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婚嫁習俗

  族多數的婚姻是男女間有了戀愛的基礎,由媒人說合締結而成的。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浪漫風趣的侗族結婚習俗

  侗女出閣時,姑娘沿著充滿神祕、野性的鄉間小道來新郎家。侗族結婚就是把侗族姑娘從新郎家門口接到家,喝三天二夜酒,客人喝完酒回家的風土人情。當新郎一方的關親客陪著正客***陪送新娘到男方家的尊貴客人,又叫皇客,一般是新娘的長輩姑姑、舅舅、叔伯和嬸嬸,同輩的哥嫂、姐姐、姐夫等***和抬挑東西的壯小夥子***大多是未婚帥哥,還要有力氣***一行快到新郎家門口時,新娘留下,其餘人先進屋。到中堂屋門口時,新郎不能自己進去,由圓親孃***主人家請的二位能說會道,模樣好,家裡女兒孝順,人丁興旺,家庭殷實的婦女***指點才能進去。新郎快到家門口,圓親孃就會正式履行職責。首先,給新郎受步***進入中堂的指令***,她們說道:“今日皇大人開,首為良日吉時到,此到為恭***我們侗族的酒歌和圓親孃說的話,一般講究押韻,還能結合古今的經典故事和英雄人物說唱,很貼近百姓的生活。圓親孃和大家說的話,我們叫四言八句***。這時新郎才能一邊進入中堂,一邊虔誠地給正客行禮。

  接著圓親孃開始為新人鋪床,床和床上的所有東西,都是新娘家準備的***傢俱、電器也是新娘家準備***,家庭條件好的送二鋪二蓋,一般的就少點。圓親孃一邊鋪***過去給新人鋪床時要在墊被下面先鋪一層稻草***,一邊念:兩腳忙忙走進新房,手拿金草鋪上牙床。牙床四四方,早生貴子尚員郎。一草上床一還富貴,二草上床龍鳳成雙。三草上床三月早眾,四草上床四代出關張五草上床五子登科,六草上床兒孫滿堂。帳子掛得高,今年吃燒酒明年吃酒糟***甜酒,生孩子之意***墊單上床子孫滿堂,被子上床金玉滿堂。金帳棍銀帳鉤,中間擺起錦絲被,兩邊擺起落花枕,問你妹妹睡哪頭。個人睡一頭你不睡,硬要兩個睡一頭。

  同時把新娘家帶來的糖、瓜子、花生、熟雞蛋***、被子裡、櫃子裡、新鞋裡、馬桶裡***尿桶是有蓋有手柄的木桶***,這實際上是藏而不是放,凡是可藏的地方全放上吃的***我們這叫雜包,新娘從家中帶來的各種吃的東西之總稱***、紅包。圓親孃動作麻利,應了我們這的俗話,口一張手一雙,場景讓人感覺喜慶,忙而不亂且新奇,當然賀喜之類的吉利話是不離口的。鋪好床後,男女老少開始“搶”東西吃,“搶”紅包,這是圖個熱鬧喜慶,同時也可顯示新娘家庭環境好壞,帶來的又多又好和紅包封得多的話,當然就說明她家條件不錯且愛好***客氣之意***。

  這時,新郎家早已是熱鬧非凡。鋪好床後該新娘進屋了,如果坐轎子,轎伕會把新娘抬到禾堂中央;如是走來的,那麼由新郎親自去背新娘,有的新娘人比新郎高大的話,新郎背不了時,新娘心疼新郎就自己走,有的好強和有心計的新娘一到大門口就跑,準備在圓親孃和新郎無準備之時,衝進家裡。我們的風俗是說:拜堂時新人誰先到家誰今後就掌管家庭大事,就是誰說了算。可想而知,這可不是那麼容易衝進去的,圓親孃們早已做好了準備。她們首先發蠟,一邊念一邊點了一對大大的喜蠟。

