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家長如何在家裡進行家庭教育

  美國的孩子早早就學會了獨立,這歸功於美國的家長的家庭教育,我們也可以學習美國的家庭教育方法,讓我們的孩子也儘早獨立。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美國家長在家教育孩子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美國家長在家教育孩子方法

  1社會‍‍‍‍‍‍‍

  認識家庭住址及父母的姓名、單位。父母在孩子開始懂事時就有意識地教他們識別自己家庭周圍的環境,以及父母的姓名和單位等;通過日常的培養,孩子走失找不到家的可能性就小多了,並且增加了孩子應付外界環境的自信心,使其遇事不致驚慌失措。另外,家長還會教孩子一些在馬路上行走的常識。

  ‍‍‍2認識藥品及瞭解用藥常識‍‍‍‍

  家庭中通常都存有一定數量的藥品備急,父母會把一些常用藥品拿出來教孩子辨認,使其逐漸瞭解藥品名稱、用途及用法,這樣既讓孩子增長了知識,又降低了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另外在帶孩子去醫院看病的時候,還順便教孩子認識醫院,以便解除孩子對醫生的恐懼感,學會配合治病,或在發生意外時能自己到醫院求助。

  3認識常用小工具及安全使用方法

  ‍ ‍‍‍‍父母不會因為怕危險就不讓孩子接觸工具,他們的做法是幫助孩子瞭解安全地使用工具。在使用這些工具時,父母會順便告訴孩子這些工具的名稱及安全使用的方法。還會給孩子提供一些比較安全的小工具,諸如餐刀、不帶尖的剪刀、小型的錘子、鉗子等。讓孩子邊玩邊學,既熟悉了各種工具的種類和功能,又在‍‍使‍用的過程中發展了孩子的動作技巧。‍‍‍‍‍‍‍‍‍‍‍‍‍‍‍

  4避免被壞人傷害‍

  ‍‍‍‍‍教孩子避免被壞人傷害的主要方式是告訴他們一定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不‍match‍要到陌生人家中去,也不請陌生人到自己家裡來;女孩則不要讓父母以外的人撫摸自己的身體,碰到存心不良的人糾纏時,要趕快跑到人多的地方或去告訴警察,還可大聲呼救或跑到附近居民家。

  美國家長教育孩子的五課

  ■美國人如何教育孩子的必修第一課:尊重他人。

  1、在美國,個人及其財產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所以要教育孩子從小遵從規矩,不至於讓一些壞習慣長大後害人害己。

  2、孩子從會講話開始,最重要學的是:“Please”、“Can I”、“May I”,想得到幫助或其他朋友的玩具、與別人一起玩,都需要徵求別人的意見,對父母也是這樣。

  3、美國人對於外人的隨意觸碰會感到很不舒服,甚至認為是侵犯。所以小孩子也被教育不可以隨意觸碰別的小朋友,更不可以推擠別人,不禮貌和有傷別人的話語也是絕對禁止的。

  4、未經許可,不能觸動別人的東西。這一點可嚴格了,父母發現小孩有這傾向立刻嚴肅制止,“You can’t touch other people’s property !” 而且會教孩子請求主人的許可:“Ask nicely.”久之,孩子就習慣了。父母和老師還不時提醒孩子咳嗽要掩住嘴,打噴嚏要掩鼻子,不得隨地扔垃圾,做錯事道歉。

  ■美國人如何教育孩子的必修第二課:謙讓分享。

  謙讓和團隊協作精神是美國人特別注重提倡的良好品格,這也需要從小培養。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和遊樂場所,“Share”和“Take turn”是老師和家長常提醒孩子的話。即使只有兩個小朋友,也要排隊輪流。還有,在教室裡,老師即使有多餘的蠟筆,也不會都分發給小朋友們,而是有意放置有限數量在一張桌子上,讓同學們輪流使用,學習分享。

  ■美國人如何教育孩子的必修第三課:哭鬧無效。

  以前孩子一哭,我就忙著滿足他們的要求。可是老師提醒說,這樣做孩子就習慣於用哭鬧與你交流,而不是心平氣和講道理,在公共場所孩子也會這樣鬧,你很難堪的。我常見到父母嚴肅地對吵鬧的孩子說:“You can’t ask by harassing me.”,或“Use your words”之類的話。如果孩子為達目的而哭鬧,他們可能會讓孩子哭很長時間而不讓步,堅決制止孩子使用這種方法。課堂上也是如此。所以美國人的孩子很少哭鬧,他們從小學會講道理。

  ■美國人如何教育孩子的必修第四課:堅持原則。

  1、不打罵孩子,要糾正不良行為,培養好習慣,大人需要特別的智慧和耐心。比如要求小孩收拾地上的玩具,大家一起唱:“Clean Up,Clean Up, Everybody, Everywhere”。小孩只有整理乾淨這一套玩具,才可以進行下一個節目。同時,離開座位時,也需要把椅子推回原來的位置。

