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人體健康的論文

  學習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有助於我們更健康的生存與發展。化學科學的基石是由元素、分子、原子組成的,生命研究中化學的介入,讓我們清晰的瞭解了生命現象,並揭示了生命的奧祕。對於健康,化學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合理的飲食搭配方式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內容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對飲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他們想讓食品更方便、更多樣、更有風味、更有營養、更加的高階,而為了滿足這些要求,僅僅利用我們的天然資源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們漸漸開始離不開食品新增劑了,多樣化的食品層出不窮,這也讓我們對食品增添了從未有過的警惕心:是否都是健康的食品。

  關鍵詞: 食品新增劑 食品安全 營養 健康

  正文: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正所謂: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只有身體的健康,談志論道才能進行。國家的強大靠的是人民,只有人民的身體健康,國家才能繁榮,社會才會進步。然而,在日益經濟化的社會中,各類非自然的新物質層出不窮,人類在享受這美好的生活的同時也在注意著對自己身體好壞的東西。尤其是在人類每日必須的餐飲方面。“美好火腿腸,不新增任何防腐劑„„”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提醒著人們食品的安全,食品新增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是天然物質。食品新增劑是一種非營養物質,新增劑的種類按其來源可分為天然食品新增劑與化學合成食品新增劑兩大類。天然食品新增劑是利用動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謝產物等為原料,經提取所得的天然物質。化學合成食品新增劑是通過化學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發生氧化、還原、縮合、聚合等合成反應所得到的物質。目前使用的大多屬於化學合成的食品新增劑。

  有了食品新增劑,食品安全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食品新增劑的使用也引起了很多的爭議,在用與不用之間產生了很多爭論。其實,任何東西都具有兩面性。就拿廣泛用於風味酸奶、水果罐頭、八寶粥、果凍、等食品的阿斯巴甜來說,它具有和蔗糖極其近似的清爽甜味,無苦澀後味和金屬味,是迄今開發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劑。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應用中僅需少量就可達到希望的甜度,所以在食品和飲料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可明顯降低熱量並不會造成齲齒。與蔗糖或其他甜味劑混合使用有協同效應,如加2%~3%於糖精中,可明顯掩蓋糖精的不良口感,與香精混合,具有極佳的增效性,尤其是對酸性的柑桔、檸檬、柚等,能使香味持久、減少芳香劑的用量。此外,阿斯巴甜中的蛋白質成分,可被人體自然吸收分解。當然,有利必有弊,阿斯巴甜對酸、熱的穩定性較差,在強酸強鹼中或在高溫加熱時易水解生成苦味的苯丙氨酸或二嗦呱酮,不適宜製作溫度>150℃的 麵包、餅乾、蛋糕等焙烤食品和高酸食品。因為阿斯巴甜在人體胃腸道酶作用下可分解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不適用於苯丙酮酸尿患者。也有報告指出有少數人會對阿斯巴甜不耐,可能會引起頭痛、抽搐、噁心、過敏反應的症狀。有了這些不利的因素存在,人們所擔心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也許有人會想:不在果凍、八寶粥、水果罐頭等食品里加阿斯巴甜就不會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威脅了。但是,很多問題並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麼簡單,如果不用阿斯巴甜代替糖,食品中存在的糖分就會增多。吃糖過多可影響體內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積,容易肥胖;吃糖過多,還可以影響鈣質代謝;吃糖過多,會使人產生飽腹感,食慾不佳,影響食物的攝入量,進而導致多種營養素的缺乏。除此之外,食用過多的糖可能會導致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對幼兒來說,可能會造成齲齒、近視、軟骨症、消化道等疾病。這同樣對人的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威脅。所以,有的時候使用一定的新增劑是有益的。

  其實,食品新增劑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危害人的健康,它會為人們帶來很多方便。除了上面所說的阿斯巴甜以外,還有很多食品新增劑都有一定的用處。比如說防腐劑,除了少數的物品***如食鹽***外,食品都來自各種動物或植物,各種生鮮食品,在植物採收或動物屠宰後,若不及時加工或有效儲存,往往會敗壞變質,適當的加入一些防腐劑,就可以延長食品的儲存期。很多人認為食品中的防腐劑會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可一些食品如果不使用防腐劑的話,會引起致病菌的大量滋生,更加威脅人的健康。因此,適當的使用防腐劑對我們來說是有必要的。我們不必為了擔心食品的變質而勉強自己一定要在短時間內用完。食品的色、香、味、形態等也是人們很在意的一項重要指標。食品加工後會出現褪色、變色、風味和質地的改變。適當使用著色劑、護色劑、漂白劑、香料、乳化劑和增稠劑,可明顯提高食品的感官質量,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要。食品的營養成分是人們最關注,也最在意的一件事,食品應富有營養,但食品加工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營養素損失。食品加工時適當地新增某些屬於天然營養素範圍的食品營養強化劑,可大大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這對於防止營養不良和營養缺乏、促進營養平衡、提高人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當然了,任何東西都不能過多的使用,就算是再好的東西使用過度,也會對健康產生影響,上述所說的各種食品新增劑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在使用食品新增劑時要適中,適當。另一方面,食品新增劑的使用是人類飲食文化進步的表徵。食品工業越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提高,使用食品新增劑品種也就越多。

