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與健康課程教育論文

  幼兒園飲食健康教育予以積極關注,並積極探索適應幼兒發展的飲食健康教育方法,對於幼兒的健康、茁壯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飲食的看法從色香味到注重食品的健康問題,人們一直在追尋一種好吃吃好的健康理念,但是人們對怎樣飲食才健康知之甚少。怎樣才能吃得健康,國內外對於食品健康的不同狀況,哪些是健康的飲食習慣等,都是人們很關心的問題。

  關鍵詞:

  飲食;健康。

  前言:

  近年來,隨著科學水平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的要求已經不再侷限於吃飽、吃好,更要在飲食中得到健康。

  正文:

  1.吃的健康的含義

  “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宜食者,不足以生存也”。

  以此我們可以看出吃什麼以及如何吃都是時刻的關係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甚至是關乎人的生存質量。健康飲食的要點就是:合理偏食為健康充電,缺啥補啥;少食肉類食品和動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鮮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質攝取均衡,減少不良的飲食習慣。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年齡段選擇不同的食物。古人尚且如此看重吃的作用,那麼在這個物質豐富的年代,我們就應該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2.國內外吃的現狀

  2.1從全球來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全球每年發生食源性疾病數十億人。發達國家***包括美國***發生食源性疾病的概率也相當高,平均每年有1/3的人群感染食源性疾病。這表明,工業化程度的發達並不能保證食源性疾病爆發危險性的降低,反而由於工業化程度越發達,食物供應鏈越難控制,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其影響面和波及面會更大。另一方面,由於工業化產品的規模大,不安全食品的召回、銷燬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也會更大。也就是說,每年由數十億例食源性疾病而導致的醫療費增加,以及產品的銷燬可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消耗。由此可以看出,食品安全對社會、對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食品安全不良的條件下,兒童、孕婦、年老體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食源性疾病,成為最主要的受害人群。

  2.2中國的現狀

  以熱食、熟食為主,是中國人飲食習俗的一大特點。這和中國文明開化較早和烹調技術的發達有關。中國古人認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羶。”熱食、熟食可以“滅腥去臊除羶”***《呂氏春秋. 本味》***。中國人的飲食歷來以食譜廣泛、烹調技術的精緻而聞名於世。史書記載,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的廚師,一個瓜能變出十種式樣,一個菜能做出幾十種味道,烹調技術的高超,令人驚歎。

  《小康》雜誌社第六年推出“中國飲食小康指數”。2009~2010年度中國飲食小康指數為7***分在五項決定中國飲食小康指數的測評指標中,飲食安全得分最低,僅57.3分。這不奇怪。2009年,中國人仍然沒吃明白的東西很多:特侖蘇奶中的OMP是什麼東西、涼茶安全不安全、碘鹽要不要繼續吃、礦泉水裡有沒有砒霜等等,八成以上城市居民能做到一日三餐,過半數人一頓飯20分鐘左右,但1/5的人經常因為工作或其他事情改變或壓縮吃飯時間,更有甚者一天只吃一頓飯。飲食偏好上,川菜是最受歡迎的菜系,辣味為多數人所偏愛。對於風光一時的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八成以上市民認為那是垃圾食品。

  中國養生歸結出:食療不如動療,動療不如心療!就是說你吃什麼都不如你多運動好,多運動,還不如你心情開朗,心平氣和,一身輕鬆來得更好。大家觀察一下歷代的帝王和富豪們,他們有很多的錢財,可以買到很多補藥,擁有最好的醫生,但長壽的不多!反而中國山區的農民,吃的是五穀雜糧,常勞作,沒什麼煩心的事,空氣山水又好,長壽的就很多很多。 所以吃不在於好,而在於吃得健康。

  3.如何做一個健康的飲食者

  3.1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這是現在絕大多數人的生活觀念,他們從以前的“好吃,吃好”,轉變到現在的吃健康。可要吃健康,就得有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

