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書法家作品

  如今書法開始向全國普及,各個省份的書法是一種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各省份的著名書法家層出不窮。甘肅省也是出現了很多的著名書法家,創造了非常著名的書法作品。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書法,何以雅俗共賞

  書法的最高境界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我想是“雅俗共賞”!證據是,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不懂書法的人看著也認為好看,懂書法的人也感覺喜歡,高深造詣書法家會愛不釋手,這就是所謂的“雅俗共賞”。那王羲之又是怎樣的表現“雅俗共賞”的呢?其“雅俗共賞”方法、標準又是什麼,以及對書法藝術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雅俗共賞”,顧名思義是指:有學問、知識的雅士和沒文化、沒學問的俗人在欣賞書法藝術品時都能得到美的感受,故而稱之。誰的作品有這麼大的本事,能滿足不同人之需要?而且都為之叫好呢?我們都知道“眾口難調”這個詞,但我們看書聖的王羲之的《蘭亭序》。從一千多年以前到今天還這麼“火”,令人驚訝,站在流行的角度,王羲之的書法應當是流行中的流行,從古代一直流行到今天。是什麼原因使他達到這麼高的書法藝術境界呢?我認為,就是“雅俗共賞”。

  原因有三:好看、層次和永恆,缺一不可。

  1、好看

  最好的書法是好看的,“雅俗共賞”的。書法是視覺藝術,一件好的書法作品首先要好看。就如同一首歌曲,首先要有好的旋律,要好聽,只有好看、好聽了才有可能被欣賞、被傳頌。就如在看電視首先是感覺,不好聽、不好看立即換臺,根本不會去考慮後邊的內容如何。由此證明,在初次接觸的時候,靠的就是印象、感覺,只要印象好、感覺好就可往下進行,這就像青年男女相親一樣,這也許就是我們最普通的生活方式。好看、不好看,好聽、不好聽,就這麼簡單,不需要理由。如:在生活中,父母判定兒子學習的好壞就是看他的學習成績,這是一硬性指標,不需要其他理由。

  再看王羲之的書法,首先是好看,所以,從晉朝到今天,王羲之的影響是任何一個時代的大書家都不能相比的。這種永久性的磁性、張力、和穿透力,深深地打動著各朝各代、各個層次的人們的心靈,受到人們的愛戴和青睞。而隨著年代的久遠,科學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王羲之的熱度有增無減,而且還在不斷地升高。這不得不使我們深思,是什麼原因使王羲之的魅力無窮?一千多年來風采依舊?是各朝各代達觀貴人的推崇?還是黎民百姓的酷愛?以我看各個方面的因素都有,關鍵就是“好看”。就像糖一樣,誰吃都是甜的;像肉一樣,誰吃都是香的。

  2、層次

  最好的書法是有層次的,是分裡層與外層的。俗話說:“行家看門道,利巴看熱鬧。”說的就是層次,熱鬧就是表層,門道就是內層。不同層次的人看到的也不同,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著不同的認識、不同的理解。如老百姓看王羲之的書法看到的是表層,結構勻稱、線條流暢,像綠葉叢中一點紅,是一亮點,吸引著眼球,憑的就是直覺感受。而學者和書家看著也好看,不過又多了一層是往裡看,他不僅僅看到了外層,更主要的是看到了內層,看到了它的內涵。

  學者和書家常去欣賞王羲之書法形成的原因、風格的特點、書寫的技巧等等,常被書法的精彩所感動。就像那好吃的糖,使用者只管使用,知道甜、好吃就行;研究者就不同了,不但知道甜、好吃,還要知道它為什麼甜?為什麼好吃?知道糖的分子結構等等。因此,在書家的眼裡,王羲之的書法,添之一點則多餘,去之一點則不足,其造型達到如此的嚴密,其意境達到如此的深度、廣度,不得不使人感到驚奇、佩服。可以說,王羲之書法已經達到了表裡統一、雅俗共賞的最高境界。

  3、永恆

  最好的書法是永恆的,是不受時間、空間制約的,她像太陽一樣永遠地閃爍著光芒。王羲之的書法就是從晉朝以來一直照耀著書壇,同時也造就了很多書法大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如王獻之、米芾、趙鬆雪、董其昌等等等都出於王羲之的門下,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大大地豐富了王羲之的書法體系,創造了一個個新的亮點。

  王羲之的書法是永恆的,他的永恆是唐代皇帝李世民的慧眼,發現了王羲之的偉大,舉國上下收集王羲之的字,整合《聖教序》留在了世間,故李世民也是伯樂,為王羲之書法的傳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由於對王羲之書法的酷愛,把唯一的真跡《蘭亭序》殉葬。流傳下來的王羲之的作品都是摹本,但這絲毫並不影響王羲之書法的地位,反而大大增加了神祕性,可愛性。

  從以上的例子看出,美就是美的,誰看都是美的。不美的,自己怎麼說,那也不美。老百姓到底欣賞什麼呢?標準是什麼?就這個問題,有一次我和一位同道朋友談論,說如果書法評選像歌手大獎賽一樣讓群眾參加,是否就會公平一些?答案是不行,畢竟老百姓懂得太少。站在書家的角度,老百姓是不太懂書法的,因為書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此說法有道理。

  但如果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說,作品發表就是讓人看的,也沒有說不讓老百姓看哪?老百姓也有發言權,也可以說好也可以說壞,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審美觀。對食品來說:好吃、不好吃,對事物來說:好用、不好用,好看、不好看,就是這麼簡單,不需要理由。我在想,寫字是要給誰看的?這很關鍵,有的說我寫字是給自己看的,有的說我寫字是給行家看的,有的說我寫字是給大家看的,這就為不同的欣賞者提供了物件。不過一旦發表就屬於大眾的,就要接受不同的聲音,只要聲音是真誠的,不管說什麼都是對的,因為站的位置不同、層次的不同,此時作者一定要表現出大度和寬容,能聽進去好聽的,但更能接受不好聽的,或許正是這不好聽的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

  王羲之的書法為什麼都說好?這怎麼解釋?答案就是:真正的美,誰看都是美的。再者,做為一個書家,要從王羲之的身上看到什麼,學到什麼,怎麼才能適應廣大欣賞者的需要,達到“雅俗共賞”之高度,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