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鏡在攝影中的作用
最近,我被問到很多關於關於濾鏡的問題,很多人從沒使用過濾鏡,下面是網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的內容,希望對你在攝影探索道路上有幫助。
為什麼需要使用濾鏡?
如果把相機的感測器當做自己的眼睛,這個問題就好理解多了。當陽光太強時,你會戴上墨鏡;當你在做有一定的危險性的活動時,你會找副防護鏡給自己戴上,這對相機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白天拍攝風光,你或許會遇到天空與地面光比過大的情況,這時就會很難把握正確的曝光。如果能有一片中灰漸變鏡的話,這樣的場景就不會那麼棘手了。
濾鏡在膠片時代就開始被使用了,隨著數碼相機以及數碼後期的不斷進步,濾鏡已經不再是必需品,因為在很多情況下,數碼相機都能保留相當多的陰影細節。不過,如果你想要拍攝長曝光題材的照片,比如絲綢般質感的流水和瀑布,一片ND濾鏡還是能幫不少忙的。
當然,不使用濾鏡你也能拍到類似的效果,不過在某些特殊情況中,保證曝光正常的前提下你可能沒有辦法延長足夠的快門時間。在前期可以做好的,儘量不要拖到後期去做。
濾鏡的種類和區別?
我們常用的濾鏡主要有9種,他們分別是:UV鏡、偏振鏡、中灰鏡、中灰漸變鏡、反向中灰漸變鏡、彩色濾鏡、近攝鏡以及特殊效果濾鏡。它們一般由玻璃***高階產品***、樹脂和聚碳酸酯製成。
UV鏡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前組鏡片不被劃傷,同時避免鏡片上的鍍膜受到灰塵、水汽的汙染。大多數UV鏡都是玻璃製成的,很多攝影師喜歡把它們作為保護鏡片一直裝在鏡頭上。
不過我個人從來不使用UV鏡,一是因為我更喜歡使用遮光罩,二是UV鏡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在使用其他濾鏡的時候你需要先移除UV***。另外我的鏡頭都是防塵防潑濺的,而且從我的經驗來看,UV鏡不僅會降低畫質,還會產生炫光。
偏振鏡的效果則是增強畫面中的對比度和藍色的飽和度,同時抵消畫面中的炫光和反光。在拍攝天空的時候加上偏振鏡,能夠得到更藍的天空和對比更強烈的雲層。
使用偏振鏡的時候應該儘量讓鏡頭與陽光的角度成90度夾角,同時避免使用超廣角鏡頭,因為在超廣角鏡頭上使用偏振鏡除了會造成畫面亮度不平均,還很容易出現暗角。另外,使用偏振鏡大概會損失兩檔的進光量。
我最常使用的是中灰鏡***ND鏡***,中灰鏡可以減少一定的進光量,降低拍攝時的快門速度,營造出非常唯美的畫面效果。像下圖這種柔滑的流水效果需要很長的曝光時間,如果沒有ND鏡的幫助,你很難保證在不過曝的前提下拍到這樣的效果。
還有和中灰鏡比較像的中灰漸變鏡***GND鏡***,這類濾鏡通常是方形的,分為兩個部分:一端是像中灰鏡一樣的灰色部分,另一端則是透明的。當畫面中光比過大的時候,一片中灰漸變鏡就能夠拯救你的照片。通過對兩個區域進行測光,算出天空和地面的曝光差異,然後就可以根據計算結果選擇不同檔位的濾鏡來平衡畫面的光比了。
中灰漸變鏡還分為硬邊和軟邊兩種。硬邊的適用於有地平線和海平線這樣的畫面,即畫面的明暗有明顯的分界線;但是畫面中沒有明確的明暗界線,那麼軟邊中灰漸變鏡的簡便效果能夠很自然地壓暗現場光而不會在畫面中出現突兀的明暗分界。
最後,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中灰鏡——反向中灰漸變鏡***RGND鏡***,它和普通的中灰漸變鏡類似,他也是一端深色、另一端透明,但是顏色最深的部分是在濾鏡中間,向濾鏡邊緣慢慢減淡。在構圖的時候如果將太陽放在畫面中間的話,普通的中灰漸變鏡很難平衡畫面中的曝光,而反向漸變鏡則能很好地應對這種情況。
濾鏡如何使用?
我個人很喜歡使用方形濾鏡系統,一個濾鏡支架能夠支援多片濾鏡同時使用,所以有時候甚至可以同時使用ND鏡和GND鏡,而且針對不同口徑的鏡頭你只需要購買一個相應的轉接環就可以使用同一套濾鏡。
購買方面,我建議選購大品牌的產品。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般都不希望在第一套濾鏡上花太多錢,不過因為預算所做出的妥協最終都會是過渡手段——你會發現廉價濾鏡給你帶來的只有糟糕的畫質和嚴重的偏色。或許這些都是後期可以修正的,不過所付出的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會讓你最終放棄這套濾鏡。
關於器材上的投資,我還建議你買一支足夠穩定的三腳架,保證照片不會因為相機不穩而前功盡棄。使用三腳架能讓你輕鬆地得到銳利的影象、平直的水平線,同時在拍攝堆疊素材或者更換濾鏡的時候也會很方便。
另外,儘量用全手動模式拍攝RAW格式檔案,使用100或者更低的ISO值減少畫面的噪點,同時使用小光圈的話,你能夠進一步延長快門時間,並得到更大的景深。
你可以根據直方圖來計算你需要使用的濾鏡檔數***或者說你需要的效果***,比如在光比較大的環境下,我首先會使用小光圈,然後對著天空和地面分別測光,最終測光結果相差的檔數就是我需要使用的中灰漸變鏡的檔數。如果是拍攝流水,我會使用中灰鏡,以1秒的快門為初始值進行除錯。
希望大家通過這篇文章的講解能夠明白什麼是漸變鏡,並掌握如何使用!
以上是網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覺得有用處就趕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