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財政政策的主要內容

  財政政策是隨著社會生產方式的變革而不斷髮展的。那麼,有哪些?小編為您分享。

  

  其內容包括:

  社會總產品

  社會總產品是指社會各個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在一定的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所生產出來的全部物質資料的總和。社會總產品即社會的總商品資本。以及作為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繼續的那部分商業,如流通中所必要的商品分類、包裝、保管、加工和運輸等。也稱社會總產品。它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物質生產總成果的重要指標。

  第一,從社會總產品出發進行研究,既可以考察資本運動中的生產消費,又可以考察個人消費;既可以考察資本流通,又可以考察一般的商品流通。

  第二,從商品資本出發研究,能夠揭示出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因為在商品資本的運動形式中,既要說明商品資本的每一組成部分是如何銷售出去實現其價值的,同時又要說明生產要素的各個組成部分從什麼地方購買到。

  根據社會再生產一般規律的要求,在簡單再生產的條件下,社會總產品的一部分用於補償消耗了的生產資料,以便使社會生產得以繼續進行,社會總產品的其餘部分則全部用於生活消費。在擴大再生產的條件下,社會總產品除上述兩項用途外,還要用作積累,以滿足擴大再生產對追加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需要。

  社會總產品的數量,決定於社會投入的勞動總量和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水平。在社會勞動生產率不變的條件下,社會投入的勞動總量越大,生產的社會總產品就越多;反之,社會投入的勞動總量越少,生產的社會總產品量就越少。在社會投入的勞動量不變的條件下,社會勞動生產率水平越高,生產的社會總產品量就越多;反之,社會勞動生產率越低,生產的社會總產品就越少。在勞動力充分就業的條件下,社會投入的勞動量的增長受到人口增長的制約。而勞動生產率則隨著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提高。因此,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是增加社會總產品的主要途徑。

  關於社會總產品及其構成的理論,在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的社會再生產理論之前,是長期困擾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一個難題。重農學派的代表F.魁奈,沒有把社會生產劃分為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資料生產兩大部類,只劃分為農業和工業兩大部門,因而他就不可能對社會產品的實現問題進行科學的論證。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A.斯密把資本主義社會總產品的價值只分解為工資、利潤和地租三種收入,即分解為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而把不變資本價值從社會總產品價值中排除出去,因此他也不可能正確地說明社會總產品各部分在價值上的補償和實物上的替換問題,不可能瞭解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過程。

  在不同的生產方式中,社會總產品具有不同的社會性質。在資本主義的社會總產品中,用於補償消耗了的生產資料價值的那部分是資本家耗費的不變資本,新創造價值的那兩個部分***可變資本的價值和剩餘價值***之間的關係表現著資本剝削僱傭勞動的階級對抗關係。社會主義的社會總產品則具有另一種社會性質,社會總產品及其組成部分屬於勞動人民所有,用於發展社會主義生產、滿足社會及其成員日益增長的需要。

  社會總產品及其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綜合性經濟指標。社會總產品的生產、補償、消費與積累對於分析國民經濟中各部門間的聯絡、國民經濟的產業結構和各部門間的比例關係、消費和積累之間及其內部各部分之間的比例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總產值不同於國民生產總值。除了理論基礎不同外,計算的範圍和方法不同。社會總產值是包括物耗在內的社會產品的總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只是新增加的價值。社會總產值只包括物質生產部門,而國民生產總值則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在內的國民經濟各個部門。

  國民收入分配政策

  國民收入分配是指國民經濟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國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業和居民個人之間的分割。國民收入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財產分配格局。

  預算收支政策

  增加預算支出,可以擴大社會總需求;減少預算支出,便可相應減少社會總需求。在預算收支政策中,就其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而言,通常認為財政赤字是擴充套件性或擴張性的,而財政結餘則具有緊縮性或限制性。在這裡,財政赤字是指政府財政支出大於收入的差額,通常按財政年度計算,會計上習慣用紅字表示,故稱赤字。由於財政收支是通過國家預算平衡的,因而財政赤字就表現為預算赤字或者預算執行結果支大於收的差額***簡稱決算赤字***。與之相對應,財政結餘則是指國家預算執行結果收入大於支出的餘額,或稱預算結餘。而財政平衡則是指財政收入與支出在數量上大體相等,也稱預算平衡。一般認為,財政平衡時,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是中性的,因而通常被稱為中性財政政策。

  稅收政策

  稅收政策是政府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而確定的指導制定稅收法令制度和開展稅收工作的基本方針和基本準則。稅收政策是和預算政策一起發展的。稅收政策的核心問題是稅收負擔問題。

  稅收政策是指國家為了實現一定歷史時期任務,選擇確立的稅收分配活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它是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稅收政策與稅收原則既有聯絡又有區別。二者都是指導稅收分配活動的準則,但稅收原則是指導稅收行為的思想觀念性的準則,具有指導意義,且較寬泛;稅收政策是稅收行為的指導準則,更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必須執行。此外,稅收原則具有普遍性,稅收政策具有時間性。

  財政投資政策

  財政投資政策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運用財政手段積累或籌集的資金進行投資而實行的投資行動準則。財政投資就其形式看有兩種:一種是無償投資,另一種是有償投資;對前者一般採取補貼撥款政策.而對後者一般採取優惠的政府貸款政策。

  財政補貼政策

  財政補貼政策:即在結構失衡或出現供給“瓶頸”時,提供各種形式的財政補貼,以保護特定的產業及地區經濟。

  財政補貼政策是國家協調經濟執行和社會各方面利益分配關係的經濟槓桿,也是發揮財政分配機制作用的特定手段。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政府運用的一項重要經濟政策。

  國債政策

  國債政策是國家巨集觀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的子系統,是財政政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調節資源配置、經濟利益及其整個經濟執行的重要槓桿之一。是政府在公債的發行、消化、流通和償還等方面實行的政策的總稱。

  預算外資金收支政策等

  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