  日出東方喜洋洋,今日髮蠟大吉大。

  來日生男生女多成雙,賀喜他們姊妹白頭到老、富貴久長。

  隨後就在大門口等新娘,新娘快到家門口時,她們會跑過去“接住”新娘,這顯然是不能讓新娘子自己跑進家裡搶新郎的先。這時,桌子上早擺了四個盤子的糖果,安排好正客坐好了,在新娘進家前已經吃過三般茶***三道***,一班是清茶,二班是薑茶,三班是白糖水茶。這意思是:主人好客和愛好之意。 。

  說到這裡,我們接著說新人拜堂了,一對新人一定在圓親孃的授意之下才能進中堂屋。圓親孃說:

  喜雀門前叫三聲,主東請我來圓親。

  並請幾位來升轎***請轎伕抬轎子***,接個美女配書生。

  於是,圓親孃攙著新娘進入中堂,新娘只能站在中堂的右邊,然後開始拜堂,圓親孃說:

  一對蠟燭亮堂堂,新娘新郎請進中堂。

  一拜天和地,二拜祖宗王。

  一進門二進天,三進四進瓦屋間。

  瓦屋裡面生貴子,雙雙貴子跳龍門。

  接下來是夫妻對拜,給正客敬禮,沿著堂屋進一圈,走向新房門口。圓新娘一邊說一邊領著一對新人國家統一新房:

  新娘新郎請進繡房,一來成對二來成雙。

  賀喜你倆姊妹,天長地久,地久天長。

  此刻,新娘新郎在一片尖叫聲、歡笑聲中擁入洞房。笑聲會久久迴盪在小山寨的上空。這時大家會納悶,到現在為止男方家的家庭成員一個也沒露面。原來,這是我們侗族特有的風俗。在這個過程之前,新郎家所有的人都得躲起來了,不能讓新娘看見的。說是不能撞日臉***雙方不能碰面,如碰見了,說今後會有矛盾,生活不愉快,會經常打架相罵的***,等到新娘進入房間後才出來。

  新娘羞搭搭地坐在床沿邊上,房子裡早已高朋滿座。此刻,新郎家屋前屋後到處都有青年男女的身影。因為是民族特有的風俗,家長對未婚男女管束很嚴,他們很難單獨相處,訂了婚的情侶們也很少有單獨在一起的時間,傳遞資訊都要介紹人出面。因此,逢場趕集、喜慶、趕坳集會等等場所就成了姑娘小夥子們的相知相愛相處的重要場所。他們情感的表達也很含蓄,一個不經意、曖昧、多情的眼神,還有接遞東西時的碰手,就會讓他們全身如過電般的幸福。這種幸福會融入他們骨子裡,不易外露。當然小媳婦們也會裝扮精美,面帶淡淡羞澀,欲言又址在忙裡忙外,偶爾也大膽地瞟一眼新娘,更過份的是還會偷看來來往往的帥小夥子;訂了婚的青年男女們,參加喜慶活動是為了增進感情;未婚男女們是不會錯過這種尋找心愛的另一半的好時機,他們都是盛裝出席。他們心中溢滿的興奮和喜悅,如同為自己辦好事一樣做事賣力,走路都帶小跑,真是步履輕雲。你不小心就會被山寨處處瀰漫著辦喜事的喜氣和人們幸福、開心的氣息所醉倒。

  隨後,就要給一對新人洗臉了。圓親孃當然親自動手給他們洗,洗時規定毛巾擰乾兩位新人都洗完後毛巾才能再下水。圓親孃一邊洗一邊說:

  瓷盆打水清又清,繡花帕子放瓷盆。

  二人洗個和氣臉, 甜甜蜜蜜更恩愛。 。

  這個和氣臉,寓意今後他們倆和和氣氣,生活幸福甜甜美美。然後,還要喝一杯和氣茶。專門負責給客人倒茶的大嬸、大嫂或是待嫁的姑娘們,早已準備了二杯熱茶,圓親孃會一邊遞茶給新人,一邊念道:

