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甘蔗要怎樣栽培

  水田種植甘蔗是甘蔗種植中的一種常見的方式,在水田種植甘蔗有什麼好的方法和技術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水田甘蔗高產高糖栽培技術

  水田甘蔗的高產高糖栽培包括整地、種苗處理、栽培、地膜覆蓋等技術環節。

  整地

  整地要求深耕細耙,精細整地,為甘蔗創造一個“深、鬆、細、平、肥”的良好土壤環境。犁把深度要達40釐米上,土壤要求鬆而不散、軟而不硬、細而不粉,這樣的土壤有利於協調水分和空氣矛盾,施肥效果好,能持續、均勻地供應甘蔗所需養分。

  水田種植甘蔗,水稻和甘蔗輪作較為普遍,這類蔗田整地,要求水稻收穫後,及時控水,在土壤溼度適中,宜耕性好的情況下抓緊時機進行犁耙,讓土壤充分曝晒風化後細耙,開春後開挖蔗溝。

  在整地過程中,水田蔗要認真根據地形開挖排灌溝渠,在地形平坦的蔗地,四周要挖掘排灌水溝,溝深要達50~70釐米,以切斷四周水源滲入,中間要有“十”字型、“豐”字型的乾渠或支渠,支渠深度不少於40~50釐米,對地形不平坦的蔗地,要在低窪處設定排水渠,按水源方向由高到低設定排水溝。

  開挖蔗溝

  植蔗溝深度一般為30~35釐米,溝底寬20~25釐米,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較高蔗區可適當淺一些,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蔗區可深些。蔗溝之間的行距在90~110釐米之間,在年平均氣溫高於20℃以上的蔗區***如元江、瑞麗、潞江壩***,甘蔗萌芽快,分櫱多,伸長期長,選擇100~110釐米的行距較為適宜,在年平均氣溫18℃~19.9℃的南亞熱帶蔗區,選擇90~100釐米的行距為宜。

  下種前施足基肥

  開挖好後的蔗溝,下種前施入底肥,每畝底肥使用細碎有機肥1500千克,加尿素15~20千克、普鈣50~60千克、硫酸鉀***或氯化鉀***20千克拌合均勻撒施於植溝,再用鋤頭鋤溝底,使土、肥混合。

  品種選擇與種苗處理

  選用優良品種,是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水田蔗地宜選用中大莖或大莖、增產潛力大、宿根性強的良種,如新臺糖10號、新臺糖16號、新臺糖22號、雲蔗81/173、雲蔗89/151、雲蔗89/7、福農91/21、閩糖69/421等。做種的蔗園應該選擇生長健壯、無混雜、無病蟲害的新植蔗園,種苗採用植株上部蔗莖,砍種2~3芽一段,沿蔗莖橫切面進行,上短下長,切忌砍成斜面。砍出的蔗種採用5%~8%石灰水蘸種***蘸兩頭***或採用多菌靈浸種,以減少病蟲害和提高甘蔗發芽率。

  下種栽培

  1.栽培時間:水田甘蔗的高產栽培,要求提早時間,有霜凍蔗區,在“立春”至“春分”下種,越早越好,沒有霜凍的蔗區,實行冬植蔗地膜覆蓋,充分利用雲南2、3、4月份氣溫回升快的特點,爭取早出苗,為提前拔節打下基礎。

  2.栽培密度:下種密度根據行距而定,行距100~110釐米的蔗地以畝7000芽為宜,90~100釐米行距以8000芽為宜。

  3.下種方式:根據下種量可採取雙行接頂或雙行對空下種,蔗種平植於蔗溝,芽朝兩側,兩行種苗保持10釐米的距離,覆土厚度3~4釐米。

  適時噴施除草劑和覆蓋地膜

  甘蔗栽種後,要及時灌溉出苗水,出苗水以過溝水為宜,避免田間積水,防治底肥流失。灌出苗水後2~5天后,每畝採用40%莠去津200~250毫升或80%阿滅淨100~130克等土壤處理型除草劑,對水60千克對蔗溝表土進行均勻噴霧,防治苗期“夾窩草”危害蔗苗。蔗田噴施除草劑後,進行地膜覆蓋,地膜要求緊貼土面,兩邊壓實,不通風透氣,並保證透光面在20釐米以上。

  甘蔗怎麼防止倒伏

  選擇抗風抗倒伏品種:

  抗倒伏品種的特點是蔗莖堅硬,基部粗壯,生長直立,後期生長不過於旺盛,有利於抗倒伏。

  施足基肥:

  甘蔗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合理配施氮、磷、鉀肥,不偏施氮肥,使甘蔗苗期粗壯,蔗株不徒長,提高抗倒伏能力。

  深溝淺種、高培土:

  甘蔗的根系由蔗莖基部根帶根點長出,高培土能增加入土根帶,多長蔗根,使蔗根扎深,扎穩,增強抗風能力,防止倒伏。若植溝太淺,容易造成翻蔸倒伏。

  剝葉防倒伏:

  甘蔗下部葉片部分已乾枯,老葉光合作用效能低,甘蔗後期每株只須保持全出葉6~7葉即可,應把多餘的老葉、枯葉剝除,以減輕蔗莖負重,減少受風面積,防止倒伏。

  扎蔗防倒伏:

  甘蔗植株高大,在9月份蔗株達2米高時,要把兩行蔗交叉捆紮成“人”字形,可有效防止倒

  甘蔗追肥要“四看”

  一要看天:就是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變化施肥,如氣溫高,雨量充足可適當多施,反之適當少施。

  二要看地:就是根據土壤理化性質和養分狀況施肥,如建效性化肥在保肥力弱的沙土上宜少量多次施用,而在保肥力較強的黏土上則可適當減少施肥次數而加大肥料用量。酸性土壤上不宜長期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銨等***,而應該適量配施石灰調節土壤酸度。對於質地黏重、透氣性差的土壤應施用有機肥或蔗渣灰等改良土壤。對於淋溶作用強的土壤,施肥後要及時蓋土。

  三要看苗:就是根據甘蔗植株的長勢和長相及時合理施肥,如長勢差,出現缺素症狀等,應及時施肥,能夠從長勢上鑑定需要有大量的生產實踐經驗,才能得到可靠的結論。

  四要看肥:就是根據肥料的種類和性質、養分含量等合理施用。如有機肥和磷、鉀肥作基肥和在甘蔗種植時施用,氮肥主要作追肥施用。易淋溶肥料要防止淋溶損失。易揮發的肥料施肥要覆土,如氮肥的施用。養分含量單一的化肥要N、P、K配合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