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效祛溼的湯品推薦

  夏末秋初,身體容易積溼,想要擺脫這些惱人的小狀況,趕緊為自己煮幾款美味湯水,祛溼又養顏。下面小編整理了有效祛溼的湯品推薦,一起來看看吧!

  有效祛溼的湯品介紹

  薏米紅豆湯

  材料:薏米、紅豆。

  做法:先將紅豆薏米浸泡半天,洗淨後放入砂鍋中,加入足夠的水;開火至鍋中水開後,再煮3分鐘,關火燜30分鐘;再次開火將鍋中的薏米紅豆湯煮沸,再煮三分鐘左右即可;將湯濾出當水喝,紅豆和薏米當飯吃,也可以一起當成粥吃。喜歡甜的,就加些糖。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熱除溼。紅豆有養血的作用,而薏米性偏寒涼,主要有清熱、利溼的作用。

  白朮陳皮豬肚湯

  材料:陳皮6克,白朮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薑5片。

  做法:先將豬肚洗淨後飛水;將準備的所有材料一起放入湯煲中,然後加入足夠的水,大火燒開之後轉文火煲1個小時;取出豬肚切件,放回鍋內,再煲30分鐘,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能健脾開胃,促進食慾,對於腹脹、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但要注意,本湯性溫,陰虛內熱者不宜食用。

  冬瓜薏米豬骨湯

  材料:豬大骨、冬瓜、薏米、茯苓、紅棗、枸杞、薑片。

  做法:將冬瓜洗淨後切成塊狀***帶皮效果更好***,姜切成片狀,其餘材料洗淨備用;將除冬瓜外的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鍋中,並加入足量的水分,大火燒開之後,撇去浮末;轉微火煲兩小時,最後半小時加入冬瓜;關火前加入少許鹽。

  功效:薏米有健脾利水、利溼除痺、清熱排膿、清利溼熱的功效,而茯苓有利水祛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作用,枸杞、紅棗等有補血安神等作用。這款祛溼湯清淡可口,適合回南天裡飲用。

  有效祛溼排毒食物推薦

  燕麥

  燕麥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排毒作用。

  怎麼吃:燕麥祛溼排毒可選擇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做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打時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蘋果、葡萄乾等,既營養又能促進排便。

  薏仁

  薏仁可以促進體內血液迴圈、水分代謝,加速新陳代謝排出體內毒素,亦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等。

  怎麼吃:吃薏仁排毒選擇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可直接薏仁用開水煮爛後,根據個人口味新增少許的糖,也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哦。

  山藥

  山藥可整頓消化系統,調理腸胃,改善便祕,減少皮下脂肪的堆積以及毒素的積累,避免肥胖,且可增加免疫功能。

  怎麼吃:山藥排毒的話以生吃效果最佳,可將去皮的白山藥和菠蘿切成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

  地瓜

  地瓜含有豐富的纖維質,鬆軟且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排便,改善身體因便祕而積累在身體內的毒素。

  怎麼吃:地瓜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臉皮一起烤、一起吃掉,不僅味道爽口甜美,效果更佳哦。另外,地瓜葉也是很好的祛溼排毒食物哦,切莫浪費丟棄了。

  牛蒡

  牛蒡可促進血液迴圈、新陳代謝,並且有調整腸道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纖維亦可保有水分、軟化糞便,有助於排毒、消除長期便祕。

  怎麼吃:可將牛蒡製成牛蒡茶飲用,長期服用可有效排毒改善便祕。

  日常祛溼排毒小妙招

  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避開環境的溼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

  薏米煮粥,淮山煲湯

  祛除體內的溼氣,其實有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溼,甚至還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此外,還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蔘等,放到煲湯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溼,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

  妙用蔥、姜、蒜

  蔥、姜、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