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有助潤燥的家常菜有哪些

  秋季乾燥,為了防止秋燥,需要多吃秋季潤燥家常菜!那麼大家知道哪些有助於秋季潤燥的一些家常菜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秋季有助潤燥的家常菜

  1、雙耳冬菇

  材料:水發銀耳、木耳、冬姑各100克,精瘦肉150克,雞湯適量,黃酒、香油、鹽、澱粉各少許。

  做法:將上料摘好洗淨放鍋內,置火上,用雞湯或精瘦肉湯爆燉熟透時,適入鹽、黃酒、香油少許再調入澱粉汁,待湯汁黏稠明亮時即可。

  功效:益氣、滋陰、止血。體弱消瘦、低熱者及出血病患者食用尤為適宜。

  2、菜乾鴨腎蜜棗湯

  材料:臘鴨腎4個,豬踭500克,白菜乾250克,蜜棗4個。

  做法:菜乾切段;臘鴨腎用溫水浸軟,切件;豬踭洗淨。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約2~3小時。

  功效:菜乾能通利腸胃、下氣消食;陳腎功效清熱下氣;合而煲豬踭,有清肺熱、祛痰火、通利腸胃的功效,適用於乾咳無痰、咽乾口燥、大便乾結者服用。

  3、蓮藕排骨湯

  材料: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黃酒、生薑、蔥、鹽少許。

  做法:豬排骨切段,飛飛水;將藕洗淨切片,與排骨同置1500毫升溫水之中,加黃酒、姜、蔥少許,水沸後文火燉90分鐘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食用。

  功效:藕性味甘涼,富含多種營養素,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最多,是涼血生津潤燥的良方。

  4、雪梨銀耳糖水

  材料:雪梨一個、銀耳30克、紅棗七八顆、百合30克、冰糖適量。

  做法:銀耳和百合洗淨,用清水浸泡約10分鐘,銀耳泡軟後撕成小瓣。紅棗洗乾淨,用剪刀剪開一個口子,剔去裡面的棗核。雪梨洗淨去皮,切成長條或塊狀。燉鍋內加入適量清水,把準備好的雪梨、銀耳、紅棗和百合放入燉鍋中燉約1個小時。燉1個小時後放入適量冰糖,再加蓋燉20分鐘即可。

  功效:紅棗性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的功效,銀耳潤肺清熱,雪梨與冰糖搭配食用,有一定的潤肺止咳作用,如果是肺熱咳嗽或脣乾咽乾,可以此作為食療適當飲用。

  5、鮮茅根霸王花煲豬肺湯

  材料:鮮茅根80克、霸王花50克、南杏20克、北杏15克、豬肺1個、生薑3片。

  做法:各配料洗淨,浸泡;豬肺從其喉部灌入清水,用手擠出,反覆多次,再擦衝乾淨,切為塊狀。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

  功效:霸王花煲豬肺是廣州及珠三角一帶民間秋日時常飲的湯水,其氣味淳和清潤可口,且潤肺益氣,止咳除痰。再配以清熱的鮮茅根和止嗽的南杏、北杏,則更具清熱潤肺、祛痰理氣的功效。

  秋季潤燥茶

  1、百合枇杷茶

  百合30克,枇杷葉30克,冰糖適量。上述諸藥切成片或研成粉末,置熱水瓶中,用開水沖泡大半瓶,蓋悶約30分鐘左右即可。清熱、潤肺、止咳。適用於風熱咳嗽、日久所致乾咳無痰或少痰,或痰粘難咯,聲音嘶啞及肺燥引起的咳嗽痰中帶血、口乾舌燥、舌苔薄幹等症。

  2、百合菊花茶

  百合花、杭菊花各5克。放入茶杯中,衝入沸水適量,浸泡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每日1劑。可疏風散熱,潤肺止咳,適用於風熱感冒、頭暈頭痛、咳嗽痰少、胸痛等。

  3、胖大海潤燥茶

  胖大海2枚,北沙蔘3克,桔梗3克,烏梅3克,大棗3枚,放入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浸泡1小時,可加冰糖少許調味。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秋燥所致的口脣乾燥、咽喉幹痛等症狀者。

  4、銀耳梨茶

  材料:銀耳30克,鴨梨2~3個,荸薺200克。銀耳用水浸泡軟後洗淨;鴨梨去皮、心,並切成小塊或片;荸薺拍開,加入適量的水煮滾20~60分鐘後即可當茶飲。如喜歡銀耳較軟,可先煮銀耳。清熱潤燥。

  5、馬蹄茶

  綠茶5克,馬蹄***荸薺***150克。馬蹄去皮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0分鐘;浸泡好的馬蹄榨汁備用;將泡好的綠茶放入馬蹄汁中,調勻飲用。每日一次。生津潤燥,清熱化痰、開胃消食,通便利尿。

