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吉他入門知識

  想要學好民謠吉他應該怎麼做?民謠吉他的入門知識又有哪些呢?小編為你帶來了“”的相關資料,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一、大部分人都會遇到兩個困難,一個是大橫按。第二個是和絃的轉換

  1、大橫按解決方案

  ***1***糾正自己的彈琴姿勢***很多教材有詳細的說明***,確保左手不用扶住琴頸以維持琴體的平衡

  ***2***檢查自己的左手肘部腕部有沒有放鬆

  ***3***食指橫按和絃不是硬壓上去的,要體會一種“搭”上去的感覺。看過壁虎爬牆嘛,他不是用力推牆的。食指搭上去拇指在後面正對食指輕輕夾住,整個手放鬆,那個重量自然搭上去了

  ***4***每個人的食指關節長度和形狀都不一樣,仔細觀察自己的橫按時食指指節之間那個溝的位置,如果剛好有根弦壓在這個位置,通常都出不了聲音。這時候就要注意手指應該用側面按而不是正面壓弦,如果側面按還是避免不了有溝,那麼上下挪動一下避開就行了

  ***5***大橫按不是要壓住每一根弦的,通常都有兩到三根還有其他手指按著,我們只要按好其他的就行了

  2、和絃轉換***針對第一把位***

  ***1***請在和絃轉換練習之前確保你的右手指法已經單獨跟著節拍器練習得很純熟,不用再花精神和眼神上去,否則不要練習左手的轉換。因為這樣你將會同時面對兩個困難。我們都知道困難一個一個去解決總是比較容易的。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2***通常和絃之間有的音相同而且使用同一個手指按的,可以不動,以這個保留的手指為中心找其他手指的位置***記住不要用眼睛,用手指感覺一下他們之間的距離***,開始有點困難,相信我,定下心來慢慢做2個星期,這就不是困難了

  ***3***為每一個和絃找一箇中心手指,以他為中心找其他的手指位置,***方法同上***,轉換的時候瞄一下這個手指到位了,其他就自然對了

  ***4***剛開始的時候同時定位所有的手指比較困難,這也是大家總是在和絃之間停下來的原因。過渡時期可以先彈分解,按照發聲的順序一個一個把手指按下去。有點像彈音階。也有高手同志強烈反對,說以後彈掃弦的時候會有後遺症。請你放心,只要你熟悉了,過兩個星期後再練習掃弦,那時候同時定位不會有問題的,因為你已經很熟悉和絃指型了

  ***5***哪怕出現定位錯誤或者一下找不到位置也不要停下右手的節奏去等左手,右手死也要正常按照節拍彈下去。機械地

  ***6***剛開始的時候將節拍器的速度調慢練,開始彈之前先跟著節拍唱幾遍和絃的聲音。磨刀不悟砍柴工。

  當您已經解決了上面的問題,可以在班裡或者學校的晚會上彈唱幾首c調的歌以後,不要得意忘形,因為你很快就覺得不爽了,覺得吉他比較沒趣了。聽了其他人的彈唱後開始鄙視自己了。

  這個時候,你有一種強烈的向上精神希望進步,好,做下面的事情吧。

  一、放下琴,學習音程。這個大概要花你一兩個星期的時間。知道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純四度、純五度、增、減四度、增、減五度、大小六度、大小七度、八度、九度、十一度、十三度是什麼距離。相當於吉他多少個品***半音***。

  二、學習大調和小調音階在一個八度之內是怎樣排列分佈的。這個要用一個星期。然後學習吉他上不同把位的大調音階位置,絕大部分系統的吉他教材都有附圖的。找找。不要一下子學太多,先學c form,就是我們說的mi型音階。其他的慢慢來。

  三、瞭解和絃的構成,怎樣圍繞根音增加和音,***記住習慣將根音作為1---duo來唱,不管它的根音是c、f、g、還是a***,這個跟你原來老師教的f是4--fa 有點不同,好好轉換自己的腦筋,呵呵。根據這個知識分析你以前彈的和絃和他們在不同把位上的按法,你會狂笑,他壽堂的,原來這麼簡單。於是你不用再學習其他調的和絃了,因為你自己都可以找出來了。但是為了少走彎路,建議大家推出一個和絃後看看書比較一下,看看自己的按法有沒有不夠科學的地方。

