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做家務的目的

  孩子由父母帶與由老人帶的差別之一體現在孩子是否會做家務上。老人帶孩子會出現“包辦”的情況,容易形成習慣性指揮他人的寶寶。而父母帶的寶寶則容易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其實讓孩子做家務,主要目的並不是為家長分擔家務,而是在幫助寶寶提升他的能力。那麼讓孩子做家務的好處有什麼呢?

  讓孩子做家務的好處有哪些?

  讓孩子做家務的五大優點

  一、培養責任感

  家長可以讓孩子先從自己的事情做起,例如洗自己的襪子、手絹等,再逐漸擴充套件到家人,讓孩子從小感受到為家人出一份力的成就感與幸福感。孩子會更加熱愛家庭與家人,尊重家人的勞動成果,並學會承擔責任。

  二、提升動作技能

  經常做家務的孩子會在做家務的同時鍛鍊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例如在疊衣服的時候可以鍛鍊到小肌肉、擦地的時候可以鍛鍊到大肌肉,經常做家務的孩子身體協調性也會更好一些。

  三、練習分類歸納

  分類與歸納並不只存在於做家務中。在日常生活中,分類與歸納體現在生活物品的整理中,做到分文別類的碼放,使家中整齊乾淨。而在學習中,分類與歸納同樣重要,經常做家務的孩子在熟練掌握生活中的分類歸納後,便會自然在學習中加以運用,將知識進行分類與歸納,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最初做家務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做不好或者不會做的情況,媽媽要耐心的給予指導,經過反覆練習後,孩子便會熟練掌握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在分析遇到問題應該如何應對,從而提升日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增加自信心

  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可以獲得幫助家人分擔工作的自信心與成就感。這種自信心會一直伴隨孩子長大,在他成長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讓孩子做家務並不只是幫助家人分擔責任的目的,而是可以很好的培養寶寶的各方面能力。家長不要因為擔心最初寶寶會把屋子弄亂、衣服洗不乾淨這些問題而總是幫助寶寶解決問題,家長應給予耐心的指導,陪伴寶寶成長,讓寶寶可以在入學之前加以鍛鍊,提升自信心與各項技能,從而在入學後可以更好地運用這些技能,使自己成為更加出色的人。

  舉例

  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專家表示,她的兒子在7歲的時候已經可以獨立做飯了。並且還會在媽媽生病的時候很好的照顧媽媽,如果媽媽說頭疼,他會很快的遞來一杯水,並會幫媽媽蓋上被子。當別人問到那位專家是如何做到的,她表示並沒有任何訣竅,只是在做家務的時候如果發現孩子感興趣,那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也會很高興,因為他會獲得幫助媽媽的成就感。而做家務本身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以及責任心。如果孩子總是把鞋弄的很髒,那就讓孩子自己刷一次鞋,付出勞動了之後孩子就會知道應該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