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蔥的技術
蔥種子發芽始溫為2~5℃,種子發芽適溫是 15~25℃,2~3天即可發芽。那種植蔥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播種育苗。大蔥育苗畦要選用地勢平坦,肥沃、排灌方便、耕作層深厚的壤土。茬口應選用3年內未種過蔥蒜類的輪作地。大蔥幼苗期較長,一般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或土雜肥2500~3000千克,淺翻、耙平,做成畦。有條件時,可增施過磷酸鈣25千克;地下害蟲嚴重時,可用毒谷防治。大蔥幼苗適宜的有效生長時間為80~90天,一般無霜期在200天以上的地區適合春播,長江流域一般2月初至2月上旬播種。每畝地用種1~1.5千克,通常用幹種子進行撒播或條播。
撒播是先在播種畦上起出一層細土作覆土,畦上灌足水,然後把種子均勻撒上,再覆土1~1.5釐米厚。條播是在畦內按15釐米左右的行距開深1.5~2釐米的淺溝,種子播在溝內,耬平畦面,踩實。春播育苗,出苗時要保持土壤溼潤,以利出苗。苗出齊後及時澆水,到 3片真葉時控制澆水,促進根系發育。3葉期後以充足的水肥,加速幼苗生長。當蔥苗高50釐米,8~9片葉,定植前10~15天時,應停止澆水,鍛鍊幼苗,使葉片老健,假莖緊實,以利移栽緩苗。每畝蔥苗可定植5~8畝的面積。
***2***定植。大蔥的定植期要求不嚴格,長江流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定植。大蔥定植地前茬以3年內未種過蔥蒜類作物的糧田、菜田為宜。應選地勢高燥、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地力肥沃的地塊栽培。定植前每畝施足腐熟的有機肥5000~7000千克;定植期接近雨季的地區,栽蔥地不需翻耕過深,因土層鬆散,開溝栽植時易塌溝,並易積水澇苗。
大蔥定植時一般株行距為5~6釐米x50-55釐米,每畝2.2萬~2.4萬株。挖溝深8~10釐米,挖南北向溝,沿溝壁較陡的一側按株距擺放蔥苗,蔥根壓人溝底鬆土內,再用鋤從溝的另一側取土,埋在蔥秧外葉分權處,用腳踏實,再順溝澆水。大蔥苗的栽植深度,要掌握上齊下不齊的原則,即蔥苗心葉處以距溝以上7~10釐米為宜。
***3***田間管理。大蔥定植後,緩苗期結束正值炎夏多雨季節,此時,它的耐高溫、耐早能力,遠比耐水浸澇能力強得多。所以此期寧旱勿澇,一般不必澆水,雨後及時排水,切忌積水。讓根系迅速更新,植株返青。越夏緩苗期不澆水、不追肥,只淺中耕,多鬆土,及時拔草,改善土壤的通氣性。隨著植株生長,每次降雨後或澆水後,及時鬆土。立秋以後,天氣逐漸涼爽,晝夜溫差加大,植株生長速度加快,蔥白開始加長生長。蔥白的伸長在整個生長期都在進行。此時需要追肥,每畝追農家肥2000千克,撒施在壟背上,再施尿素10千克,淺鋤1遍,把農家肥和尿素鋤入溝中,接著澆1次水促其生長。處暑以後進入管狀葉生長盛期,要追速效性氮、鉀肥,每畝撒施尿素15千克,硫酸鉀加20千克,破壟培土。進入9月份,蔥白開始加粗生長。
仍需追施速效氮、鉀肥,方法同前。追肥後進行培土,培土高度要求不埋心葉。隨著植株生長再培第2遍土,一般培土3~5次。立秋至白露之間,澆水應在早晚進行,並且宜輕澆,白露至秋分追肥後澆水量宜大,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以滿足蔥白生長需要。此後每隔6~7天澆1次水,澆足澆透,兩次澆水之間保持地不見幹。水分充足則葉色深,蠟粉厚,葉內充滿無色透明的粘液,是水分充足的表現,蔥白也顯得潔白有光澤。