  6、蘿蔔茶

  大白蘿蔔100克,綠茶5克,蜂蜜25克。洗淨蘿蔔,切片煮汁500毫升,取汁泡茶,泡後取汁放入蜂蜜,飲用。理氣開胃,祛溼化痰。

  7、雪梨茶

  雪梨1個,綠茶5克,冰糖10克。將洗淨的雪梨切碎,加入冰糖煮梨水500毫升,取梨汁泡茶。除燥潤肺,止咳化痰,養陰清熱。

  8、桑菊杏仁茶

  取桑葉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冰糖適量。將杏仁搗碎後,與桑葉、菊花、冰糖共置保溫瓶中,加沸水沖泡,蓋蓋子悶15分鐘後,即可當茶水飲用,邊飲邊加開水,每天1劑。疏散風熱,宣肺止咳。

  秋季潤燥肉類

  一、鴨肉

  鴨肉營養價值很高,適於滋補。與其他肉類相比,鴨肉性涼,有滋陰養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其蛋白質含量也比豬肉、牛羊肉高20%左右,經常食用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而且,鴨肉脂肪含量較低,其中的不飽和脂肪易被人體消化,可以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

  體內有熱、易上火,發低熱、體質虛弱、食慾不振、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吃些老鴨可以為秋季滋陰潤燥做準備。需要注意的是,老鴨煲也不宜多食,家庭以1-2周食用一次為宜。雖然鴨肉有諸多優點,但高血脂者也不宜多食。

  推薦食譜:玉竹沙蔘煲老鴨

  原料:老鴨半隻,豬瘦肉200克,沙蔘、淮山各15克,玉竹、薑片各10克,鹽適量。

  做法:

  1、將老鴨洗淨斬件,豬瘦肉切片,和老鴨一起飛水焯去血沫後撈出。將沙蔘、玉竹、淮山放清水中浸泡30分鐘左右備用。

  2、把鴨肉、豬瘦肉、沙蔘、玉竹、淮山、薑片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調至小火煲煮3小時,盛出後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鹽調味即可。

  二、兔肉

  甘涼的兔肉可以補中益氣、補脾養胃、涼血解毒,最適合脾虛、腸燥便祕的朋友食用。兔肉還含有麥芽糖、葡萄糖、硫、鉀、磷、鈣,其肌纖維細膩疏鬆,水分多,肉質細嫩,易於消化吸收。尤其是其中脂肪含量低,對高血壓病、肥胖病、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非常有益,是中老年人及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病患者理想的秋季進補食品。

  推薦食譜:時蔬白切兔

  原料:淨兔1只約2000克,香椿葉、芹菜各100克,香菜50克,蔥段25克,薑片15克,香葉5片,啤酒250克,精鹽、香油、味精粉各適量。

  做法:

  1、兔子去皮去內臟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中間換一次水,揉洗去血水,放入開水鍋中焯出;將香椿葉、芹菜、香菜分別洗淨。

  2、鍋入適量水上火,放入兔子,開鍋後煮至半熟時,放入香椿葉、香菜、芹菜及蔥段、薑片、啤酒、精鹽,小火煮至兔肉熟透,將鍋離火,浸泡至涼。

  3、將兔子撈出,瀝汁水,切成兩半,取半隻橫切成1.5釐米寬的塊,皮面向上,整齊擺入長形盤中,取適量煮兔湯嘗味後加入味精粉、香油調勻,澆在兔肉上即成。

  三、甲魚

  甲魚,又稱團魚,俗稱王八、老鱉,是滋補養生的珍饈美味。甲魚肉的膠原蛋白含量遠高於家養動物肉類及淡水魚蝦,而脂肪含量又低於此類。藥膳認為,甲魚肉調虛損、益氣血、補腎健骨。在民間,人在大病之後,素有吃甲魚進補的習俗。特別是秋季,甲魚能滋補養生、美容健體。

  不過,甲魚雖然營養滋補,但油膩,吃多了會加重脾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所以,肝病患者、脾胃虛弱的人以及孕婦等都儘量不要吃。

  推薦食譜:枸杞山藥甲魚湯

  原料:甲魚1只,枸杞子30克,山藥30克,鹽3克,料酒20毫升,蔥10克,生薑5克,豬油適量。

  做法:

  1、將甲魚宰殺後去內臟,除黃油,斬去腳爪,沸水鍋中焯一下,取出後,颳去貝殼黑膜,剁成數塊,將甲魚殼可與甲魚肉一同放在湯鍋內燉。

  2、山藥洗淨切片,枸杞子去雜質洗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甲魚、枸杞子、山藥、鹽、料酒、蔥段、生薑片、豬油,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慢燉至肉熟爛入味,揀去蔥、生薑即成。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