  宜細嚼慢嚥:這不僅有助於唾液分泌,幫助消化,而且能減輕胃的負擔。 宜暖:俗話說:“一熱三解”,暖食味道好。中醫認為,胃喜熱惡寒,寒易傷脾胃。食用生冷食品及瓜果均適量,應利於胃的消化、吸收;否則,會造成腹痛、嘔吐、腹瀉等病症。

  宜少:在日常飲食中,少吃多滋味,忌暴飲暴食,要做到善食還要善節。 宜軟:堅硬的食物難以消化,特別是老年人及胃弱者,一日三餐烹煮飯菜應以爛熟為好。

  宜淡:中醫認為,多食鹼,傷心傷骨;多食辣,傷肝傷脈;多食酸,傷脾傷筋;多食甜,傷腎;因此,節制飲食,多吃淡味,對健康大有好處。

  宜素: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常吃蔬菜、豆製品有利於健康,也不易發胖;常吃素食,還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宜坐:飲食保健專家指出,邊走邊吃,不衛生;蹲著進食,不利於消化。因此坐著用餐,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宜靜:用餐時,宜安靜的品嚐美味;而談笑進食,很容易嗆咳;哭著用餐,或者生氣吃飯,對身體健康很不利。飲食習慣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健康的重要措施。

  3.1.1早餐很重要

  早晨這頓非常關鍵,營養要求比較高:吃水果最有利於吸收其營養,,

  3.1.2榨汁別忘吃“泥”

  現榨蔬果汁獲取的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糖分、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與新鮮的水果沒什麼差別,但植物纖維在現榨過程中卻有所損失。膳食纖維有一些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通便防癌、降低血清膽固醇、降低餐後血糖,輔助治療糖尿病等等。所以最好把榨汁後剩餘的固體殘渣一同吃掉,這樣營養成分就不會有任何損失了。

  3.1.3握緊你的鹽勺

  鹽是生命最基本需要的,但需要量也是有限的,過了則導致高血壓、動脈硬化,而且影響血液中營養物質對面板的滋養,使人面色暗混、青黑、面部皺紋增加,使人加快衰老。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一天攝鹽6克,但目前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平均值是這個建議量的1倍以上。所以,一定要握緊你手中的鹽勺。

  3.1.4不輕易放味精

  GH提倡一切食物本著原汁原味的原則,事實上只要你能煮出食物本真的味道,它會鮮美無比。

  3.1.5愛吃醋是好習慣

  醋含有20餘種氨基酸和16種有機酸,是一種營養健康的調味料兼保健食品。醋可使食物中的水溶性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化學結構變得穩定,不易因烹煮而破壞,從而保證食品中的銅、鋅、鉻等微量元素的溶解和吸收。

  3.1.6午間一把小堅果

  核桃、花生、葵花子、榛子、松子、栗子等各種堅果都富含亞油酸、亞麻酸等有益於健康的必需脂肪酸,以及精氨酸、胡蘿蔔素、鈣、磷、鐵等礦物質,能為我們的健康大大加分。有助於我們機體發育和生理調節,亦可延緩衰老。堅果們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因為外有硬殼,完全不用我們擔心農藥殘留等食品安全問題。

  3.1.7菜要吃深色的***指深綠色、紅色、橘紅色、紫紅色、黑色等蔬菜***

  在最新版本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中國營養學會特別推薦了深色蔬菜:在成年人每天吃的蔬菜300克--500克中,深色蔬菜最好佔到一半。科學家在分析各種蔬菜的營養成分後,發現一個規律:蔬菜的顏色越深,營養價值就越高;顏色淺的則營養價值比較低。比如,同樣是十字花科甘藍類蔬菜,西蘭花的維生素C含量就要高出白菜花20%左右。即使是同一品種或同一蔬菜的不同部位,由於顏色不同,維生素含量也不同。如芹菜葉中胡蘿蔔素含量比其梗高出6倍、維生素D多4倍;大蔥的蔥綠比蔥白的營養價值也高得多。一般來說,葉部營養高於根莖,葉菜高於瓜菜。