蔥的種植技巧
1、澆水:大蔥定植後管理中心是促根,應控制澆水,雨後排水防澇,防止引起爛根、黃葉和死苗;同時加強中耕,促進根系生長。立秋至白露節之間,灌水應掌握輕澆、早晚澆水的原則。白露以後大蔥進入生長盛期,灌水應掌握勤澆、重澆的原則,每隔4-6天澆一次水。配合澆水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溫保墒,防止水分蒸發,隔離氣傳性病菌侵入;在霜降以後氣溫降低,大蔥基本長成,需水量減少,要保持土壤溼潤。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利於收穫儲運。
2、追肥:大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還要分期追肥。立秋以後植株生長加快時,追施“攻葉肥”,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促進葉部增長。白露節後進入蔥白生長盛期,是大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應結合澆水追施“攻棵肥”2次,每次畝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追施撒於行間,淺中耕後澆水,同時噴施新高脂膜提高養肥有效成分利用率。
3、培土:培土是軟化葉鞘、防止倒伏、提高蔥白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從立秋節到收穫前,一般培土三次,前兩次結合中耕,將壟土壅入蔥溝內,處暑後將溝填平;大蔥每次培土高度,應根據假莖生長高度而定,每次3-4釐米,將土培到最上葉片的出葉口處,切不可埋沒心葉,防止葉片腐爛,結合培土及時噴施壯莖靈使大蒜植物杆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天然品味濃,商品價值高。
蔥的種植與管理方法
①土地選擇蔥育苗畦要選用地勢平坦、地力肥沃、排灌方便、耕作層深厚的壤土地塊。茬口應選用3年內未種過蔥蒜類的地,宜與糧田或其他菜田輪作。蔥又是蔥蒜類以外的蔬菜的良好前作。蔥較耐陰,可與其他蔬菜間套作。
②整地、施肥 蔥幼苗期較長,應施足基肥。一般每公頃施腐熟的有機肥或土雜肥32500-45000千克,淺翻、耙平,做成平畦。有條件時,可增施過磷酸鈣375千克。
地下害蟲嚴重時,可用毒谷防治。播種前噴施免深耕土壤調理劑,每667平方米200克,加水100千克,噴布地面,可使土壤疏鬆,有利於根系發育和多蓄水,防止冬春季節乾旱。
③播種時間 蔥幼苗適宜的有效生長時間為80-90天,方可達到定植標準。在栽培冬用蔥時,首先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確定是秋播還是春播。一般無霜期在180天以下的地區需秋播;200天以上的地區適合春播;無霜期在180-200天之間的地區,春播、秋播均可以。這是因為生長期不足,植株不能充分發育;而生長期過長,葉片旺盛生長期容易發生早衰,亦不能達到高產的目的。北方廣大地區以秋播為主。
華北地區秋播以9月下旬為宜,嚴寒地區還應提早,溫暖地區應稍推後。山東地區多在10月初播種。播種期確定的標準是:以幼苗越冬前有40-50天的生育期,能長成2-3片真葉,株高10釐米左右,莖粗4毫米以下為宜。這樣的生理苗齡幼苗能夠安全越冬,還可減少翌年先期抽薹現象。秋播時,平均旬氣溫在16.5-17℃時進行播種最適宜,保證有效生長積溫***7℃以上***660-700℃即可。秋播過早,翌年先期抽薹現象嚴重;過晚,幼苗過小,冬季易凍死。 春季播種,應儘量早播。華北地區在2月底至3月上旬即應頂凌播種。播種越晚,幼苗越小;產量越低。山東地區凡大蔥春播的幼苗,移栽時,比秋播苗小,葉色淺,葉肉薄,蔥白短,不充實,產量也降低。
