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苗子書法作品欣賞
黃苗子先生是我國當代知名書法家,在書法方面有著一定的造詣,書法作品更是為人所喜愛,收藏。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黃苗子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黃苗子書法作品圖片1
黃苗子書法作品圖片2
黃苗子書法作品圖片3
黃苗子書法作品圖片4
黃苗子個人履歷
黃苗子***1913年~2012年1月8日***,本名黃祖耀,黃苗子少時就讀於香港中華中學。在香港時就向報刊投稿所創作的漫畫作品。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到上海,繼續從事美術漫畫活動,1932年至1938年任上海市政府租界辦事處辦事員,衛戍司令部中尉書記,上海市公安局科員兼大眾出版社《大眾畫報》《小說半月刊》編輯,文藝活動,1939年至1949年任香港《國民日報》經理,國民黨中央海外部部長室總幹事、中央祕書處祕書長辦公室總幹事,書兼廣東省銀行監察人、中國實業銀行董事,中央銀行祕書處副處長兼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祕書處處長、中央信託局祕書處處長。1950年後,定居北京。1949年後先在華北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後任政務院祕書廳祕書,《新民報》總管理處副總經理,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中國書協常務理事,中國美協理事,民革中央監察委會。20世紀80年代後,黃苗子曾任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等。1992年以後,曾任澳大利亞昆士蘭洲的格里菲斯***Griffith s Univ.***大學客座教授、名譽教授等職。是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書法中關於字帖
字帖,我作為單獨一個章節拿出來說,或許大家覺得沒有必要。
字帖誰不會選擇啊?
一般我們認為,字帖的標準就是----清楚。但我認為這完全不夠,字帖,是一個範本,它可能伴隨你一生的藝術生涯,這就跟選媳婦似的那麼重要。
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字帖呢?起碼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清晰。按照現在的印刷技術,清晰是基本沒有問題的。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過,清晰有時候是假的。有些出版商,為了讓字帖更清晰,更具有迷惑性,在製版的時候會將圖片深度銳化,玩過ps的人都知道,圖片被深度銳化之後,線條會變細。銳化是以犧牲圖片痕跡邊緣為代價的。如果是這種“被清晰”的字帖,你看到的線條將永遠是比真實痕跡“細”的,那麼這種清晰就具有了欺騙性。一上路就走偏了,你還指望修成正果嗎?!
那麼,怎麼才是真實的清晰呢?這就需要你找不同的版本去比較、去分析了,從中找出最可靠的“清晰”。不然,失之毫釐,將謬以千里也。
第二,最好選擇高階版本。所謂的高階版本,我是指初版、第一版印刷的。印刷次數多了,難免會有誤差,包括顏色啥的都會有所區別,與“真跡”***或者拓本***偏差大。我們選擇字帖,應該苛刻到“下真跡一等”或者儘可能靠近原作的那種。
第三,最好選擇全綵色印刷的,高清全綵色印刷的字帖儘管貴一些,但是你能從中捕捉和發現很多資訊。諸如----原作用的什麼紙張、墨色深淺如何?洇墨的效果是什麼?大概用的什麼墨?好的全綵色字帖,都能看出來線條疊加的痕跡,並能分析出來用筆速度、正確的用筆方法來。
第四,有條件的,可以逐漸買點複製品,日本二玄社的、國內也有幾家在做。複製品的概念,可不能簡單的理解成印刷品。複製品,其實就是按照原大、原色、原樣、原材質複製的,它幾乎可以理解成真跡的克隆品。複製品的好處就是----你幾乎是在面對真跡。線條的張力、墨色、紙張的顏色、氣息等等字帖所不能表現的因素,它都有。