  新娘新郎來喝茶,步步高昇踩蓮花。

  新娘新郎把茶飲,賀喜家發人也發。

  準備開席了。侗族辦喜事時,幫忙的族人分工非常細,分工明確又有互相合作。大家協商定在什麼時候開席如不準時,一定會被管家罵的,所以人人都一定按時完成自己的工作。晚飯準時開始了,是大家鬥嘴、鬥智和拼席才***飯桌上的才華***的好時機,當然村寨有頭有臉的人都會出場,有身份的人是不會放棄這個展示身家和才華的好時機。吃飯也有很多規矩和講究,首先是安席。婚宴的主要原則是:首重皇客,據民間習俗,一般以女皇客尊,親迎之日,圓親孃會安居中堂首席首位。男皇客另屋安之亦同。次日男女皇客易位安席。其餘眾親分別母系和父系血緣親疏序安,姨姑並重,家族論輩,鄉黨論齒,這不能錯。皇客有專人陪的,也是要能喝酒,會唱酒歌,會做轉挽***就是機靈、圓滑、能說會道***的人。席間,主人自己也要敬酒,如不會唱歌,都由圓親孃幫唱歌敬酒、打理,酒主人自己喝。吃飯前還要皇客開令:

  一朵鮮花活鮮鮮,一志飛到膀中間。

  手拿銀筷子把它掀,二人夫妻永久年。

  開令後,開始吃一道用豬後尾部的圓尾做的菜--圓膀,表示開席了。

  敬介紹人、皇客和其他的客人的酒都是同時進行的,他們在不同的席位上。現在先說敬介紹人的辛苦酒:這杯酒來黃又黃,介紹人來有力量。這回介紹做得好,才子佳人配成雙。好比牛郎配織女,好比梁鴻配孟光。介紹飲了杯中酒,龍鳳成雙喜洋洋。這杯酒來青又青,你做介紹操了心。走了許多盤山路,過了許多滑田埂。熱天走得渾身汗,冬天北風受寒冷。冒得什麼來奉敬,吃杯淡酒謝恩情。介紹人飲了杯中酒,必定以後享安康。這杯酒來青青,只有介紹人操了心。一為男二為女,為男為女說終身。男女雙方同了心,情投意合結成婚。鴿子不忘梧桐樹,吃水不忘挖井人。介紹人飲了杯中酒,龍府榜上第一名。

  你來我往的吃飯場景是很有韻味的。介紹人當然要回敬主人們的,他們也是能歌善飲的人。聽聽她們的酒歌就明白了:這杯酒來黃又黃,主東人家真力量。家勢好來財又旺,介紹佳女配才郎。今年喝了富貴酒,明年來把酒糟嘗。主東飲了杯中酒,滿堂兒孫把福享。這杯酒來甜又甜,雙方戀愛成姻緣。我穿針來我引線,我做紅葉把書傳。男女雙方都自願,自由戀愛不包辦。感謝主東好人家,同偕到老一百年。這杯酒來青又青,我只做個槐蔭人。這門好事已完成,早生貴子跳龍門。主東吃我杯中酒,榮華富貴到百頭。

  這一來二去,你來我往,看熱鬧的人在一旁歡笑,起鬨……,現在說說如何陪皇客。開始,圓親孃會說幾句客氣話:把上客發架,來到舍下,冒有***沒有***禮信,酒不成酒菜不成菜,先請上客飲杯。

  正客回答說:

  方方有福,位位是客。我們大家同飲,齊吃齊發。

  陪皇客也不是一般人能陪的,要能說會道,邊說邊吃,邊喝酒,還要會調動氣氛,控制吃飯的節奏。陪客和其他客人也要相互敬酒、唱酒歌的,不會幹坐著。敬皇客的酒了。

  這杯酒來青又青,皇帝坐在北京城。

  今日皇風吹動你,吹動玉生到寒門。

  席上無菜簡慢***不隆重***你,雪落高山融在平

  上客飲了杯中酒,農夫榜上第一名。這杯酒來粉粉沙沙,今日貴客到我家。又把酒歌來唱下,開了金口露金牙。席上唱的真情話,句句說得總不差。本當想把你陪下,肚內無文打嘩嘩***害怕***。你要吃了杯中酒,子子孫孫管長沙。這杯酒來紅又紅,我們吃個喜香紅。要想長遠為姊妹,細水長流過得冬。你要吃我杯中酒,子子孫孫坐朝廷。