  四、停止樂理學習,因為你要消化,否則前工盡棄。帶著這些知識回頭彈你彈過的歌,分析一下它的和絃走向和和絃音的構成,感受一下和絃級數和貝斯音的的連線***高手們關這個叫律動***。

  五、做一些手指的擴充套件和獨立性練習,包括左右手的。擊勾弦和滑音技巧。有助於下一步的練習。

  六、找一些中級的譜練習一下,通常要學習g調、e調、a調的和絃,這個時候你前面的知識就派上用場了,將會使你的學習速度加快很多

  樂理知識講解

  我以最簡潔的方式把這些工具都列出來意求讓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明瞭。

  一:1234567=CDEFGAB.這個叫七聲音階,或者你可以把它理解為“標準音階”。哥們,這世上所有的音樂都是從這來的,給我纏著它,死死地。

  二:1,#1,2,#2,3,#3,4,#4,5,#6,7,#7=1***高8度***。

  這個叫12平均律,跟七聲音階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多了6個“不規則音”***你暫時把它理解為“不好聽的音”***

  三,高低8度,以1234567為例從1開始:

  1-2-3-4-5-6-7-到這個音為止高8度。***在簡譜中音符的上方有一個點的。***

  1-7-6-5-4-3-2-到這裡就為低8度。***在簡譜中音符的下方有一個點。***

  從作曲的角度來看8度的區分就在於區分一個歌手的音域。

  以吉它為例,黃種人-男人:大概就是從第5弦的空弦到第一弦的第5品。這個就為止“大眾音域”。***正常人都能唱到。***

  同樣的道理再低一點就是男低音再高點就是男高音。國內的歌手中許巍是男中低音。輪迴的吳桐與超載的高旗是男高音。

  女人:從第4弦的空絃音到第一弦的15品為“大眾音域”。

  四:音程 音程指的就是一個音與另一個音之間的度數。

  1-2為全音***2度***在吉它上你可以理解為兩個品的距離。

  3-4為半音***半度或/二分一度***在吉它上是一品的距離。

  小常識:在七聲音階中“7-1與3-4”是為和協的半音,而其它的有升號#與降號b的音都是不和協音。對於作曲來說簡單理解為“不好聽的音或怪怪的音”你就會更好的理解了。***你要寫好聽的歌你肯定要找好聽的音吧?***

  在7聲音階中你可以用音程來理解會更快的掌握。12345671***高音***=全全半全全全半。

  音樂知識這些就應已足夠了。你也不要問我它們是怎麼來的。這是個愚蠢的問題。

  識譜與記譜

  1.調:

  在簡譜的左上方第一個1=?。就是指該曲的調。

  以C調為例1=C。從吉它上講就是我們以第2弦的第1品為1,也就是這個調的根音,主屬音。

  以此類推,1=D的就是以第2弦的第3品為1***根音***。。。

  在此,我不得不在中間穿插一個關於“調”的問題。只有這樣你才能更好的理解什麼是調。

  我只一句話,你不要把調想得太高深了,對於我們做現代音樂的人來說我們只要瞭解它的一點點就夠了。

  調只有兩種形式――“固定調”與“首調”。

  固定調指的是什麼?―――就是C調。

  接著上面的例子來印證:

  1=C,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也就是7聲音階與12平均律裡的音符了。

  1=D,在固定調裡面是沒有這樣的概念的,它只會這樣理解:1=D等於1=2。

  看得懂吧?我給你列一下。

  固定調的形式:1=D的歌曲它的7聲音階就是2-3-#4-5-6-#1-2***高音***

  2-3-#4-5-6-#1-2***高音***這個等於什麼?

  在吉它指板上彈一下,你會驚奇的發現它得出來的音和你在第2弦的第一品開始彈1234567的音是一樣的,只是高了一點。

  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很多,但我認為你只需要理解一個就可以了。

  說明了調的變體只是音高上的變化知道了吧?

  再到回首調,

  在首調上來說:1=D,還是1234567。為什麼?

  我來問你:“你不覺得看著那些#號與b號看得很頭疼嗎?而且你還要去推去算你嫌不嫌麻煩”?