第五,所選的字帖最好有標明尺寸,這個尺寸我指的是作品本身的尺寸。只有有了尺寸,你才會判斷出來原作到底有多大、字有多大、線條有多粗,然後你會明白原作到底有多大的技術難度。舉個例子,很多人一直面對字帖,會以為竹簡、木簡都有打火機那麼寬,可是當你見到真的木簡、竹簡的時候,你才知道原來比筷子寬不了多少,只有0.8--1.2釐米那麼寬,於是你才會驚歎古人居然在那麼窄、那麼小的竹木簡上寫下那麼精美的線條和字型。那麼你知道了《蘭亭序》的尺寸、知道了《平復帖》的尺寸,你會明白----人家那技術難度有多高了。。。
第六,最好有原作全圖。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字帖都是將原作割裂成為一頁一頁的,因此我們這一生臨摹字帖可能永遠看到的都是原作的區域性,而無法想象出原作整體效果,包括章法,也就無法領略原作全貌的精彩氣息和氣勢,這樣就會讓我們的視角永遠停留在區域性上,而沒有全域性感。洪厚甜先生曾經跟我說:“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去看看當地的名碑或者字帖上有的原碑,因為只有看到原作***跡***我才能感受到原作的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是的,比如,我們能夠想象出《多寶塔》全貌啥樣嗎?我們能夠想象出《聖教序》洋洋灑灑的樣子嗎?我們見過《十七貼》全部開啟的錯落有致的樣子嗎?當你面對十幾米的《書譜》慢慢展開的時候,你會覺得老孫厲害之極。而這些,你都是從字帖中無法感覺到的。
第七,注意字帖的紙質。印刷技術越來越好,紙張越來越好,出版商為了追求利益,把字帖做得更加精良精美,可是一些好的紙張會反光,而反光的字帖到了晚上可就要了老命了----在燈下,你根本無法臨帖了,所以這種字帖精美有餘,其實沒用。
第八,要選好的版本。同一種拓本,有宋拓本就不要明拓本。拓本這玩意,就是在碑刻上蒙上宣紙砸出來的,砸的年代越多,破壞得越大,也就越距離本來面目遠,那麼失真就越大,後果你明白的!
第九,最好有不同的版本。有些碑刻會有很多版本,比如《十七貼》,日本就有好幾種,國內也有好幾種,,當然這並不是說出版了好幾種,而是自古流傳了好幾種,對於幾種版本所謂的專家各執一詞,因此我們就要多找幾種版本,沒事的時候多加比照,看看哪一種刻工更好,通過分析,哪一種本版更具有合理性,更具有合理性的,可能就更加接近原作,你才能得到真實的古人痕跡。因為有些名碑刻,古代翻刻的很多。有關這類專業知識,最好請教金石學家,或者多看看王壯弘先生有一套六冊的考據書,相信你會收穫很大,或者問問中國書法超市和中國書法家論壇的止堂夫子,他很懂。一個書法家,如果不太有碑帖的知識,顯然你是在瞎臨摹,被人家領到大溝裡去,你還以為這就是目的地呢。。。
第十,不要太相信那些集字字帖。我們都知道,古人的碑刻墨跡,字都不是一樣大的,而集字字帖,出版商為了好看,通過電腦技術會把所有的字儘可能做成一樣大,當你不知情的時候,你會以為古人就是這麼寫的、這麼安排章法的,於是你就以訛傳訛了,這樣的話,你就會得不到章法的大小、參差、錯落的原理,那是否會寫出來狀如運算元呢?不好說。
第十一,不要購買電腦反相技術的字帖。有些出版商為了好看,為了忽悠人,他們把一些古人的墨跡本通過電腦技術的反相,偏要把墨跡本反成碑刻效果,這樣你就再也無法領略墨跡在紙上的效果了,很多細節也就丟失了加上他們用電腦技術修改圖片,可能就會與原作差別很大,也會對你的誤導很大。還有就是,有的把碑刻反成墨跡效果。我是這樣認為的,碑刻本來就是古人對著墨跡刻石的,與原作會有多多少少的不一樣和損失,而我們又依據年代久遠的拓片翻刻成的墨跡,以此來當作墨跡臨摹學習,這不是自己糊弄自己嗎?墨跡就是墨跡,碑刻就是碑刻。
第十二,最好選擇原大的字帖。有些字帖,儘管是一頁一頁的,但是出版商做得很好----把單頁的字印刷成了原大,這樣就方便我們臨摹的時候,直接面對原大,而不是放大或者縮小的字,好處就是不會誤導我們的眼睛。有的人或許會說----字帖放大一點、縮小一點,對我們影響真的有那麼大嗎?這個,我不想抬槓,到底有什麼好與不好,您自己慢慢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