  3.1.8肉要吃淺色的

  肉類基本可以分為三類:畜肉類、禽肉類、水產類。前者可稱為紅肉類,後兩者可稱為白肉類。它們都為人體提供優質的動物蛋白質。畜肉類高蛋白高脂肪;禽肉類、水產類高蛋白低脂肪。只存在於海產魚類和貝類之中的DHA與EPA,對人體健康極為有益。所以就營養構成總體來說,所以肉要吃淺色的。

  3.1.9飯前先喝湯

  俗話說:“飯前先喝湯,身體健康康”。

  飯前先喝幾口湯,將口腔、食道潤滑一下,可以防止乾硬食品刺激消化道黏膜,有利於之後進食食物的稀釋和攪拌,促進消化、吸收;而且空腹喝湯,湯汁能在小腸中均勻分散,營養物質很容易被消化、吸收。相反,飯後喝湯是一種有損健康的吃法,湯會把原來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釋,並沖淡食物消化所需要的胃酸,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所以,吃飯最忌的是一邊吃飯一邊喝湯,或是以湯泡飯或是吃過飯後再來一大碗湯,這都容易阻礙正常消化。正確的進餐順序應該是:湯→青菜→飯→肉→1小時後水果。

  總結:

  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應該認識健康飲食對於生命的重要作用,讓我們都開始***的飲食吧,只有人們健康了,才有更多的經歷投入工作學習中去,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才能好好享受生活!

  篇2

  【摘要】

  話說民以食為天,而健康則是身體的最大本錢。這些無疑都牽動著我們的神經。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我們早已擺脫了東亞病夫的稱號。但肥胖等系列的現代病也開始纏繞國人,食品營養與健康這門課應該推廣成為為大家廣為接受的一門學問。作為當代大學生,學習和宣傳健康的飲食方式義不容辭。這些前提是我們要理解什麼是營養,而什麼狀態是屬於健康。我們在飲食的過程中既要做到營養的均衡,平時也要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有專家說:未來的健康,靠藥物不是最理想的出路,而飲食將對健康起絕對性作用。這話很有道理,俗話說“病從口入”,也是說人在吃上如不注意科學,吃錯了也會導致疾病。現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如何吃出健康則是擺在面前的一宗大事。

  關鍵詞:營養 健康 均衡 食品 習慣

  一、健康之道

  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會失去一切.身體健康才能創造一切物質與精神的財富.而任何財富卻難於換取健康,健康和金錢並不是一種等價的交換,良好的健康,源於科學和知識,而不是來源於財富,地位與權勢。據WHO***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四個方面健全。WHO制訂的身體健康的初測十項標準: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勞;樂觀積極,承擔責任度,動作和移動速度等。籃球運動中的快攻與急速回防,促進了速度素質能力的提高,籃球對各類速度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能有效提高培養運動員的反應速度、移動不挑剔;善於休閒,睡眠良好;適應各種環境,應變能力強;能抵禦一般的感冒和傳染病;體重適中,體型比例協調;視力良好,反應靈敏,眼瞼不發炎;牙齒清潔,齒齦正常不出血;毛髮有光澤,無頭屑;面板,肌肉有彈性,步履輕鬆有力。

  二、營養之理

  營養”作為一個名詞、術語已為眾所習用,但對它的確切定義卻未必準確瞭解。“營”在漢字裡是謀求的意思,“養”是養生或養身,兩個字組合在一起應當是“謀求養生”的意思。確切地說,應當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謀求養生”。“營養”一詞確切而比較完整的定義應當是:“機體通過攝取食物,經過體內消化、吸收和代謝,利用食物中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作為構建機體組織器官、滿足生理功能和體力活動需要的過程。”研究人體以及其他生物的營養問題的學問被稱為營養學。

  人類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從外界環境中攝取食物,從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在營養學上稱為“營養素”。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有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共5大類,其中營養素不能在體內合成,而必需從食物中獲得,稱為“必需營養素”。其中包括9種氨基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組氨酸;2 種脂肪酸:亞油酸、僅一亞麻酸;碳水化合物;7種常量元素:鉀、鈉、鈣、鎂、硫、磷、氯;8 種微量元素:鐵、碘、鋅、硒、銅、鉻、鉬、鈷;14種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煙酸、泛酸、葉酸、維生素B12、膽鹼、生物素;加上水等,共計40餘種。