  天然品不等於安全,合成品不等於有毒。不要盲目迷信“純天然”食品。食品的優劣,不能以所含成份是天然生成還是人工合成來衡量,天然物質並非全部是無害的,人工合成物質也並非都會有損健康。比如:人類食用的動植物,有些本身就含有有害的物質;歐美一些國家對我國的中草藥就不認可;用於生產食品的油脂、調味品、麵粉等原料本身就已經含有合成防腐劑;人類大量服用的西藥都是合成化學品。使用的食品新增劑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就是安全的。超量使用,即使是天然的,也可能適得其反。

  總之,在面對食品新增劑和食品安全的問題上,我們應該用正確,科學的態度去認識它們,合理、合法的使用食品新增劑,完善統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的保障體系建設。由於,新的食品安全問題會不斷湧現,因此,食品安全控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也不是單獨某一個部門能搞好的,而是一項需要多個政府部門共同負責的長期任務。目前,我國已經加強了監督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力度,在一些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可以預見,在政府以及社會各階層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問題能夠得以更好的解決。

  篇2

  摘要: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民以食為天”這一說法,無論是百姓還是帝王貴族,無論是茹毛飲血的原始人還是豐衣足食的現代人,在人類的進化的各個階段,食品都是不可缺少的頭等重要的生活原料。在維持生命和健康時,人們需要從外界攝取足夠的食物以獲得營養和能量。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不僅要使自己吃得飽,而且還要讓自己吃得好,要從營養角度進食,要從健康角度合理調配食品。而化學不僅能給人類提供增加食物的手段,還能幫助人們瞭解食品的營養成分等有關知識。

  關鍵詞:營養 健康 化學

  引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日益重視自身的健康問題,吃什麼?怎麼吃?色香味如何權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從何處攝入更好?有何作用?等等。這一類關乎到身體健康的問題都是擺在人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本文主要針對以上部分問題進行一些闡述。

  人們為了維持生命與健康,必須每天從食物中攝取一定量的營養物質,這些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營養成分被稱為營養素,包括:水、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和無機鹽,它們被稱為六大生命要素,其中蛋白質、脂肪和糖為人們生命和活動提供熱能,又稱產熱營養素。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水不僅常常溶解一些可溶性物質,例如糖類和鹽類,形成液體,還與蛋白質、糖類分子的親水基因結合成不能自由運動的結合水。水作為一種溶劑,有利於消化作用,水可幫助咀嚼,使食物變軟,在消化道內順利移動;另外,水可以將營養素轉化為溶液狀態,人體吸收後經過腸壁進入血液和淋巴液;細胞內的一系列化學反應都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水是生命存在的環境條件,同時也是生活物質本身化學反應所必需的物質,水對於維持生物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水是生物體不能缺少的物質,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日常飲水時,要多喝開水,不要喝生水和未煮開的水;要喝新鮮開水,不要喝放置時間過長的水;要定時飲水,不要只在口渴時才想起喝水。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與生命及與各種形式的生命活動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物質,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生長、發育、運動、遺傳、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動離不開蛋白質。人體組織蛋白質不斷分解為氨基酸,又不斷從食物提供的氨基酸和組織蛋白質分解的氨基酸中合成補充,因此,每天必須供給一定量的蛋白質,以保持體內蛋白質的動態平衡。一個人保持健康所需的蛋白質量依年齡、生理特點和健康狀況而定。我國大眾膳食中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從禽、蛋、肉類、魚類、奶類、豆類、蔬菜中獲得,穀物類食品蛋白質含量不高,但作為主食也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為了身體健康,我們必須保證每餐都要有一定質和量的蛋白質,且要注意事物的合理搭配,不能偏食和濫食。

