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平菇種植的技術

  平菇具有追風散寒、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通等病症。 平菇中的蛋白多糖體對癌細胞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平菇常用栽培配方

  代料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有棉籽殼、玉米芯、鋸木屑、稻草、麥草等,其中以棉籽殼為最好,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不管選擇何種原料,要求培養料必須新鮮、乾燥、無黴變。

  配方一:棉籽皮93%,尿素0.3%~0.5%,過磷酸鈣1%,草木灰1%~2%,石灰2%~3%。

  配方二:玉米芯48%,棉籽皮40%,棉籽餅粉4%~5%,過磷酸鈣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2、配料與發酵

  按比例稱取培養料;將主料和不溶於水的輔料攪拌均勻;將可溶物質配製成水溶液,逐步加入,混勻。根據培養料物質的性狀,調節到合適的含水量。***注意水分不能一次加完,要分批加,尤其是不能過量。***

  ***1***配料 以上各組配方可按料水比1:1.2~1.3加水拌料,調至含水量60%左右和pH值7.5~8。

  ***2***堆積發酵 選向陽地勢高燥地方,培養料加pH9~10石灰水拌料,含水量達65% ~70%。拌勻後按每平方米堆料50公斤,料量少,宜堆成圓形堆,有利升 溫發酵;料量大,可堆成長條形堆。因麥秸等有彈性應壓實,其他應根據情況壓實。然後用直徑2~3釐米的木棍每隔0.5米距離打一孔洞至底部,以利通氣。為通氣良好,鋪料時底部放兩根竹杆,上面兩側打孔時與底部竹杆交叉,堆好後撒出底部竹杆,然後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溼使之發酵。經1~3天料溫升至50-60℃,經24小時翻堆一次。翻堆時要注意將外層料翻入料內,內層翻到外層,上層翻到下層,下層翻到上層,內外上下調整位置,以便保持溫度一致,承受壓力一致,有利菌絲生長均勻、整齊,再按原法堆好。當溫度再次升至50℃~60℃,經24小時發酵完畢,料發好後質地柔軟酥鬆,用手一拉即斷,清香、不酸臭、茶褐色。

  3、裝袋接種

  ***1***塑料袋規格與裝料量:氣溫低時宜用長而寬塑料筒,裝料量相對大,裝料袋應以寬23釐米,長40-45釐米為宜,裝乾料0.7~0.8公斤。

  ***2***菌種量:保證菌絲純正無雜菌,菌絲生長旺盛,菌齡不可過長,菌種量以15% ~20%。菌種量大,菌絲生長優勢大,栽培容易成功。兩端袋口菌種量宜大,有利菌絲生長取得表面優勢,一般裝袋接種採用層播,可三層培養料四層菌種。

  4、發菌管理

  ***1***要控制溫度,早春晚秋和冬季溫度低,可南北兩行並列為一排,每排間留50釐米走道,可堆3~5層,其他季節要單行排列,層數宜少。溫度高也可井字形堆疊3~5層。

  ***2***控制適宜菌絲生長溫度。在室內或室外畦栽與棚栽都要控制適宜溫度,培養室溫或畦溫為15℃~20℃適宜,且宜低不宜高,料溫控制20℃~25℃為好,短時間內不應超過25℃,最高不超過30℃。較低溫度發菌不僅成功率高,也有利於高產。在適宜溫度、溼度和通風良好的條件下,經20~30天菌絲可長滿培養料。

