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強迫症
強迫症是以明知不必要,但又無法擺脫,反覆呈現的觀念、情緒或行為為臨床特徵的一種心理障礙,往往具有強迫性格缺陷。那麼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強迫症發病原因:
強迫症,對於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都感到陌生,因為我們周邊的患者相對較少。當然,也有對此熟悉的人,但卻並不重視。那麼,強迫症是怎麼產生的呢?有人認為是自身因素,也有人認為是社會因素,說法不一。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專家對此的解釋。
首先,個體確實是強迫症病因的最大致病源。人們的性格、癖好和生活習慣是不同的,為什麼有的人會得上強迫症呢?這就是原因所在。那些謹慎細心,過份注意細節,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過於刻板和缺乏靈活性的人最易得上強迫症。
其次,職業特性和生活環境的影響。“職業病”這個詞大家都聽說過,指的是某些人下班後還會無意識的重複上班時的某些動作或思維,使得生活與工作不能截然分開。強迫症的形成就是這個道理,人們常會不由自主的重複某些行為,告誡自己停止,但又停不下來。生活環境會塑造人的行為也會固化人的行為,一種生活習慣養成了不會輕易改變,而且會在反覆操作中控制人們的心智,造成人們強迫行為的產生。這是很可怕的強迫症病因。
再次,社會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視的致病因素之一,當軀體健康不佳或長期心身疲勞時,均可促進具有強迫性格者出現強迫症,專家認為人在強烈情感體驗影響下,大腦皮質興奮或抑制過程過度緊張或相互衝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興奮灶,是強迫觀念的病理生理基礎。
強迫症的治療方法:
一、心理治療:
基本原則同神經衰弱。
二、藥物治療:
不少研究結果表明強迫症病人存在大腦中5-HT神經系統功能異常。臨床上用來治療強迫症的藥物主要針對大腦中5-HT神經系統的功能調節,故這類藥物可以用來緩解強迫症的症狀。然而,研究結果的不一致性及作用於強迫症患者5-HT系統的各種藥物的效果不一,提示強迫症是一種在病理生理方面具有複雜性的精神障礙。大腦中多巴胺和膽鹼能神經系統可能也參與了部分強迫症病人的發病。臨床上也在試圖開發這方面的新藥。
治療強迫症的藥物有:
治療強迫症主要是選用一些抗抑鬱的藥物,但在用法和用量上與治療抑鬱症略有不同。氯米帕明是比較經典的治療強迫症藥物,常用劑量 150~300mg/d,分2次服,一般2~3周開始顯效。一定要從小劑量開始,4~6周左右無效者可考慮改用或合用其他藥物,治療時間不宜短於6個月,部分患者需長期用藥。由於氯米帕明副作用比較大,目前臨床上有更加安全的藥物可以選擇,故一般不作為首選治療藥物。前首選用於治療強迫症包括有氟西汀、帕羅西汀、氟伏沙明或舍曲林等,效果基本與氯米帕明相當,且副作用較少。此外,對伴有嚴重焦慮情緒者可合併苯二氮卓類藥物;對難治性強迫症,可合用卡巴咪嗪 卡馬西平或丙戊酸鈉等心境穩定劑或小劑量抗精神病藥物,可能會取得一定療效。
治療強迫症的藥物常見的副反應:
治療強迫症的藥物並非像人們想象中的抗精神病藥物那樣,服用後可以讓人睡眠增多,思維遲緩,外表變得呆傻。相反這類藥物的鎮靜作用較輕,可白天服藥,如出現倦睡乏力可改在晚上服。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胃腸刺激,表現為噁心,嘔吐,厭食,腹瀉,便祕。通常在早餐後服藥即可避免這類不舒服的感覺。年老體弱者宜從半量或1/4量開始,酌情緩慢加量。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有些病人或家屬在拿回藥物之後看到藥物說明書上寫著很多藥物副反應,於是擔心服藥後對身體不利而拒絕服用這類藥物。從專科醫生的角度看,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擔心。藥物說明書上記錄的副反應是該藥在對不同人群進行試驗時觀察到的不良反應,不可能在一個人身上全部發生。且藥物不良反應常見於老年體弱者和兒童,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只要及時與專科醫生聯絡,是完全可以處理的。病人和家屬有時會擔心藥物會造成永久性大腦或其他器官損傷是完全沒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