  脂肪既是機體細胞建成、轉化和生長必不可少的物質,又是含熱量最高的營養物質。人體脂肪含量隨著營養狀況和活動量的多少而有所變化。飢餓時,能量消耗,體內脂肪不斷減少,人體逐漸消瘦;反之,進食過多,消耗減少,體內脂肪增加,身體逐漸肥胖。脂肪的主要來源是烹呼叫油脂和食物本身所含的油脂。油脂在生命運動中十分重要,是人類飲食中發熱量最高的營養物質,它具有提供能量、保持體溫和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同時也能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與吸收。根據我國的經濟狀況和飲食習慣,建議脂肪的供給量應占總熱量的15%~25%,相當於每天每人攝入30~50克脂肪***包括烹調和食物中所含的脂肪***。為了防止必需脂肪酸的不足,膳食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應占總熱量的1%~2%,膽固醇的攝入量應在300毫克以下。另外,由於脂肪過高會引起肥胖、高血壓及冠心病,因此生活水平較高、活動少的中老年人,其脂肪攝入量應適當減少。

  糖類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除纖維素以外,一切的糖類物質都是熱能的來源。糖是產生熱能的營養素,每克葡萄糖在人體內氧化產生16.7KJ能量。神經系統中所需能量的唯一來源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它使人體保持溫暖,人們常說“吃飽了就暖和了”就是這個道理。用糖供給能量,可節省蛋白質,從而使蛋白質主要用於組織的建造和再生。人們膳食中糖類主要來源於植物類:穀物、豆類、薯類、蔬菜、水果等;在動物類食品中各種乳製品和動物肝臟也是糖類的主要來源。

  糖不但是食物,而且可作為佐料,調節食物風味,增加食慾,故而人們都特別愛吃甜食。但糖和甜食都不宜吃得太多,尤其是對糖尿病人,有可能會起反效果。平時飲食中糖類攝取過多,容易導致糖尿病、肥胖、心臟病及高血壓。所以,為了身體的健康,應合理膳食,適量攝取。

  維生素與蛋白質、脂肪和糖不同,它在人體中既不能產生熱量,又不參與人體細胞、組織的構成,但是它能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生長髮育,祛除某些疾病,並能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人體缺少維生素,新陳代謝就會發生紊亂,就會發生各種維生素缺乏症。比如說,缺乏維生素A,就會導致維生素A缺乏症,其典型缺乏症為乾眼病和夜盲症;缺乏維生素B1,會有神經炎、腳氣病,導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生長遲緩;缺乏維生素B2,會導致口腔潰瘍、皮炎、口角炎、舌炎、脣裂症、角膜炎等;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壞血病,還會使抵抗力下降;缺乏維生素D時,兒童會患上佝僂病,成人則會患上骨質疏鬆症;缺乏維生素E,會導致女性不育、流產,導致肌肉性萎縮等。維生素既是營養品又是藥品,在人體內不能合成***除維生素D外***,必須從食物中攝取。各類食物的維生素的種類數量差異很大,而且有的維生素性質很不穩定,容易在食物加工、儲存和烹調中受到破壞,因此合理地選擇食物、正確的儲存、加工和烹調,對人類獲得必要的維生素是十分重要的。由於人體對各種維生素需要量不大,只要注意平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一般不會引起維生素缺乏症。

  人體內各種元素中,除碳、氫、氧和氮主要以有機化合物形式出現,除此之外,其餘各種元素都統稱為無機鹽。體內無機鹽僅佔人體體重的4%~5%,但卻是構成人體組織和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體無機鹽的含量隨人的年齡的增大而增多,胎兒每千克體重含無機鹽21.95g/k,而成人的則為42.67g/k。無機鹽分佈在各個組織中,以骨骼和牙齒為最多。其中含量較多的有鈣、鎂、鉀、鈉、磷、硫、氯七種,稱為常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鐵、銅、碘、鋅、錳、鈷、鉬、硒、鉻、鎳、矽、氟、釩等元素由於存在量極少,故而稱為微量元素。無機鹽是人體的重要的營養元素,但無機鹽不能在體內合成,只能靠從食物、飲用水和食鹽中攝取。由於新陳代謝,機體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無機鹽丟失,所以人類必須從食物和飲料中獲取足量的無機鹽,才能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況。如缺鐵,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免疫力下降,可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來補充,如:動物的肝臟、腎臟、魚子醬、瘦肉、馬鈴薯、麥麩、大棗等。再者,在攝取無機鹽時一定要注意量,攝入量不足會引起缺乏症,攝入量過多可能會引起中毒,特別是微量元素。