  同樣皇客也會回敬主人和客人。這些酒都得喝,你不喝他們就站在你身邊,手端酒杯繼續唱歌。媒人和圓親孃都是能說會道的,當然也能喝。新郎也是有特殊的席位,我們把新人坐的這桌飯擺在新房裡面,叫富貴飯。在坐的人有圓親孃、新娘新郎、喜歡去的都可以,菜裡面一定有一道雞,雞頭一定要新郎吃,說是鳳冠頭,意思是:新郎成家了,要當家理事了,事事為頭之意。圓親孃會不失時機地敬新郎的酒了。

  一杯酒來亮朝朝,胡朝上樹日日高,我敬新郎一杯酒,賀喜新郎中日朝。二杯酒來亮淮淮,官家女子配秀才,我敬新郎二杯酒,榮華富貴自然來。三杯酒來滿滿篩,梁山配合祝英臺,我敬新郎三杯酒,一年四季都發財。四杯酒來紅又紅,新郎好比趙子龍,我敬新郎四杯酒,一年四季在紅中。五杯酒來黃又黃,每日天天在學堂,我敬新郎五杯酒,賀喜新郎管田莊。六杯酒來綠瑩瑩,做個王子招登科。

  我敬新郎六杯酒,得個兒孫穿綾羅,七杯酒來青又青,雙雙貴子跳龍門。我敬新郎七杯酒,得個兒子上北京。八杯酒來青又青,八洞神仙呂洞賓,我敬新郎八杯酒,得個兒子坐龍庭。九杯酒來亮晶晶,亮到南京與北京,我敬新郎九杯酒,代代兒孫坐朝廷。十杯酒來黃又黃,十杯美酒敬新郎,我敬新郎十杯酒,代代兒孫當帝皇。

  早早開席晚晚結束,幾個小時過去了,禮信也到了,客人們也盡興了,大多數的客人散席***吃完了飯***了,還有些客人隨興唱飲。眼看天黑下來了,人們就可開始最有趣的一個環節——鬧新房***洞房***了。

  當夜幕徐徐降臨時,激情揮灑的侗族人們,急切地想找點樂子,整整新人的慾望更加在每個人的心中蠢蠢欲動。這時的時間過得好慢好慢,似乎故意要考驗大家的耐心。於是大家起鬨,互相推搡***當然只是輕描淡寫的***。圓親孃看到在新房外等待的人們的焦急樣子,火候到了***熱鬧的氣氛***,就請來正客發令。先是圓親孃請正客發令。

  喜家門前一兜槐,快請皇客把令開,

  今日皇客來開令,各位客們講起來。

  於是,皇客開令:

  一把河傘吹海邊,千里姻緣同線牽。

  我家有個嬌嬌女,送在你貴府享福萬萬年。

  各位客門要喜愛,請你們大家鬧起來。

  這時,不用我細說,大家就知道場景是多少熱鬧,加上侗族人們結婚鬧新房這三天不分大小***不分輩份***。要新娘和新郎說說戀愛史、要他們表演親暱動作、還有各種裝扮的服飾要他們穿…新床上放個生雞蛋、還要想盡辦法整治新娘和新郎、人人都會說四言八句討新娘雜包吃……當然新娘捱整要比新郎多。新娘只好拼命把從孃家帶來的雜包發給大家,發了一次又一次,可大家並不領情,繼續鬧呀折騰……。

  夜已經很深了,新人累了,幫忙的人也累了,皇客就出來收另,請客們今天不鬧,準備休息了。

  一把黃傘窄是窄,請把黃傘收起來。

  今晚小吵吵為止,眾位客們走不冊***贏***。

  皇客收了另,新娘呢也發了幾次雜包,慢慢地鬧客們意猶未盡地準備散去。新郎送皇客睡覺時。皇客說:

