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岑的功效與作用

  黃芩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為脣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藥。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黃岑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黃岑的功效和作用

  ①《本經》:主諸熱黃疸,腸澼,洩利,逐水,下血閉,***治***惡瘡,疽蝕,火瘍。

  ②《別錄》:療痰熱,胃中熱,小腹絞痛,消谷,利小腸,女子血閉,淋露下血,小兒腹痛。

  ③陶弘景:治奔豚,臍下熱痛。

  ④《藥性論》:能治熱毒,骨蒸,寒熱往來,腸胃不利,破壅氣,治五淋,令人宣暢,去關節煩悶,解熱渴,治熱腹中疞痛,心腹堅脹。

  ⑤《日華子本草》:下氣,主天行熱疾,疔瘡,排膿。治乳癰,發背。

  ⑥《珍珠囊》:除陽有餘,涼心去熱,通寒格。

  ⑦李杲:治發熱口苦。

  ⑧《滇南本草》:上行瀉肺火,下行瀉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調經清熱,胎有火熱不安,清胎熱,除六經實火實熱。

  ⑨《綱目》:治風熱溼熱頭疼,奔豚熱痛,火咳,肺痿喉腥,諸失血。

  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氣,定喘嗽,止失血,退往來寒熱,風熱溼熱,頭痛,解瘟疫,清咽,療肺痿肺癰,乳癰發背,尤祛肌表之熱,故治斑疹、鼠瘻,瘡瘍、赤眼;實者涼下焦之熱,能除赤痢,熱蓄膀胱,五淋澀痛,大腸閉結,便血、漏血。

  黃岑的應用

  1.用於溼溫發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溼熱瀉痢、黃疸等症。對溼溫發熱,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溼熱瀉痢、腹痛,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對於溼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2. 用於熱病高熱煩渴,或肺熱咳嗽,或熱盛迫血外溢以及熱毒瘡瘍等。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梔子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牡丹皮、側柏葉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與金銀花、連翹等藥同用。

  3. 此外,該品又有清熱安胎作用,可用於胎動不安,常與白朮、竹茹等配合應用。

  黃岑的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黃芩煎劑100%濃度,平板法試驗,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璉球菌***a,B***、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等有抑制作用。黃芩煎劑試管法試驗1:1280 濃度可抑制傷寒桿菌、溶血性鏈球菌a,1:640 濃度抑制溶血性鏈球菌B,肺炎雙球菌及福氏痢疾桿菌、人結核桿菌H37,1:320 濃度可抑制霍亂弧菌、志賀氏痢疾桿菌;1:80 濃度時宋內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黃芩醇浸液0.5g/ml或0。05g/ml,用瓊脂斜面培養,藥液與培養基1:1 混合,對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黃芩醇浸液2g/ml濃度,平皿法試驗對大腸桿菌、桔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黃芩煎劑、醇提劑1g/ml濃度,用平板法試驗時對腦膜炎球菌均有抑作用。

  抗真菌作用:黃芩煎液,試管斜面法試驗4%濃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癬菌,8%濃度抑制許蘭氏黃癬菌,10%濃度抑制許蘭氏黃癬菌蒙古變種,15%濃度抑制共心性毛癬菌及鐵鏽色毛癬菌。黃芩水浸劑1:3濃度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羊毛樣小芽胞癬菌、紅色表皮癬菌、K、W、氏表皮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黃芩煎劑25-100%濃度,體外試驗對乙型肝炎病毒DNA複製有抑制作用。

  抗炎抗變態反應:黃芩70%乙醇提取物200,500mg/kg 灌胃黃芩素、黃芩甙、漢黃芩素50,100mg/kg 灌胃,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滲出增加,對48/80***一種化合物名稱,Sigma 生產***引起的大鼠足腫也有抑制作用,黃芩70%乙醇提取物500mg/kg 灌胃,黃芩素、黃芩甙及漢黃芩素100mg/kg灌胃對大鼠佐劑性關節炎有抑制作用。黃芩水提物100,200mg/kg 灌胃,對大鼠被動面板過敏反應***PCA***有抑制作用,但對氯化苦引起的小鼠接觸皮炎***耳腫脹***無明顯影響。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黃芩煎劑4g/kg 腹腔注射,對小鼠防禦性條件反射可使陽性反射時延長,而對非條件反射及分化無影響,說明黃芩可加強皮層抑制過程。黃芩煎劑2g/kg,對傷寒混合疫苗致熱家兔有解熱作用。但也有報道黃芩水煎劑或酒浸劑5-9g/只灌胃,或2g/只im,均不能證明黃芩對傷寒疫苗致熱家兔有解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