  有人說“健康是吃出來的”,也有人說“病從口入”,這些都可以總結為,我們要多加註意日常飲食習慣。特別是在現在食物品種繁雜、農藥和食品新增劑氾濫的市場,對於吃我們更加不能懈怠。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能吃得到和吃得起的東西日漸豐富,但是,會出現經常偏愛於某一種食物,而對於其他有益的食物卻碰都不碰的情況;還有一餐吃得多,一餐卻又一點都不吃的狀況,不注意合理用餐、飲食均衡,從而導致健康指數下降。很多的的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都是“吃”出來的,所以,要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必須要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膳食體系。

  各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特點,必需合理搭配才能得到全面營養。中國營養學會根據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特點,設計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十分形象地指出了人類的合理膳食結構:底層為植物性食物,包括麵包、麥片、米、面等,每人每天應吃300~500克:第二層為蔬菜和水果,每天分別應吃400~500克;倒數第三層為魚、肉、禽、蛋類食品,每天應吃125~200克***魚蝦類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類25~50克***;奶類和豆類食物合佔第四層,每天就吃奶類及奶製品在100克和豆類及豆製品50克;最頂層為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

  總而言之,人體內的生物化學反應與生命活動依賴於化學物質的參與;而這些化學物質又與營養密不可分;營養物質又攝取於五谷雜糧.動物肉類;蔬菜水果。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在它們共同的作用下人體才能健康成長,益壽延年。

  篇3

  一.飲食的重要性

  飲食是維持人體生命的必需物質,但是飲食不當則又會成為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俗語說:「病從口入」其理由在此。飲食不當招致疾病. 飲食過飽過飢或不定時,容易得胃病. 大量吃油膩食物,容易患膽囊炎、膽石症、胰腺炎、動脈硬化和冠心病長期大量飲酒,易患肝硬化、可導致胎心畸形或痴呆的低能兒。如果酒中甲醇含量過高,還會產生視力模糊,甚至失明症。經常食鹽過量,會出現高血壓;經常食鹽不足,會出現低血壓和無力症、腎病。長期偏食會缺乏某種營養素,導致營養不良水腫、肝硬化、缺鐵性貧血、壞血病、腳氣病、夜盲症等。常吃黴變食物或黃麴黴毒素汙染的糧食,易患肝癌。注意飲食調理,做好疾病防治飲食關係到人體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因此日常必須特別加以注意,並加以調理。飲食調理原則主要是:一是飲食要多樣化合理搭配「五穀為養、不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葉為充」。即是說穀類為食品,肉類為副食品,用蔬菜來充實,以水果為輔助。五味為酸、苦、甘、辛、鹹。五味和五臟相聯絡,「五味入胃,各有所喜」,「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所以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鹼先入腎。只有五味調和才能滋養五臟,促進身體健康。二是飲食要有節制,切忌過飲過食甚至暴飲暴食。總而言之,飲食的調理宜清淡素食,忌高梁厚味,老年人宜溫熱熟軟,忌粘硬生冷。春食涼,夏食寒,以養陽,冬食熱,以養陰.

  二.正確的飲食方式

  寢不言,食不語,細嚼慢嚥,粗細兼顧、葷素相宜

  《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 》

  食物不僅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國家穩定和社會發展的永恆主題。基本的生物學法則決定了食品工業是“天下第一產業”,也是人類的“朝陽產業”。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食品產業得到空前的發展:2002年增長速度達15.7%,同年餐飲業產值達5000億人民幣,從業人員2200 萬人。2003年雖然有“非典”的影響,但食品工業仍以18.6%的速度增長。營養並非無本之木,其是依賴於食品產生的。因此可以描述為:食物好比是皮、營養則好比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的騰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膳食結構發生巨大變化。過去物資短缺、食物單調,想吃的東西買不到,現在商品琳琅滿目,許多人卻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應當怎麼吃了。法國一位著名學者曾經說過:“一個民族的命運要看她吃的是什麼和怎麼吃”。

  吃飯是再也平常不過的事,然而人類通過漫長的歷程才從“吃飽求生存”發展到懂得“吃好求健康”。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傳統食療作為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為各民族的健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它形成發展的幾千年中,浸透著祖先和歷代先賢的血汗,凝聚著我們偉大民族的智慧。正如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所指出的:“我中國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後,唯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

  一、吃什麼和怎麼吃關係著民族的命運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年對影響人類健康的眾多因素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遺傳因素居首位、為15%,膳食營養因素的影響僅次於遺傳、為13%,遠高於醫療因素***僅8%***的作用。著名的維多利亞宣言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居於首位的就是合理膳食。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寓醫於食”的傳統,食療養生的理念被人民群眾廣泛接受。“飲食者,人之命脈也”。則是明代醫藥學巨匠李時珍對膳食營養的健康作用所做的高度概括。