  新郎來送歇***睡***,好比天上的龍鐵。

  我把龍鐵交予你,賀喜五福又六得。

  圓親孃接著是送新郎睡覺,她說:鞭炮聲響叮口當,送新郎進新房。

  解戴脫衣裳,雙手掀開紅羅帳。

  一對鴛鴦同上床,生雙貴子一個姑娘。當然新人都不會安心休息,因為有人會在聽牆根---聽新房裡的動靜。他們一會壞笑,一會你推我搡,躡手躡腳繼續鬧騰……

  第二天起床不久,圓親孃帶新娘去廚房熟悉環境***意思是:你來了,這個家的廚房活要交給你了,也是教告新娘怎麼做媳婦***,圓親孃會高聲念道:

  送新娘進廚房,請二位廚官站兩旁。

  新娘看水缸,餵豬就不要糠。

  新娘站灶門,四方巖板擺灶塘。

  新娘來淘米,一淘金二淘銀。

  新娘來燒火,做的飯菜噴噴香。

  丈夫吃了好歡喜,親爹媽吃了本喜歡。

  隨後,圓親孃一邊念一邊帶著新娘,出廚房。

  青菜拍了新娘頭,新娘頭上光溜溜。

  青菜拍了新娘身,尼龍綢緞不沾灰。

  青菜來拍新娘腳,新娘腳步快動作。

  接著新娘要準備拜茶***拜茶,侗族的一種風俗,由新娘家準備糖果,請新郎家親人喝茶---認男方親戚。喝了茶的人給茶錢,錢一律放在杯子裡,錢歸新娘***。

  新娘拿出從自家帶來的糖果,最少擺四盤糖果、姜之類的。我們侗族拜茶時,家庭和客人會自己坐好位置,圓親孃一邊招呼客人入坐,一邊念道:

  茶杯圓圓四季花,今日新娘來拜茶。

  眾位客們把茶飲,銀錢來把茶杯壓。

  這杯茶可不好喝,喝了要給錢的,茶錢是一定要給的,過去至少給5角以上的數目不等的茶錢。各位親朋好友喝完茶後,準備開席。接下來的二天也是一樣,大家又是敬酒呀,禮信呀,吃飯上餐基本連著下餐,幫忙的族人也是吃三天飯。

  皇客人們要在第三天早飯後才回家,吃早飯時還有一個重要的禮節:交盤—即交接、託付之意。就是皇客們在回家之前要對男方的父母辦好新娘的交接手續,即交盤。

  第二天早晨,洞房裡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這是男方為交盤特意而擺設的。入席者一般由圓親孃負責召集,除新郎新娘外,女方入座的是男女皇客,男方是新郎的爹孃,還有能作主的哥嫂等。該來的都來了,很快就坐,先由圓親孃說幾句客套話,然後是大家喝酒、敬酒、扯酒和轉杯。酒過三巡,圓親孃就把各位的酒杯團一塊,然後一一篩滿酒。這時男皇客就端杯酒面對新郎爹唱酒歌、敬酒,新郎爹會回敬男皇客。女皇客就一樣敬新郎娘。