④播種方法 蔥育苗的適宜密度為每公頃150萬株,秋播出苗數要不少於300萬株,以備冬季凍死弱苗和進行少量間苗。春播每公頃應有225萬株苗,以備間苗和少量自然死苗。蔥種子的發芽率一般不高,約為75%左右,根據發芽率和出苗率計算,秋播每公頃用種30-45千克,春播用種15-22.5千克。
播種通常用於種子,不進行播前處理。也有的地區播前用50-55℃的溫湯浸種20-30分鐘;或用0.2%高錳酸鉀液浸種20-30分鐘,再用清水漂淨,以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種子浸種可提前1-2天出土。 播種方法有撒播和條播兩種。
撒播是先在播種畦內起出一層細土作覆土。畦內灌足水,然後把種子均勻撒上,再覆土1-1.5釐米。這種方法墒情好,覆土不板結,覆土均勻,出苗率較高。當土壤墒情好時,也可不澆水,先撒種,再蓋土、踩實。這叫幹播法。條播是在畦內按15釐米左右的行距開深1.5-2釐米的淺溝,種子播在溝內,摟平畦面,踩實。
⑤幼苗的冬前管理 秋播後6-8天即可出齊苗。春播較早時,因氣溫較低,發芽慢,需15-25天出土。在此期間要保持土壤水分充足,地表不板結。在出苗前可輕耙一次畦面,以保墒防板結。如土壤乾旱可澆小水。有條件時,播種後即覆蓋地膜,以保墒、增溫,出苗時及時揭去。
幼苗冬前生長期,溫度漸低,生長緩慢。此時應控制水肥,防止秧苗長得過大或徒長。一般冬前可澆1-2水。出苗齊後澆一次小水,土壤封凍前澆越冬水。澆水應根據土壤墒情進行,如土壤不幹旱也可不澆水。在澆封凍水後,可在育苗畦面薄薄地撒二層細馬糞、土雜肥或草木灰1-2釐米厚,以利防寒保墒,幼苗能安全越冬。覆蓋不能過厚,否則生熱爛苗。
蔥苗越冬前的正常標準是:平均株高10釐米左右,有2片真葉1心葉;幼苗鱗莖基部直徑0.3釐米以內;苗壯而旺。幼苗過大,則翌年先期抽薹現象嚴重;過小則易凍死。
⑥春季苗田管理 春季日平均氣溫達到13℃時,把育苗畦中覆蓋的碎草摟出畦外,再澆返青水。返青水不宜澆得過早,以免降低地溫。有條件時,結合澆返青水,衝施腐熟的有機肥料,每公頃4500-7500千克。然後中耕、間苗、除草。間苗時拔除弱、密苗,保持苗距7-8釐米。秋播苗澆過返青水後,蹲苗10-15天,使幼苗生長粗壯,為下一階段的生長打下基礎。蹲苗後幼苗進入旺盛生長期,生長顯著加快,要增加澆水次數,保持土壤見於見溼。在幼苗旺盛生長開始時,華北地區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追第一次肥,蔥苗旺盛生長中期,約5月下旬追第二次肥,每次每公頃施尿素100-150千克。追第一次肥時,噴施蕓薹素碩豐481的100毫克/千克液,促進植株細胞分裂,加快幼苗迅速生長。 春播育苗,出苗時要保持土壤溼潤,以利出苗。
苗出齊後及時澆水,到3片真葉時控制澆水,促進根系發育。3葉期後以充足的水肥,加速幼苗生長。 當蔥苗高50釐米、8-9片葉、在定植前10-15天時,應停止澆水,鍛鍊幼苗,使葉片老健,假莖緊實,以利移栽緩苗。每公頃蔥苗可定植5-8公頃的面積。 定植時的壯苗標準是:單株平均重40克左右;高50釐米左右;蔥白長25釐米左右;蔥白粗1釐米左右;管狀葉色濃綠,每株不少於5-6片;具有本品種的典型性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