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容易引起哪些疾病
很少有人意識到,肥胖還可能引起腎臟病,而且發病率也在快速上升。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肥胖容易引發的疾病吧。
肥胖容易引發的疾病
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是高血糖的升級版,是由於胰腺無法再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維持肥胖患者血糖的正常標準。胰腺功能的損傷是日積月累,逐漸喪失功能的。雖然這樣的損傷是不可逆的,但是我們在發現胰腺功能損傷初期,降低體重可能胰腺分泌的胰島素會隨著體重下降而成倍減少。很多人因為初期並不注意控制,使得此類原因引發的糖尿病,卻成為終身疾病。
關節炎
很多肥胖患者因為體重問題導致承重關節損傷較大,很多人因此患上了膝關節炎。而且伴隨年紀增加、鈣量流失關節炎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多囊卵巢綜合症
肥胖症與多囊卵巢綜合症的關係十分為妙,多囊卵巢綜合症會引發肥胖,而肥胖會加重多囊卵巢綜合症的病程,他倆更像是“狼狽為奸”。但臨床發現體重減輕時,多囊卵巢綜合症的病症會明顯緩解。
引起骨關節疾病
肥胖可能引起的骨關節疾病主要有三種:骨性關節炎、糖尿病性骨關節病和痛風性骨關節病。其中發生最多、危害最多的是骨性關節炎。肥胖引起的骨性關節炎主要影響膝關節,其次可影響髖關節及手指關節等。
阻礙營養吸收
肥胖是一種營養障礙。長期以來,有些人總以為只要長得腰圓體胖,就意味著營養良好。其實,肥胖並不等於營養良好,它與消瘦一樣,都是營養障礙所致,二者所不同的僅是體內脂肪貯藏的多少。肥胖不僅是體內脂肪過剩,同時也存在著某些營養成分的缺乏。如許多肥胖的兒童,體內常常伴有鐵、鈣等微量元素的不足,引起缺鐵性貧血、軟骨病等多種營養缺乏性疾患。
肥胖的病因
1.遺傳因素
大多認定為多因素遺傳,父母的體質遺傳給子女時,並不是由一個遺傳因子,而是由多種遺傳因子來決定子女的體質,所以稱為多因子遺傳,例如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肥胖,就屬於這類遺傳。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則子女有40%肥胖的機率,如果父母雙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機率升高至70%~80%。
2.社會環境的因素
很多人都有著能吃就是福的觀念,現今社會,食物種類繁多,各式各樣美食常在引誘你,再加上大吃一頓幾乎成為了一種普遍的娛樂,這當然成為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3.心理的因素
為了解除心情上的煩惱、情緒上的不穩定,不少人也是用吃來作發洩。這都是引起飲食過量而導致肥胖的原因。
4.與運動有關的因素
運動有助消耗脂肪,在日常生活之中,隨著交通工具的發達,工作的機械化,家務量減輕等,使得人體消耗熱量的機會更少,另一方面因為攝取的能量並未減少,而形成肥胖。胖導致日常的活動越趨緩慢、慵懶,更再次減低熱量的消耗,導致惡性迴圈,助長肥胖的發生。
減肥小妙招
1.注意飲食結構
飲食對人身材肥胖影響重大,要減肥首先要從飲食著手,調整飲食結構,通過飲食結構將自己調成瘦人的體質。吃飯時,不要挑吃,只偏好肉類,要多吃蔬菜。素菜與肉類一起吃,才能保證攝入充分營養。平常也可以多吃水果,尤其是蘋果,是減肥利器哦。另外,要注意喝水,調整好自己的飲食結構,減肥就能事半功倍。
2.嚴格控制一天攝入熱量
攝入熱量過多是導致肥胖的直接原因。要減肥,就要嚴格把關,控制飲食,減少熱量攝入。一般來說,人體每天至少需要1200大卡的熱量來維持身體的基礎代謝。對於女性來說,攝入熱量不超過1500大卡就能夠減肥。因此,在這個月裡,你需要合理分配一天飲食的熱量,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
3.少吃多餐
少吃多餐是營養師們認可的科學的飲食減肥方法。少吃多餐就是把一天的飲食分成5~6餐進食,每一餐的食量要少,七分飽即可。正餐之餘的幾餐,儘量吃一些果蔬類的低熱量食物,這樣能夠給人飽足感,也不會攝入太多熱量。
4.吃飯細嚼慢嚥
每餐進食量要少,不要一次就吃飽,吃到七分飽就應該停下來了。進食時,要細嚼慢嚥,每一口都要咀嚼多次後再吞下去。就餐時間儘量超過20分鐘,因為人接收“飽了”的訊息一般在就餐20分鐘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