  吃完交盤席,唱完交盤歌,拜謝了各位親友,送親客在男方家的噼啪爆竹聲中高興地踏上歸途。其他大多數客人也一樣,吃完早飯後會慢慢散去

  奇特的侗族婚禮

  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侗族婚禮非常奇特,一般在春節期間舉行,如程陽旅遊景區的八個寨子便是在正月初二舉行婚宴,正月初三送新娘“回門”。   侗族婚禮最奇特、最隆重的是送新娘“回門”。“回門”即送新娘回孃家,送新娘回孃家時新郎不得隨行,而由新郎家的兄弟姐妹和親朋好友挑著彩禮,組成浩浩蕩 侗族蕩的送親隊伍,送親的隊伍越長,表示新郎家的家業越興旺。彩禮有侗族特有的酸魚、酸肉、酸鴨等。伴娘是新郎寨上的年輕姑娘,在長長的送親隊伍中,新娘走在最後面,手裡抓著一塊布,以便外人辨認。送親途中,為了顯示新郎家的家業,送親隊伍往往故意繞道而行,專找人群密集的地方通過。沿途每經過一個寨,都要燃放爆竹。新娘被送到孃家後,伴娘不得進新娘家門,要立即返回新郎家。孃家人隨即給每個客人端上一碗加了糖的油茶,稱為“喜茶”。晚上,送親隊伍中的未婚青年和新娘寨子上的未婚青年通常會聚在一起聊天,尋找意中人,謂之為“坐夜”。

  有趣的侗族婚禮習俗

  結婚

  報京侗族青年男女結婚年齡,一般在十七、八歲。舉行婚禮的時間,每年都集中在陰曆十月辛卯和癸卯兩日集中舉行***牯髒年例外***。有的年份,同時舉行婚禮的新人,多達幾十對。這時報京大寨,真是喜氣洋洋,熱鬧非常,呈現出一派節日的景象。

  結婚時,女家不苛求男家的財禮錢和酒肉,男家按古禮把六十二斤肉,二斗二升米***約百二十斤***,六十碗酒***約二十五斤***,在娶親的前一天,送到女家去,同時去兩個老年人,兩個中年人,兩人青少年。

  兩個老年人,要選有福氣的,他們主要是到女家陳述婚姻古禮,送舅爹錢、屎尿錢***撫養費***、謝媒錢,並在到達女家時放禮炮;兩個中年人是挑米和挑酒內;兩個青年人是專扛傘的。扛的傘是烏油傘,兩把並在一起不張開,用棕葉子捆著,一人扛兩把。其中一人把傘上要帶上一小包茶葉和一小包鹽包,送給婦家燒油茶用。去時是左手拿左肩扛,不能換肩換手,不能回頭後望,一直往前走,直到女家,將傘交給女家接傘的人。接傘的人將傘放在神龕上。

  女家嫁女,也不花費什麼東西,不置辦嫁妝,不陪送東西。只將男家挑去的米酒和肉用來辦酒席招待親友,將男家拿去的茶葉和鹽巴煮油茶給親友吃。接親人是作為貴賓招待。在酒席上,去接親的兩個老人要陳述婚姻古禮。

  老人們述說完古禮後,這時主家拿出兩隻牛角,斟滿酒豎在桌上,請來陪客的兩個老人,手扶牛角司發酒令:“今天的酒是喜酒,今天的酒是送親酒,遠來的客人,鄰近的親友,家有家規,酒有酒令,吃酒要講文明……切不可借酒發狂,無事生非,誰人不講禮義,不遵鄉規,罰他離席,不得異議,大家斟酌,同不同意。在一片“同意”的吹呼聲中,人們分左右兩邊依次飲牛角酒。一人一年角***約三、四兩***,最後若是單數,就得喝兩角,成為雙數。

  喝過牛角酒,接親人要唱歌封贈主人,先唱六至八對,主人不回答。八對以後主人才回答。以後就是一唱一答,邊唱歌邊喝,直到半夜。到了半夜還要換席。換席,是到鄰近族家中去喝酒。這時,其他親友方才入席吃飯。

  飯後,接親人又來喝酒對歌。這時,來接親的兩個老年人不再入席。女家有一位老婦人,拿著一碗油煙墨來給接親人打記。所謂打記,就是在每人額頭上畫一“十”字。快到天亮時,就給接親人都打成黑臉,臉後出門上路,要到了男家才洗去***打黑臉據說是驅神避邪,使新人一路平安***。

  姑娘出門上路時,原來扛傘的兩個青年人要唱歌討傘,主人才把傘傳送他倆。去時是左手拿左肩扛,回來時是右手拿右肩扛,照樣不能換手換肩,直回到男家才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