  ***3***培養室內空氣相對溼度不宜過大,初期不超過60%,因為如果空氣相對溼度大易發生雜菌,後期可相應增加空氣相對溼度,達60%~70%為宜。

  ***4***培養期間結合溫、溼度情況進行通風,每天2~3次,溫度高、溼度大時,應增加通風次數和延長時間,堆放數量大也應注意通風。

  ***5***菌絲體適宜弱光下生長,黑暗條件也可,光線強反而不利於生長。

  ***6***翻堆並及時檢查雜菌,發現有點片狀雜菌發生,應予以揀出及時進行防治。利用注射器注入消毒液或將塑料袋用剪刀***或刀片***剪一小口,用pH10以上的濃石灰水或火鹼溶液塗抹,菌袋雜菌發生嚴重,應淘汰。

  ***7***培養室一定要保持環境衛生。

  5、出菇管理

  ***1***催菇要降低溫度,增加晝夜溫差10℃~20℃為宜,增加空氣相對溼度並加強通風換氣,增加光線,從而促進形成子實體原基。

  ***2***促進幼菇迅速生長,此時控制空氣相對溼度為85% ~95%,並供給充足氧氣和低濃度CO2的新鮮空氣和較強的光線。

  ***3***子實體發育過程中5個時期的管理:

  ①紐結期:不能往料上噴水,塑料袋上出現白色或黃白色突起有黃豆粒—蠶豆粒大,使塑料膜與料面形成縫隙,進入新鮮空氣,使之開口催蕾,有利菌絲紐結現蕾。

  ②桑椹期***菌蕾期***:在紐結上形成小米粒大小突起,促使原基多分化,料面上不能噴水,加強通風換氣。

  ③珊瑚期:原基伸長了,菇蕾佈滿料面出現菌蓋分化,不等長的原基、菌柄,此時料面可以噴水,幼菇最怕風吹失水。

  ④伸長期:菌柄粗,頂端出現蘭灰色、扁球狀,可分清菌柄、菌蓋。每天料面噴水3~4次,促使子實體敦實肥厚,以提高單朵重量。此時必須注意溫度、溼度、光線及通風量等幾個因素的影響。

  ⑤成熟期:菌柄停止生長,菌蓋加速生長。

  初期:蓋色深、深灰色、蓋半球形、中部隆起、邊緣向下 ;

  中期:菌蓋展開、中間下凹、邊緣平展、淺灰色,採收在中期合適;

  後期:蓋邊緣上起波浪狀、淺白黃灰色,大量散發孢子。

  室內平菇種植要點

  ①培養料配方:平菇培養料來源很多,如棉子殼、鋸木屑、稻草、樹葉,及其它農作物及蔬菜莖稈等都可用來栽培平菇,通常以棉子殼和稻草為栽培平菇的主料。

  配方一:棉子殼98%、石灰分1%,石膏粉1%PH值為6.5。

  配方二:棉子殼60%、稻草粉33%、石灰粉1%、石膏粉1%、PH值為6.5。

  配方三:稻草粉80%、玉米粉或米糠18%、過磷酸鈣1%、石灰粉1%、PH值為6.5。

  ②拌料:按配方稱好原料及藥品後,置於一干淨房內或空地上,按乾料水為1:1.3~1.8加水,用釘鈀或鐵鏟充分拌勻。拌好後的培養料用手捏緊,若指縫間有水滲出但又不滴時,說明水分含量適宜。

  ③裝袋滅菌:塑料袋用寬為22~25釐米低壓聚乙烯筒膜,裁成長約40~50釐米的塑料筒,將配製好的培養料裝入塑料筒內,壓緊,兩頭套上塑料頸環或纖維帶環,將塑料筒口翻下,沿環外側從靠近中央的一側挪入,再在環口上蓋上牛皮紙或報紙,用橡皮筋箍好即成。將料袋放入大土蒸鍋中蒸煮消毒,多袋並放,等上大氣後***100℃***維持8~10小時。

  ④冷卻接種:將經高溫消毒的料袋置於無灰塵、蚊蟲的清潔乾燥通風處冷卻,待料降溫至28℃左右即可開始接種。接種時,用鑷子從瓶內夾取菌種,直接接入袋內,每個口內接入蠶豆大小的菌種3塊,接種用的鑷子等工具要預先消毒,可用肥皂水洗,酒精抹或高錳酸鉀液抹均可,接種動作要快,接種時不要說話,菌種應選健壯、菌齡短、無雜菌感染的好種,從各個環節防止雜菌侵入。

  ⑤菌絲培養:接種後,將料袋置於乾淨通風的房裡堆置發菌,冬季和早春可大堆堆放,雙行排列,堆高1米左右,上蓋薄膜、草簾等保溫材料,秋季和春末只能單行排列,以三至四層為宜。培養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料溫,若溫度超過30℃,就要及時翻堆散熱,將上層及下層與中間料袋對換位置,防止料溫過高燒壞菌絲,促進菌絲生長一致,經20至30天,菌絲即可長滿袋。

  ⑥子實體生長與管理:菌絲長滿袋後,就要及時移入出菇室,將菌袋單行排列,同以5~7層為好,行與行之間留70~80釐米寬的距離,便於管理人員操作。此時出菇室應保持充足的空氣及相應的溼溫度,促進子實體的形成和生長。要求每日通風換氣1~2小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通過地面澆水及向袋上、空氣噴霧,提高空氣溼度。當子實體形成並長出袋口後,每天向菇體噴霧1~2次,晴天多噴,雨天少噴或不噴。

  ⑦採收:平菇供鮮食,適時採收不但菇體柔軟,味美可口,且產量亦高。當菌蓋顏色由深變淺,下凹部分有白色茸狀物時是收穫適期,或菇體長到八成熟時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