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優秀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更新,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加強培養能力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吧!
篇1
我於7月9日到7月23日在浙師大參加了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90學時培訓即高中物理骨幹教師培訓。在浙師大的十幾天裡,總算可以自己不動口,安安靜靜地聽取各位專家的教導。從物理前沿到物理實驗教學,從導學案到教學設計,從教師專業發展到物理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的撰寫,從普通物理專題研究到德國卡爾斯魯厄物理課程介紹,從教師教學能力差異到spss應用於教學研究,每聽一個專題,都那麼的新鮮,那麼的興奮。越來越感覺自己平時除了教書,關注的領域是那麼的狹窄,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鑽研。其中感觸最深的幾點如下:
一、吳加澍特級教師的敬業精神讓人感嘆
他幽默、風趣的講解讓我們不知不覺就度過了一上午,既有理論知識,更有實戰的經驗。這種經驗上升為他對教育的四條信念:信念一:教育強調和諧:健康第一,以德育人,開發智慧,貫穿審美***系統性***。信念二:教育追求有效:讓師生們用較少時間,能得到較大收穫***科學性***。信念三:教育需要激發:用榜樣和例項去激勵,用問題和交流去啟發***藝術性***。信念四:教育要求行動:實踐出真知,訓練出技能,經驗出智慧***技術性***。他把他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20條經驗毫無保留地教與我們,難能可貴,可以領略其人格魅力。
二、蔡鐵權教授對專業的孜孜不倦讓人敬仰
他高屋建瓴地引領我們走進高中物理新課程。通過為什麼需要改革課堂教學以及新課程新在哪裡這兩個主題。並結合一些很具體案例對新課程改革做了生動地、具體地介紹。我們聽後很有收穫,也有很多思考。在將要新課程改革的前夜,我們怎麼把新課程的理念一步一步地帶進課堂。怎麼在課堂中有機的整合三維目標等等,無不讓我感受到我們中學物理界的老前輩對教育教學的關心和教師職業的執著追求。
三、陳敏華老師關於德國KPK課程的介紹讓人耳目一新
德國的初中物理課程中就提出了“熵”的概念,我們知道熱力學第二定律是自然界基本規律之一。KPK課程自2007年首次引入我國,並在上海部分中學試用。其中對“物理量”和“物理系統”概念有明確的界定,物理量的實物性和守恆性的提法,能量和攜帶者的說法,如電學、力學、熱學、化學中的能量攜帶者分別是電荷、動量、熵、物質的量。還有他用“動量流圖”解決力學問題的思想方法是完全不同於“受力分析”解決力學問題。短短的一天讓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物理學,讓我感受到物理還可以這樣思考。更讓我激動的是我有幸得到了陳敏華老師贈送的由他主編的一本有關KPK課程的書———《社會中的能量和資訊》。
還有其他幾個專家的講座也給我們展示了新課改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新課改給我們基礎教育的老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但無論多麼好的課程理念,如果沒有教師的教育思想的轉變和教學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將無法得以落實。教學質量的好壞與我們自身的素質的高低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這必然要求我們既要加強理論素養的學習,可以是集中學習,更多的是自己學習,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和準備,以滿足學生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社會的不斷髮展,同時可以走出去看看別人的做法,聽聽別人的課堂,吸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課中,怎麼把新課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很好運用在課堂中,把教和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在導學。教比導容易,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學的節奏和環節,除了有很好的掌握教材以為,更多的是有掌握學生,瞭解學生。教師的教不是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更不是電視螢幕上的節目,是師生之間的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溝通。
在浙江師大的這幾天的高物理骨幹教師培訓,雖然時間短,但是內容豐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淺。既有專家的講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學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課改的精神,同時還有領導的鼓舞和鞭策,讓我們一線教師得到理論與實踐的充實。我從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心靈上得到隆重的洗禮,大腦從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脫,細思回想導師、教授的精彩講課,他們的聲音、形象久久迴盪在腦海,永不退卻。教授的思想教育了我,導師的思想影響了我,使我充分認識到學習和掌握一種重要的思想,比學習和掌握一門學科知識更重要。
篇2
通過這兩天的培訓,使我深深的認識到,當今時代,不再以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提高。在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我覺得探究教學要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學生獲取資訊的渠道,開展探究教學模式成為物理教學的必然趨勢。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與想法:
一、教師應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髮展的引導者。
課堂上的促進者應更像是學生的朋友和知己,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出錯時,教師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理解與鼓勵。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安全感的學習氛圍,是學生最信賴的心理支援源,師生之間由於這種和睦、溫暖的關係,一種富有生氣的學習氛圍便形成了。
二、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適應新課標下的角色轉換
新課改倡導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這種教育是發展個性,構建獨立人格、倡導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是著眼於學生學會發展、學會創造的教育。因此,教師不僅在觀念上要不斷更新,而且教師的角色也要轉變。教師應由單純的教書匠和”傳道授業解惑”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個性發展的輔導者和社會化程序的促進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作為研究物件的科研者。
三、使物理貼近學生生活、聯絡社會實際
新世紀課程改革之風,吹開了課堂教學模式革新之幕,使課堂教學模式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這場革命中,教育教學理念無疑是最關鍵的。因為只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催生先進的教育教學行為。如果不把物理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物理就永遠只是空洞的理論,無法叩開學生的心靈。因此教學中應儘量使物理貼近學生生活、聯絡社會實際。
四、突出物理學科特點,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實驗是物理的基礎,是科學家探索自然規律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們檢驗假說正確與否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實驗演示既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又可以增加他們對自然世界和物理知識的興趣,一定要重視起來。課件上展示的實驗往往讓學生感覺很假,所以應盡力創造條件,用實際器材做實驗,並儘量多安排分組實驗,保證學生在動手動腦中體會物理的神奇與樂趣,進而愛上物理,愛上自然科學,成長為樂學好學會學的具備科研素質的新一代中學生!
篇3
通過高中物理新課改培訓學習,本人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有了很大的轉變,教學方法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要求我們教師在新課程環境下,必須具備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方面的水平和素養,同時,作為一線教師將面臨:新課標的理念,師生都比較陌生;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是否能完成教學任務;教學評價應如何實施;新教材涉及的新技術,教師如何進修和麵對等一系列問題。
隨著創新教育研究的深入,其研究重心已經由巨集觀的理論建構、機制探索轉向微觀的課堂教學、學生學習。而我們的大部分學生,卻沒有這種思想。例如:萬有引力的應用,測定單擺的重力加速度,發生全反射的條件,教師應打破以往的教學方法,採用新課改的三維教學目標,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激情,探究物理實驗的原理.充分利用身邊現有的課程資源進行課程改革.利用神奇的圖片,大自然的物理現象,從物理角度較明確地表述科學探究,改變以往呆板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空間.尊重學生的需求發展特點,重視基礎,為學生有個性發展提供空間。“探究式教學”就是從學生出發,做到以人為本,為每個學生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寬鬆、民主的環境中體驗成功,健康成長。只要我們加強認識,積極探索,定能找到得心應手的“探究式教學”方法.課程標準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屬於基礎教育,應注重全體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應針對學生的興趣、發展潛能和今後的職業需求,設計供學生選擇的物理課程模組,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在新課程中一個很重突出的特點就是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現在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已經不再僅僅侷限再聽老師講課這樣的基礎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學們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動手實驗,才能再這一過程中學到知識,更能應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