋季養生應該吃什麼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面色蒼白型:

  蜜汁花生棗

  製法為:紅棗100g,花生米100g,溫水泡後放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煮到熟軟,再加蜂蜜20g,至汁液粘稠停火,也可用高壓鍋煮30分鐘左右,蜂蜜可待花生米、紅棗熟後入鍋。紅棗補氣,花生衣補血,花生米滋潤,蜂蜜補氣,綜合功效使面色紅潤。

  菠菜豬肝湯

  新鮮連根菠菜200-300g,豬肝150g。將菠菜洗淨,切段,豬肝切片;鍋內水燒開後,加入生薑絲和少量鹽,再放入豬肝和菠菜,水沸後肝熟,飲湯食肝及菜。可佐餐食用。豬肝、菠菜兩味同用能補血,用於缺鐵性貧血、面色蒼白者的補養和治療。

  三紅補血益顏粥

  紅棗,12g,構祀30g,血糯米50g,紅糖30g。洗淨紅棗、構祀、血糯米,置於鐵鍋中加清水,先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懾粥。粥成時加入紅糖,調勻。每日1劑。早、晚分服。有養肝益血,補腎固精,豐肌澤膚的功效,適用於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面色蒼白,面板較乾燥及身體瘦弱者,體胖者忌食此粥。膠蔑棗湯阿膠9g,黃蔑18g,大棗10枚。先用水煮黃蔑、大棗,水沸1小時後取湯,將阿膠納入湯藥中溶化,服用,每日1劑。黃蔑、大棗補氣血。三味同用能補氣養血,用於貧血的補養和治療。

  2、面容多皺型

  原因是脾胃兩虛,可食用什錦山藥泥進行食療。製法為:鮮山藥或馬鈴薯500g煮熟,去皮,壓泥,再擠壓成團餅狀,上置核桃仁、紅棗、山植、青梅等果粒,上蒸鍋煮約10分鐘,後澆上蜂蜜。山藥補脾益腎,核桃仁補肺益腎潤燥健腦,紅棗補氣養血。綜合功效使面板皺紋舒展,光滑潤澤。

  3、面色虛胖型

  原因是陽虛,腎陽不足,水溼上泛於頭面部。可以用海米炒油菜進行食療。製法為:油菜200g,洗淨切長段,用油炒。再放入溫水發透的海米509,加適量雞湯炒熟,加鹽、味精,勾芡即可食用。油菜利尿除溼,海米補腎陽,雞湯補虛益氣。綜合功效使面部浮腫消退。

  4、面容黑暗型

  面容黑暗的原因是腎氣不足,陰液虧損。可以用栗子燉白菜進行食療。製法為:生栗子200g,去殼,切成兩半,用鴨湯適量喂至熟透,再放入白菜條200g,鹽、味精少許,白菜熟後勾芡。鴨滋陰補虛,栗子健脾補腎,白菜補陰潤燥,綜合功效使面色白哲明亮。

  5、面容粗糙型

  原因是陰血不足,見於燥火型體質。可以用筍燒海蔘進行食療。製法為:水發海蔘200g切長條,與鮮筍或水發筍100g切片同入鍋,加瘦肉一起烙熟,加入鹽、味精、酒,勾芡後食用,海蔘滋陰養血,竹筍清內熱。綜合功效使面板細膩光潤。

  秋季養生禁忌

  重進輕出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祕。故養生專家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恆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恆補不變,一補到底。

  貴賤之分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無奇特的治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紅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的物件和適應症,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麼,補什麼,切勿以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多吃薺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無病進補

  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慕名進補

  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越能補益身體,人蔘價格高,又是補藥中的聖藥,所以很多人服用,但要注意的是,濫服人蔘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孔流血等症狀。

  不分虛實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會適得其反。

  中醫講“虛不受補”,在身體很虛的情況下直接大補特補身體會吃不消,要一步步的慢慢補充。

  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會有害,因此,進補要適量。

  以藥代食

  重藥物而輕食物是不科學的,藥補不如食補效果佳。

  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