  既然你已經發現了,調只是音高上的變化而已,那麼你又何苦來由要去分辨那些#號與降b。反正你不會理解你總會聽吧?你只需要

  記住一點:

  當我告訴你我的這首歌是D調的時候,你就以吉它第2弦的第3品為1,然後你就把它當成是C調來彈、來理解你就會明白。假如我說我的這首歌是E調你就從吉它的第2弦第5品開始彈C調的感覺,你也會明白。它們什麼都沒變,聽起來都一樣是1234567,只是音高升高。

  如果這個時候你還要問我為什麼不用固定調?固定調又有什麼不好,那麼你不嫌我話多我當然不怕你聽。

  再舉個例,假如是固定調,而我的這首歌是1=B的話,你用固定調的演算法去推一下得出“1-2-3-4-5-6-7=7-#1-#2-3-#4-#5-#6”。

  夠不夠麻煩?相反你只要用首調的方法來看,你不管它在固定調上面是變化成怎麼怎麼樣,你只要一確定這首歌是B調你馬上在吉它指板上找到B***7***音按C調來彈1234567,全全全半全全全半這樣彈,再不好理解你就可以這樣做:“你找到那個調的根音後,以它為第1品”你就開始在吉它上像數錢一樣數著距離來彈:“1品-3品-5品-6品-8品-10品-12品-13品”。就彈完一個8度了。是不是很準確的聽到一個1234567呢?***如果這樣你還不明白,我只能說上帝犯了一個更嚴重的錯誤――就是造了你出來。哈哈哈哈!你死了這條心吧!我佛慈悲。。。。原諒我。***

  為什麼要花這麼多心機的告訴你這些?就是為了告訴你首調的好處,也就是用簡譜的好處。同學們,來,我們接著上面的話繼續講

  2.歌曲的速度。

  在簡譜的調的旁邊或上方/下方通常都會有一個“小蝌蚪”=數字。這個指的就是歌曲的速度。比如

  “小蝌蚪”=120,就是指這首歌的速度是1分鐘每一秒就跳兩下。

  在寫給人唱的歌曲中,***不包括器樂曲演奏曲。***我以我的個人經驗給大家列出“慢、中、快”的定義。

  60-80的歌曲為慢速

  80-110為中速。

  110以上的都可以理解為快歌。

  3.節拍。

  第一個要理解的肯定是重拍與弱拍。我有兩個方法保證你肯定能理解。

  1. 開啟你的電腦或MP3播放歌曲。跟著音樂用腳打拍子,你踩下去的就是重拍。你拿起腳的就是弱拍。要是踩不準的話你就這樣吧跟著時鐘踩,口說“你好”。我敢肯定你每一次都會踩到“你”,每一次都不會踩到“好”。夠簡單不?哈哈哈!!

  2. 隨便找份簡單譜。看到上面的音符,節拍線上面的第一個音就是重拍之後的就是弱拍。

  什麼?你問我什麼是節拍線?放心,老兄們,風出手沒有辦不到的事。***除了錢***我給你憂著呢!

  歌曲的節拍:在寫給人唱的曲子中,一般用到的就只有四個節拍。

  4分音符――在簡譜中音符的下面一根線都沒有的。

  8分音符――在簡譜中音符的下面只有一根線的。

  16分音符――在簡譜中音符的下面只有二根線的。

  32分音符――在簡譜中音符的下面只有三根線的。

  節拍有什麼用?我告訴你,它是用來區分音符的速度的,你不用管那麼多,在你音樂的感覺還不是那麼好的時候你只要記住一點,當你讀譜時:“看到下面節拍線越多的就越快反之則然”。

  記住,一定有個好習慣,把自己的旋律用簡譜記下來,哪怕是隻有一句,這不單能讓你更快的瞭解音樂與音樂知識,最重要的是你剛開始學你樂感不好,會很容易忘記,所以你一定要記。

  話說回來,我認為即使是高手也有必要要記,因為隨著你學習的音樂越趨複雜越趨多樣,你原先所熟悉的旋律都會模糊起來,比如你學完了BLUES再去玩流行你就真的沒有那種感覺。而且極有可能會破壞你原來的良好的音樂觸感。搞得流行又不像流行,BLUES又不像BLUES,當然這個沒有絕對。但我還是認為要記譜,堅決要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