  人類吃的食物不外乎以下五類,第一類是穀物糧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第二類是動物性食物,包括富含動物蛋白質的瘦肉、禽、蛋、魚類等;第三類是富含植物蛋白質的豆類,以及乳類和乳製品;第四類是蔬菜、水果;第五類是油脂。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包括水、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脂肪、礦物質、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等。此外,食物中還含有許多具抗氧化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質。人體對不同的營養素需要量相差極大,蛋白質、脂肪每日需幾十克,而微量元素硒、維生素B12每日僅需若干微克。營養學家把每日需要量在1克以上的營養素稱為巨集量營養素、包括六大類40多種;將每日需要量從微克到毫克級的營養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稱為微營養素。

  不同食物的營養素成分不同,如米、面等以澱粉、即碳水化合物為主;牛奶、大豆、雞蛋、瘦肉以蛋白質為主;水果、蔬菜則富含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食物間的千差萬別要求我們想做到膳食平衡,營養全面,就一定要不挑食、不偏食。由於世界各國人口、生產力水平、生活習慣各異,特別是農畜產品、魚類等食品生產數量不同,形成了不同型別的食物結構。如歐、美等國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國為典型的素食結構;日本吸收東西方膳食的優點,植物與動物蛋白搭配比較合理,加之政府對膳食營養比例、食品構成、消費比重的重視,使日本人均預期壽命現在居世界前列。

  我國目前恩格爾係數***食品類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例***已低於50%,初步進入了小康,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直接成果之一。我國傳統膳食結約70%的熱量與67%的蛋白質來自佔食物總量約60%~65%的主食、穀物等糧食。雖然鈣等礦物質與鐵、鋅等微量元素供應不足,維生素A及B族維生素相對短缺,但傳統食物結構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健康狀況明顯改善,1990年17歲的男性青年比1975年同齡人身高增加4.3釐米,體重增加5.9千克。出生預期壽命也從建國初期的44.39歲上升到70歲以上。

  我國幅員遼闊,經濟、文化發展極端不平衡,食物消費也存在巨大差異——即:“營養不良與營養過剩同在,貧困病與富裕文明病並存”。全國仍有相當比例的人口沒有徹底解決溫飽,而在經濟發達地區,因營養過剩、體力活動減少,肥胖群體迅速增加。2004年10月12日,衛生部新聞釋出會宣佈的2002年8月~12月開展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達18.8%,約1.6億人,比1991年增加7000多萬。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2.6%,全國共約2000萬患者。大城市20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從1996年的4.6%上升到***%。

  2001年公佈的統計報告稱:有3000萬20歲以上的中國人肥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和動脈硬化等“文明病”氾濫,肥胖已成為社會“公害”。在我國第一大城市上海,居民死因順位已從50年代的麻疹、肺結核和老衰讓位於現在的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病,其中心臟病的死亡率已超過日本。因心、腦血管病和癌症死亡的人數已佔總死亡人數的64%以上***全國每年約200萬人***,佔國民死因首位。糖尿病患病率1979年僅佔全部人口的0.67%,1998年上升至3.21%,2001年北京等地區糖尿病患病率竟高達6%!營養偏頗的現代“文明病”嚴重威脅著國民健康,給中華民族敲響了警鐘!

  二、平衡、健康的膳食結構在東方、在中國

  1.平衡膳食理論——20世紀營養學的最大貢獻

  20世紀,營養學的最大貢獻是建立了平衡膳食的理論。所謂平衡膳食,就是強調由多種天然食物組成的膳食,可提供人體基本的營養需要,在支援正常發育、保持合適體重,預防營養不良的同時,減少同營養過剩相關疾病的發生。平衡膳食的理論特別強調要避免過量消費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中有潛在不良影響的食品與營養素。由此不難看出,某些人用所謂“沒有不平衡的膳食,只有不平衡的飲食習慣”來為垃圾食品“洋快餐”開脫是多麼可笑和荒謬!

  1968年,瑞典提出名為《斯堪的那維亞國家人民膳食的醫學觀點》的膳食指導原則,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果。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建議各國仿效。至今,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公佈了各自的《膳食指南》。《膳食指南》是根據平衡膳食理論制訂的飲食指導原則,是合理選擇與搭配食物的陳述性建議,目的在於優化飲食結構,減少與膳食失衡有關的疾病發生。我國政府於***首次釋出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在1997年4月,再次釋出了修改後的新的膳食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八個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