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種植草莓的技術有哪些

  草莓這種水果原來多生長在北方平原地區,後來隨著市場需求量增加,草莓在南方地區種植起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南方種植草莓的技術,一起來看看。

  南方種植草莓的技術

  選種

  南方大棚草莓種植時應該選擇最合適的品種,像冬季休眠時間短和春天開花結果草的品種就特別適合人們在南方的大棚中種植。南方大棚草莓種植時應該選擇那些通透性好而且土質肥沃的土地,前期種水稻的稻田,最適合人們用來建立大棚種植草莓。

  底肥

  選好的土地和品種以後,還要給草莓施足底肥,在種植以前要把土地深翻一次,每畝再施入五千千克左右的農家肥和一百千克的餅肥,另外還要施入五十千克複合肥和三十千克尿素。草莓是一種喜肥的特殊植物,這種植物的結果期特別長,如果不施足底肥,就很難取得高產。

  花期授粉

  在南方地區的大棚種植草莓時有很重的一點,那就是要放蜂授粉,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草莓產量,減少畸形果的出現,一個大棚中平均放蜂兩箱就可以,如果沒有條件,則需要在每天上午用小毛筆進行人工授粉。除了授粉以外,還要及時去掉病果,和病殘葉,這樣能減少它對營養成分的消耗,能增加草莓的產量和質量。

  南方草莓露地栽培方法

  一、重抓基礎,確保草莓早熟和高產

  1、選栽早熟良種早熟品種果實成熟上市快,具有很強的價格優勢。選栽適宜的早熟良種是確保高效益的關鍵。從多年的試種結果看,豐香、佐賀穗香、鬼怒甘、章姬、吐德拉、幸香、櫪乙女等品種,總體上都比較適應兩廣一帶的氣候,除表現出產量高、品質佳、抗病等特性外,還表現出花芽分化早、開花結果早、果實早熟上市快等特點。

  2、栽種優質大苗優質大苗營養積累多,定植後成活率高,髮根早,生長快,長勢好,抗病蟲力強,有利於獲得草莓的早熟高產。草莓優質大苗的標準:植株矮壯、不帶病蟲、幼苗鮮重25克以上,短縮莖粗壯***直徑0.8釐米以上***,根系發達,具有4-5片葉,葉大色綠,中心芽飽滿。條件許可時,最好選用經組培脫毒的優質大苗。採用脫毒苗一般比非脫毒苗增產15%-30%。

  3、適時早栽,合理密植適時早栽能保證草莓在開花結果前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營養生長,儘快形成健壯植株,從而能使草莓提早開花結果,提早成熟上市,並獲得較高產量。經多年試種觀察,在廣西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日均溫25-26℃***為草莓的適宜定植期。在此時期內,應儘量提早定植。為獲取高產,定植時按雙行三角形種植方式合理密植,株行距***18-20***釐米×30釐米,廂寬60釐米、溝寬30釐米,每畝栽7400-8200株。

  二、嚴把種植技術關,降低死苗率

  定植時,一定要嚴把種植技術關。一是要把握好種植深度。按照“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及“寧淺勿深”的原則栽種,使苗心高出地面0.5釐米左右為宜。據試驗,淺植的成苗率可達99.5%。二是栽後要及時淋足定根水,並覆蓋遮陽網,確保成活率。特別是晴天更要做到“栽種一段,淋水一段,覆蓋一段”。三是對長途購進或隔夜苗木,種前應用黃泥漿蘸根,以利成活。四是種後勤灌水。剛定植後的草莓幼苗不耐旱,受旱時很容易死苗。在定植草莓後7天內,一定要保證供給充足水分。一般每天上午灌***淋***水一次,如遇陰天可隔天灌***淋***水一次。7天以後,幼苗基本恢復生長,抗旱力有所增強,以後可適當減少灌***淋***水次數。

  三、實施高效省工施肥

  重施基肥,可使草莓根系和植株在整個生長髮育期間及時得到充足養分,一方面,有利於草莓的生長、開花和結果,利於實現早結、高產與優質,另一方面,可減少追肥次數和用工,起到節約成本增加效益的作用。然而,草莓很不耐肥,在整廂時若一次性大量施入基肥,容易造成施肥不勻,很易出現肥害,重則造成定植苗死亡,降低成活率,輕則抑制其生長,植株恢復生長慢。為此,筆者在生產中將許多地方在整廂時慣用的基肥施肥方法即全層施肥法***即將基肥一次性全園撒施後翻耕、耙勻後整廂***改為“分層施肥法”。分層施肥法包括“夾層式”與“淺溝式”兩次施肥。