  三、飲餐之法

  1、科學配餐

  堅持均衡營養的原則,做到科學配餐合理搭配。首先是配餐的質量,配餐的色、香、味、形;其次是配餐的營養素種類與數量,使每一份菜和每一餐菜的各個不同菜餚間的營養成分相互配合,滿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並達到合理營養的目的。這種配餐方法就可以稱為科學配餐。科學配餐的原則有三點:

  ***1***一日三餐的熱能應當與工作強度相匹配:避免早餐過少、晚餐過多的弊病。熱能分配以早餐佔全日總熱能的25%—30%、午餐佔40%、晚餐佔30%—35%較為適宜。《陸地仙經》中曾有一詩:"早飯淡而早,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若能常如此,無病直到老。"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這樣的怪圈,常常是"早餐馬虎,中餐湊合,晚餐全家福"。而科學的吃法應該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有許多人不按這個比例安排一日三餐,而是採用2:4:4,甚至1:4:5的分配比例,造成晚餐吃得過飽過多,對健康有害無益。

  ***2***三餐的間隔要合適,三餐飲食的量也要適當,同時還要講究飲食衛生。三餐時間合適、比例適當這一條比較好理解,就是早飯要認真吃,晚飯不要吃過量,每餐間隔4~6個小時,不要暴飲暴食,飢一頓飽一頓。

  ***3***注意膳食結構的平衡:主要是主副食搭配要注意酸鹼平衡,主要做到雜糧與精糧的平衡;幹、稀的平衡;副食要做到生、熟搭配平衡;葷素搭配平衡。由於烹調原料的品種和食用部位不同,所含營養素的種類和數量也不同,只有通過科學搭配,才能使每一種菜所含的營養素更為全面、合理。葷菜方面,既要有四條腿的豬、牛、羊***任選其一種***,又要有兩條腿的雞、鴨、鵝,還要有一條腿的魚類;素菜上要照顧到根、莖、葉、花和果類蔬菜都要有,還要配有豆類、菌類和藻類。總之,食物不要單一,一天內或一星期內達到平衡即可。

  2、青少年飲食飲食

  ***l***熱能青少年生長髮育快,活動量大,故對熱能的需要量較多,平均每天需要熱能大約2800卡。

  ***2***蛋白質青少年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而且在質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約需要蛋白質80~90克。青少年應多吃一些動物性蛋白,如蛋類、乳類、瘦肉類及動物肝臟。另外,還應將動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一頓飯吃,以防增加胃腸道負擔。

  ***3***維生素是人體生長髮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對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生長髮育,甚至出現維生素缺乏症。如維生素A缺乏,會患夜盲症、乾眼病;維生素B;缺乏,會患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2缺乏。會患口角炎、舌炎;維生素C缺乏,會患壞血病;維生素D缺乏,則影響其骨能發育等。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鮮蔬菜。

  ***4***無機鹽青少年需要有足夠的鈣、磷、鐵、碘等元素。鈣和磷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鈣和磷,骨骼發育就會出現障礙,嚴重時可患軟骨病。鐵是紅細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隨著身體的增長,血量逐漸增多,需要的鐵也就較多,如果缺鐵就容易發生貧血。碘是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狀腺素能促進機體代謝和神經骨骼的發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會出現身材矮小,智力遲鈍。

  3、中老年飲食

  人到老年以後,由於消化器官衰退,消化和吸收功能逐漸減弱,再加牙齒脫落,咀嚼較困難,故應注意以下事項:

  ***1***不要吃得太飽:老年人活動量少,消化功能差,吃得過他不僅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還會造成身體發胖,引起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增加心臟負擔。因此,適當節制飲食,對於老年人尤為重要。

  ***2***不要吃得太成:老年人的食鹽量,以每日不超過10克為宜。食鹽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引起浮腫,鈉鹽儲留還會引起血壓升高,增加高血莊、冠心病、腦溢血的發病率。

