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徵集志願和補錄有哪些區別
高考志願填報是青年學子第一次最重要的人生決策,對於徵集志願和補錄來說有哪些區別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高考徵集志願和補錄的區別 ,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徵集志願和補錄的區別
什麼是徵集志願
徵集志願是指在某一批次平行志願錄取結束後,由省招辦想社會公佈院校未完成的招生缺額計劃,以及部分院校在平行志願錄取後向該省投放的增招計劃。批次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根據徵集志願資訊上網填報。在同一個批次,只有平行志願錄取結束後,才能進行相應的徵集志願填報和錄取。某批次平行志願投檔結束後,如果招生計劃已完成且沒有增招計劃,就不再進行徵集志願。
什麼是補錄
補錄是指在高校開學後,已經被錄取的學生沒去學校報到,或報到後很快又放棄這個學校,致使在校生人數沒有達到招生計劃,高校再補充錄取學生。
徵集志願和補錄的區別
時間區別
徵集志願是在每一批次平行志願錄取結束後進行,即在七、八月份進行;而補錄是在新生入學以後進行,即在九、十月分進行。
因為徵集志願都是在下一批次開始投檔之前進行,所以每一批次的徵集志願時間都很短,一般在一兩天內,考生要密切關注當地招辦公佈的資訊。填報徵集志願的方式為遠端網上填報,提前或滯後,網報系統都處於關閉狀態;一旦錯過了填報時間,則會被視為考生自願放棄。
院校區別
徵集志願涉及各個批次的院校,而補錄院校多為三本院校及高職專科院校,因為這兩類學校每年新生入學報到缺失率比較高。
平行志願填報存在的誤區
平行志願沒有先後順序
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願能選擇性的投檔,所報的幾所院校哪所分高就投哪所。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當考生滿足多所學校投檔條件時,平行志願是嚴格按照考生所報的A、B、C、D、***E、F***順序先後依次檢索,即“遵循志願”,一旦檢索到有符合條件的高校,即向該院校投檔,不再對其後志願檢索。
平行志願可以一檔多投
有的考生不會準確定位,為提高命中率選擇錄取分遠低於自己高考成績的院校,或者選擇自己高考成績達不到錄取分的院校,都會產生錄取結果不理想的後果。
平行志願是一檔一投,一次投檔。所有考生檢索完成,本批次的投檔過程隨即終止。考生每批次填報的A、B、C、D***E、F***平行志願,最多隻能投檔一次,投檔一所院校。在某一批次的錄取過程中,考生投檔後如果因專業不當或其他原因被院校退檔,則不會再投檔,而是需要參加徵集志願或者下一批次志願填報。
平行志願沒有退檔風險
實際上,各批次招生院校在錄取時是按各自招生規模分別設定一定的投檔比例***一般是1:1.05***,一般下面幾種情況投檔後會被退檔:
總分偏低;單科成績低;身體條件受限;專業不服從調劑等。
平行志願填報存在的誤區有哪些:平行志願同批次先後錄取
在實際投檔過程中,是按照”一輪投檔”的規則,所有同批次高校投檔檢索是同時投出去的,各校錄取也是同時進行的。當考生被某一高校退檔後,只能進入徵集志願後下一批次志願填報。
平行志願只實行一次投檔,不再補充投檔,對一次投檔未完成的招生計劃,進行公開徵集志願。如果考生所填報的幾所院校中沒有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則只能參加徵集志願。
高考志願填報需要注意的問題
過分考慮地域增加錄取難度
近年來,考生填報志願有兩種傾向,距離傾向和地理位置傾向。一部分考生在選擇院校時主要選擇離家近的院校;而另一部分考生在選擇院校則重點選擇經濟發達或者沿海地區的高校,這些地方尤其以“北上廣”最為突出。由於報考人數眾多,這兩類院校的錄取分數也“水漲船高”,辦學水平接近的兩所院校,可能僅僅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兩所院校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錄取分數可能差別很大。
因此家長在進行院校所在地域選擇的過程中要注意這一點,同時要考慮到院校錄取的“大小年”因素,綜合考慮院校選擇。
專家建議:如果考生成績很好,家庭經濟不錯,可首選北京、上海;不同地區集中了不同的產業群:如上海的金融產業、深圳的電子資訊產業、武漢的光電產業、長春的汽車產業、長沙的傳媒創意產業、內蒙古的牛奶產業;若考生成績優勢不明顯,在一、二線城市的生活成本、學習壓力都比較大的話,可考慮本省及周邊省份如河北、河南、陝西、山東的城市,首選省會城市西安、鄭州、濟南、太原、石家莊及各省地級市。
盲目相信榜單誤導院校選擇
當前一些機構釋出的“大學排行榜”,由於其權威性、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性、評價操作過程的規範性等方面的不統一、不科學,造成同一所大學在不同的排行榜裡,其排名呈現巨大差異。同時大學排行榜的排行依據是學校的學術水平、科研能力、硬體指標等顯性因素的排行,不能體現出考生對於院校的青睞程度,因此考生要慎重參考大學排行榜單。
專家建議:考生在掌握自己的高考分數和全省排名後,可以結合當地當年各高校所在省往年的招生錄取分數或排名,以此來縮小選擇範圍,明確適合自己的高校範圍。各機構的大學排行榜可以適當參考,不能盲目信任。
單純相信名稱忽略院校內涵
國內大部分院校名稱從一定程度上能呈現其學校專業發展優勢或主要專業領域,但不是每所大學的校名都能反映其專業特色和綜合實力。近年來,一些學校更名比較頻繁,不少院校更換後的名稱與之前的名稱差異較大,石家莊經濟學院是一所以地質類專業為特色的大學,該校前身是河北地質學院,經貿類專業並不是該校的強項。另外同樣都叫“科技大學”,山東科技大學以礦業為特色,因為它的前身主脈是山東礦業學院,青島科技大學以化工為特色,因為它的前身是青島化工學院,武漢科技大學以鋼鐵冶金為特色,因為它的前身主脈是武漢鋼鐵學院,而河南科技大學是以機械類專業為特色,因為它的前身主脈是洛陽農業機械化學院,江蘇科技大學以船舶為特色,因為該校前身是華東船舶工業學院。
專家建議:考生和家長在選校時,一定不要盲目相信院校名稱,而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瞭解高校的前世今生,即高校的歷史沿革或來龍去脈,把握高校的強勢學科、特色專業,最後再比較高校分出高低,篩選出一批在自己高考分數段內“價效比高”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