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分離焦慮症的表現有哪些

  分離焦慮症已經成為很常見的一種心理症狀,很多寶寶都會出現分離焦慮。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寶寶分離焦慮症的表現,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分離焦慮症的表現

  分離焦慮症可以表現在生理方面與情緒方面。

  在生理變化上

  分離焦慮體現在生理變化上,會有哪些症狀?

  ***1***如果寶寶沒有熟悉的成年人陪伴,往往都會拒絕上床睡覺。

  ***2***而且晚上會經常做噩夢。

  ***3***當親人離開之後,寶寶會表現出反覆的頭痛、嘔吐、噁心、胃痛等症狀。

  ***4***而且還會導致寶寶的抵抗力下降,常會出現有發燒、感冒、肚子痛等等。

  在情緒變化上

  分離焦慮體現在情緒變化上,會有哪些症狀?

  ***1***寶寶會出現孤獨與遲鈍的情況:而像這類的小寶寶常常表現出不合群,對集體活動和遊戲統統不感興趣,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對陌生人表現出的態度就是極其的冷淡、少說話、反應遲鈍。

  ***2***同時,還會出現有恐懼和膽怯:膽小的小朋友會害怕黑暗、害怕空曠、害怕見到陌生人、不敢自己一個人呆在房間裡。而且長時間處於恐懼的心理,就容易導致寶寶出現有失眠、夢魘、易哭、懦弱和缺乏自信。

  ***3***固執與韌性:像這類的寶寶,如果遇到稍有不如意就哭鬧、打滾,或者用拒食來表示抵抗。

  ***4***暴怒:孩子脾氣比較暴躁,如果出現不如意的事,就會大哭、大鬧、叫喊、扔東西、踢人、咬人、以頭碰牆等。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表現是孩子哭叫一二聲或大哭之後,就會出現醫學上稱為的屏氣發作,也就是寶寶會突然呼吸停止,面色紫紺,而且還會出現抽搐等現象,好一會才恢復過來。

  分離焦慮症的介紹

  分離焦慮症可能很多的人都沒有聽說過,因此就想了解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是寶寶們容易出現的一種情況,如果孩子長到6-7個月以後,感覺到孩子開始害怕陌生人,有的時候如果將他們與媽媽或其他親人分開時,就會哭鬧。例如,有的寶寶看見媽媽穿上衣服、拿起挎包要出去買東西時,就會哭起來。或者有的寶寶就會跑過去摟住媽媽,或者起碼也要跟她到門口。當媽媽把門關上的時候,她就會放聲大哭。像這種反應就是嬰兒的分離焦慮。

  而據專家介紹,分離焦慮一般出現在一週歲之前,因此此時的嬰兒正在形成最初的社會性依戀,而且在14-20周時達到頂峰,然後在整個嬰兒期和學前期,其強度會慢慢的減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養育的兒童,出現的分離焦慮的時間是不同的,比如,像北美和歐洲嬰兒大多數是在6-7個月出現這種行為,而還有其它的國家的兒童,如非洲烏干達和一些亞洲國家的嬰兒在5-6個月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分離焦慮症的原因

  分離焦慮症其實是指的寶寶與親人分開時,所表現出的一種行為,比如有的寶寶與親人分開之後會大哭大鬧,有的寶寶與親人分離,會摟住親人不放等。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出現這樣的行為,那是什麼原因會導致這樣行為的發生,我們來了解分離焦慮症的原因。

  1、它的發生與寶寶的性格氣質有關,比如當寶寶進入幼兒園時,外向型的寶寶會很快適應環境,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而像而內向型的寶寶則因膽子較小,社會交往能力較差,不太能主動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對集體生活不適應時,便易出現恐懼、害怕、大哭大鬧等。

  2、與寶寶生活的改變以及生活的環境、適應的能力有關,有的寶寶在上幼兒園前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當然當他到了幼兒園陌生環境中,會有本能的不安全感與不適應感,因此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3、與家教以及和家人的依戀程度有關,有的寶寶非常的依戀於家人,當寶寶進入幼兒園時,就會由於過度擔憂與這些親密的家裡人再也不能相見而導致焦慮。還有一些寶寶是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對上幼兒園心存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