  ***3***不要吃糖和脂肪過多:老年人運動量少,吃糖過多不僅會引起或加重糖尿病,而且糖在體內會轉化為脂肪使人發胖。老年人胰腺功能較低,吃多了脂肪易造成消化不良,動物脂肪中膽固醇含量較高,會造成動脈硬化和肝臟摜害。

  ***4***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無機鹽,纖維素和果膠能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防止糞便在腸道內停留,這對預防便祕,腸道腫瘤和動脈硬化有一定作用,維生素有健身、抗衰老和預防癌症的作用。

  ***5***要合理調整膳食:老年人飲食要多樣化,不要偏食,也不宜進食很乾和很燙的食物。宜多食些易消化的菜泥、羹湯、果汁類食物和含鈣、磷、鐵較多的食物。在保證營養要求的基礎上,務求清淡。

  ***6***要少食多餐:老年人對低血糖的耐受性較差,易感飢餓和頭暈,故易少食多餐。每餐可吃七分飽,在睡前或兩餐之間酌情進食少量食物,如牛奶、糕點等。

  ※ 參考文獻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營養聖經》***最佳營養學實用指南最新修訂版*** 、《食物營養與合理搭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篇3

  大學生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離開了父母,擁有了較為獨立的生活,卻還沒有完全能夠良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這裡我主要講的是關於在校大學生的飲食與及健康問題,大學生們的飲食生活存在哪些問題以及如何擁有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

  目前大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如下幾大不良飲食習慣,這些不良習慣給健康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1大學生們一個個成為手機控,電腦控,即使是吃飯時間,也不放過,有人一邊玩手機一邊吃飯,有人一邊看視訊一邊吃飯。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螢幕,嘴巴做著機械的咀嚼,筷子往嘴裡塞著食物,吃飯不夠專注,造成了聲、光、景、情,一起刺激大腦神經,引起感情急劇變化,精力分散,勢必食慾減退,消化不良,久而久之,消化功能減退,引起胃腸道疾患,使學習受到影響。用餐時及餐後長時間坐在螢幕前,使腸胃功能消退,長此以往,就會引起腸胃消化道疾病。

  2大學生們沒有家長待在身邊,自己的健康意識又不夠強烈,飲食內容自然隨心所欲,按自己的喜好來,這就容易導致偏食和挑食的加劇。不管是偏食肉類還是蔬菜,抑或挑食肉類或蔬菜,對人體所必需的元素的攝入不足,都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影響健康。

  3現如今零食品種繁多,口味多樣,大學生們尤其是女生愛好吃零食。吃零食過量會影響食慾,妨礙正餐的攝入量,致使各類營養攝入量不足,從而導致學生的精力不濟,上課時精神不集中。還會造成熱量攝入過多,容易引發肥胖。如果經常在飯前攝入大量熱量高但沒有營養價值的零食,天長日久會引起胃腸功能失調。而個別零食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對這些物質的攝入將對身體產生重大危害。

  4大學校園相對而言較為開放,街邊小攤多而雜亂。而大學生們往往為了便利以及口味選擇學校的臨時食攤,想吃就吃,毫無顧忌。但一些食物的原料來源得不到保證,又缺乏必要的衛生條件與監督機構,學生們長期食用得不到質量保證的食物,後果將不堪設想。

  5大學生活時間較為寬裕,學生們也就隨意性較大,經常有晚上通宵,白天睡覺的行為。能堅持三餐準時吃的人少之又少。有人早上睡覺,中午不吃飯,或者晚上吃夜宵已成習慣。另外大多數上網的同學對飲食幾乎沒有選擇,食物營養攝入不足。加之學生們的飲食規律受情緒好壞影響,飲食不規律,習慣混亂。這種飲食時間的相悖也不利於健康。

  6壞的飲食習慣譬如喝酒、抽菸等是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的。大學生們不少人每月都會喝酒,啤酒甚至白酒。總體而言,男生比例高於女生,喝的分量也比女生多。香菸點燃後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而且還對肝臟不好。長期吸菸和喝酒還會刺激神經。