  “夾層式”施肥:在整廂時進行,將基肥施在廂中間層。即把園地深翻、耙細整平後,按所定的廂寬***60釐米***、溝寬***30釐米***撒石灰放線,在廂面上均勻撒一層腐熟堆肥及複合肥***1-2釐米厚***,在留溝處不撒肥,然後將留溝處的鬆土鋪放到廂面上,最後整成表土細碎的寬55-60釐米、高25-30釐米的種植廂。每畝施腐熟堆肥約1500公斤、複合肥30公斤。採用“夾層式”施肥法進行施基肥與整廂,可以避免定植苗與肥料直接接觸,從而避免肥害發生,種植成活率高達99.5%以上。

  “淺溝式”施肥:在種植後2-3周進行,將基肥施入廂面土層。即在株間、行間採用開淺溝***5-7釐米***方式施入腐熟堆肥與複合肥,施肥後邊與土混勻,邊回填蓋土。一般每畝施用量為腐熟堆肥1000公斤、複合肥20公斤。這種“淺溝式”施肥法要比許多地方慣用的“孔洞式”施肥法***即在株間打深孔施肥***省力省工,施肥效果好。

  “分層施肥法”,施肥量足,施肥面寬,肥料利用率高,肥效期長,不僅可大大減少中後期追肥次數***僅25-30天淋施一次水肥即可***,而且對草莓各層根系的生長以及草莓中後期的生長、開花和結果都十分有利,表現出植株長勢好,產量高。

  四、實施地膜覆蓋,減少土壤管理用工

  實施地膜覆蓋對土壤保溼保溫和抑制雜草生長等有良好效果,可減少土壤管理用工。覆蓋地膜時期一般以在草莓現蕾後至開花前進行為宜,在廣西南寧以11月中下旬進行最為適合,不宜過早或過遲。覆蓋過早,易引起土溫過高,不利於根系和植株生長,甚至會出現“燒苗”現象,也不利於早期的土壤管理和施肥。覆蓋過遲,不利於土壤保溫,會影響根系和植株生長,更不利於土壤保溼、雜草防除、果實防病和潔淨果實的生產。覆蓋用的地膜通常為黑色膜、白黑雙層膜或銀黑雙層膜,不宜採用透明膜。

  五、綜合防控病蟲害,降低防治成本

  草莓的病在主要是蛇眼病***葉斑病***、白粉病、灰黴病和根腐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葉甲和蚜蟲等。防治病蟲害應立足於綜合防治和早預防、早控制,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一是切實做好土壤輪作***以水旱輪作或與兩造甜玉米輪作為宜***,選栽抗病品種和不帶病蟲的優質大苗,施用完全腐熟並經消毒的堆肥,合理密植,適當淺栽,搞好園地排水,及時摘除病蟲葉和病殘果,適時採收等農業防治措施,預防和控制病蟲害發生。

  二是針對發病率高的病蟲進行早預防、早控制,把病蟲消滅在初發階段。在噴藥防治草莓病蟲害時,須選用低毒、高效農藥。

  六、加強花果管理,提高果實品質

  在草莓植株管理方面,平常除了做好及時摘除病葉、老葉、葡匐莖等基本工作外,要著重抓好以下花果管理工作。一是促進果實著色,增進品質。二是開展疏花疏果,降低畸形果率,提高單果重及果實品質。主要是及早摘去發育欠佳的小花、小分枝果、弱小果、畸形果和病蟲果等。一般每株每批留果數以12-15個為宜,長勢弱的適當少留。

  七、重視採收和產後處理,提高商品價值

  草莓果實過熟時,耐貯運性下降,且易腐爛在廂面上,引發灰黴病,因此,草莓果實成熟時要適時採收,做到隨熟隨採。鮮銷果一般在八九成成熟時採收為宜,3-5月份氣溫高時宜在七八成成熟時採收,但也不要過早採收,否則會降低果實品質。採摘時,應輕摘、輕拿和輕放,採下的漿果應帶1-2釐米果柄,不要損傷花萼,並在清晨露水乾後、烈日和高溫到來前採完。為提高草莓的商品價值及保證果實品質一致,採後要立即進行分級和包裝等商品化處理。可根據品種、果實大小、色澤、果形進行分級,然後裝入透明塑料小盒內,每小盒裝100-200克,再放入包裝箱中,隔防腐紙,即可裝車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