  2、如果孩子不守紀律咋辦?父母和老師需要探索有效辦法,如沒收心愛玩具,不可以參加下一個活動。有的被“Time-out”,讓違規者在一旁靜坐,小孩的自尊心可強了,這項懲罰特有效。在家裡如果不按要求做事,也可以做“Time-out”,呆在一個角落或房間裡***當然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動靜***,幾分鐘後結束,認錯了,還要求他們繼續把事情做好。

  3、對於一些特別難改的壞習慣和嚴重錯誤,要使用“非常手段”了,比如打手打屁股,讓孩子感到痛,但絕不可造成身心傷害,***不宜在公共場所使用***。當然,還要賞罰分明,如果孩子表現好或改正錯誤,得到的表揚也是特別誇大的,還有獎勵措施。

  4、美國人如何教育孩子?幼小的孩子畢竟是以父母和老師為大的,如果我們堅持原則,他們終究要服從的。孩子從小,父母就樹立威信,今後才不至於失控。

  ■美國人如何教育孩子的必修第五課:樹立榜樣。

  1、教育從牙牙學語就開始了,孩子,說到底是以大人為榜樣,所以父母和老師須以身作則。想象一下,粗魯的大人如何帶出有修養的孩子?

  2、很少見到美國父母喝斥孩子,一位父親叫2歲的孩子把外套脫了,孩子照辦,他認真地說:“Thank you”。父母送孩子到學校,親切地打招呼:“Have a nice day!”“ I love you!”這樣的好話自然可以雙向、多向傳播。

  3、雖然孩子的言行受到一定控制,但是他們並不呆板,比如3、4歲的孩子上課時,老師鼓勵每個孩子參與發言,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4、美國人不打不罵,其實教育出的孩子十分守規矩,服從指令。他們在思想上比較自由,有很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言行舉止有許多制約。

  美國父母教育孩子方式

  一、注重培養孩子的平等意識

  走進美國家庭,你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玩具和兒童讀物放在令孩子能拿到的地方,牆上門上貼滿孩子們的“美術作品”,父母親很少強求孩子的言行,甚至不強求孩子稱呼他們爸媽,孩子們像夥伴似的直呼長輩的名字是很自然的事。父母與孩子說話永遠是蹲下來,他們認為,孩子雖小,但也是獨立的人,所以應蹲下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充分提供參與和表現的機會,無論結果怎樣總是給予認可和讚許。

  二、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美國父母看見孩子在牆上亂畫,用嘴咬玩具,拿剪刀在書本衣服等物品上亂剪亂畫,他們會笑嘻嘻的,很高興孩子學會了某種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東西被孩子損壞了,然後耐心地告訴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識。在美國,孩子7-8個月就可坐著特製的桌子自己抓飯吃。他們不擔心孩子弄髒了衣服。

  三、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在美國,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從小睡小床,稍大後單獨有一間房子。在孩子處理日常事務上,父母只幫孩子做一些當時年齡還無法做到的事,凡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儘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比如兩歲孩子洗澡時,媽媽只幫孩子放好水,脫下衣服,然後孩子自己爬進澡盆,在水裡玩一會就自己抹香皂,洗乾淨後再自己爬出澡盆。絕大多數18歲以上的青少年,都自己掙錢讀書。因此,美國社會上的一個清潔工人、一個跑堂的,也可能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分子。

  四、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美國小學在課堂上對孩子從不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而是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園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他們沒有讓孩子們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們怎樣去思考問題,他們從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肯定孩子的一切努力,去讚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

  美國家庭中的安全教育

  * 認識社會

  認識家庭住址及父母的姓名、單位。父母在孩子開始懂事時就有意識地教他們識別自己家庭周圍的環境,以及父母的姓名和單位等;通過日常的培養,孩子走失找不到家的可能性就小多了,並且增加了孩子應付外界環境的自信心,使其遇事不致驚慌失措。另外,家長還會教孩子一些在馬路上行走的常識。

  * 認識藥品及瞭解用藥常識

  家庭中通常都存有一定數量的藥品備急,父母會把一些常用藥品拿出來教孩子辨認,使其逐漸瞭解藥品名稱、用途及用法,這樣既讓孩子增長了知識,又降低了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另外在帶孩子去醫院看病的時候,還順便教孩子認識醫院,以便解除孩子對醫生的恐懼感,學會配合治病,或在發生意外時能自己到醫院求助。

  * 認識常用小工具及安全使用方法

  父母不會因為怕危險就不讓孩子接觸工具,他們的做法是幫助孩子瞭解安全地使用工具。在使用這些工具時,父母會順便告訴孩子這些工具的名稱及安全使用的方法。還會給孩子提供一些比較安全的小工具,諸如餐刀、不帶尖的剪刀、小型的錘子鉗子等。讓孩子邊玩邊學,既熟悉了各種工具的種類和功能,又在使用的過程中發展了孩子的動作技巧。

  * 避免被壞人傷害

  父母教孩子避免被壞人傷害的主要方式是告訴他們一定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不要到陌生人家中去,也不請陌生人到自己家裡來。女孩則不要讓父母以外的人撫摸自己的身體,碰到存心不良的人糾纏時,要趕快跑到人多的地方或去告訴警察,還可大聲呼救或跑到附近居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