  7基於女生愛美的天性,部分學生追求苗條身材而盲目減肥。除經常服用減肥藥減肥茶之外,不敢進食,惟恐長肉。這當然不是科學的飲食方法。部分肥胖學生也誤入此途,導致頭暈、乏力等狀況,睏倦、虛脫等也時有發生。而相對的也有一部分人有暴飲暴食的習慣,暴飲暴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胰腺炎等消化系統疾病。這些行為都將對消化系統產生不小的壓力。

  大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平衡飲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不僅能夠補充體力,增強記憶力,還能強身健體,防病祛病以及緩解情緒調整心情 。下面我將談到一些關於提高大學生飲食質量的措施。

  1要加強對大學生營養衛生知識的教育。

  譬如在學生活動中加入食品營養與衛生這一項內容,通過學生活動在校園中進行多形式的營養與衛生知識宣傳,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能從多渠道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從而意識到食品營養與衛生對健康的重要性。從而在校園中形成一個良好的人人注意食品營養、飲食衛生的氛圍。

  2、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1***飯前便後要洗手,接觸食物時要先洗手後拿取。要防止食物在運輸、加工、貯存過程中受到汙染。

  ***2***不要偏食、挑食,食物要多樣化,注意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防止營養素的攝入不足,有時各種不同的食物還有互相促進消化吸收及利用的效果。

  ***3***飲食要適量。吃得太少營養素不足,會使體重減輕、消瘦、耐力下降,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嚴重者可導致貧血、血糖過低、營養不良和維生素缺乏症。相反,如攝入營養過多,不僅造成食物浪費,而且給機體加重負擔,同時可以引起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此飲食要適量,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

  ***4***進食要有規律性,定時定量,少吃零食,早、中、晚三餐進食時間儘量固定。

  ***5***避免空腹或飽餐後立即進行緊張學習或活動;不暴飲暴食,暴飲暴食將大量血液集中於胃腸道,容易引起腦供血不足,影響學習效果和身體健康。

  ***6***進餐時要專心。進食時心境平和,思想專一,吃起來對食物的色、香、味、形的明顯感受會增加食慾,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都會隨之增強。

  ***7***進餐時要少喝水。俗話說“湯泡飯,嚼不爛”,水和食物混在一起吃,是不好的習慣,而湯泡飯或進食時邊吃邊喝水,囫圇吞嚥,咀嚼時間短,造成食物在口腔“消化”不完全,加重胃腸負擔,水分沖淡胃酸,使消化液稀釋,進而使食物不能很好消化與吸收,久而久之,必然會引起胃病。因此就餐時宜少飲或不飲水,應細嚼慢嚥,但在飯前少喝點湯,可刺激食慾,有助於進食和消化。

  *** 8***進餐溫度要適宜。少喝冷飲,胃喜暖而惡寒,食物溫度以20~45℃為宜,如果超過60℃,食管壁和口腔粘膜就會被燙傷,在致癌物質的誘導下引起食管癌變。如果吃過量的冷飲、冷食,可使胃部血管收縮,減少血液供應而致消化不良及胃腸功能紊亂,出現腹痛、腹瀉等。

  ***9***不飲酒抽菸,不吃黴爛變質食物。選購食品應新鮮衛生無毒。餐具應注意清潔衛生,每餐用後洗淨消毒。

  ***10***每餐食用適量的植物纖維食物,如蔬菜等,最好葷素搭配。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3完善自身的飲食結構

  好的飲食結構有助於抵抗衰老,軟化血管,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4、重視大學生飲食營養,保護學校周邊環境對於校內臨時食攤要進行嚴格管理,保障其衛生質量。而學校食堂同樣也要嚴格監督,從各個方面保障大學生在校的飲食安全。

  以上即是我對“關於在校大學生的飲食與及健康問題”的探討,已指出的大學生們的飲食生活存在的問題,希望同學們對自身進行反省,找出自己所對應的症狀。然後根據提高大學生飲食質量的措施,來培養自己健康的飲食習慣,以至於擁有健康的身體,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