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孢菇種植的技術
雙孢菇不易開傘,菌柄中粗較直短,菌肉白色,組織結實,菌柄上有半膜狀菌環,孢子銀褐色。是最常見的食用菌種之一,肉質肥厚。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建造菇棚
1、簡易地棚式:說明:實驗性種植,100-200平方,投資300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種植蔬菜的簡易小棚,不搭設立體棚架,直接地面栽培。
第二步:準備牛糞、秸稈,8月份備料,高溫堆肥,一次性備料成功,不要二次發酵。
雙孢菇--種植大棚
雙孢菇--種植大棚
第三步:直接購買栽培菌種,9月初根據適宜的溫度,適時播種。
2、塑料大棚式:
說明:實驗性種植,500平方左右,投資2萬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種植蔬菜塑料大棚,搭設立體棚架,每層高60釐米。
第二步:準備牛糞、秸稈,8月份備料,高溫堆肥,使用二次發酵技術。
第三步:直接購買栽培菌種,9月初根據適宜的溫度,適時播種。
3、舊房屋改造式:
說明:實驗性種植,根據房屋高度搭設立體棚架,根據種植面積計算投資金額,一般每平方3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廢舊廠房、廢舊農舍、廢舊地瓜大屋窖、廢舊防空洞等,根據實際情況搭設棚架,每層高60釐米。
第二步:準備牛糞、秸稈,8月份備料,高溫堆肥,使用二次發酵技術。
第三步:直接購買栽培菌種,9月份根據適宜的溫度,適時播種。
4、標準菇棚式:
說明:建設框架式溫室大棚或者房屋式菇棚,屬標準化、規模型模式。
第一步:聘請技術員,設計生產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準備牛糞、秸稈,8月份備料,高溫堆肥,實行二次發酵技術。
第三步:由技術員自己生產栽培種,9月份根據適宜的溫度,適時播種。5、企業化生產模式:
說明:屬資金雄厚的或者國家投資的專案,可以不分季節實現全年種植。
第一步:聘請技術員,設計生產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準備牛糞、秸稈,機械化備料上料。
第三步:標準化生產菌種,採取控溫方式,全年工廠化栽培。
菇棚管理
棚溫過高或過低,含水量過大、滲水、菌絲自溶、盲目用藥、菌絲生理不成熟等,均可導致不出菇。溫度降至8℃以下時一般不再出菇,採取生火爐等方式加溫也無法滿足正常出菇時,應進入冬季管理階段。開啟通風孔使棚溫繼續下降,但要始終保持遮陰條件,不能讓直射光進入。不再噴水強通風,使棚內溫度降至60%以下。
降溼後覆土很快失水,一般含水率可達20%以下,甚至更低,至春季氣溫回升後含水率可降至10%左右,土面發白呈鬆散狀。停止用水後噴灑“賽百09”300倍液,以後每隔15天噴一次。噴施5%氯氰菊酯乳油100倍液,殺滅殘存害蟲,棚外地面解凍後每隔10天噴施一次。撒施滅鼠藥,防治老鼠危害菇床。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安裝水溫空調,升溫至15℃左右,這樣就能在冬季源源不斷的產出鮮菇供應市場。
原料配方
種植雙孢菇用的牛糞以幹牛糞為好,牛舍建設的時候,後牆面都留有出糞口,堆放糞便的地方做成水泥地面,向外傾斜,外側開溝,以便清理牛舍的時候是牛糞和牛尿初步分離,牛糞成堆,牛尿流向沼氣池。牛糞堆放瀝水後,及時拉到晒糞場晾晒。晒糞場沒有特別的設施要求,通風向陽的空地即可。根據場地大小,將溼牛糞攤開,厚度適當,讓其自然晒乾,晒成牛糞餅。切記:晾晒時不要隨意翻動,越翻動越不容易晒乾,即使晒乾最後也是粉狀不易儲存。
牛糞晒乾後,用編織袋包裝儲存備用,有條件的可以室內儲存,防止黴變。
牛糞的晾晒不是高深的學問,各地可以根據各地的情況,根據季節的不同,靈活運用晾晒方法,歸根結底是把牛糞晒乾成餅狀以便儲存。
雙孢菇栽培技術
1 對外界條件的要求
雙孢菇是好氣性、厭光性真菌,菌絲體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3~27℃,子實體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4~16℃。菌絲體生長階段,培養料的含水量應保持在62%~65%,空氣相對溼度60%-70%;子實體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溼度85%~90%為宜。菌絲體生長階段最適pH7左右,發酵好的培養料pH7.2~7.5,覆土層pH7.5左右為佳。
2 培養料及其堆制料配比
2.1原材料
選用新鮮未淋過雨和無腐爛黴變的麥草,晒乾的純牛糞、雞糞等有機肥,石膏、過磷酸鈣和石灰等礦物質。
2.2栽培100m2培養料配比
配方一:麥草2000kg,雞糞1500kg,豆餅50kg,石膏80kg,石灰25kg,過磷酸鈣40kg,尿素20k。
配方二:麥草2000kg,牛糞2000k,豆餅50kg,石膏80kg,石灰25kg,過磷酸鈣40kg,尿素35kg。
配方三:麥草2000kg,牛糞1000kg,雞糞1000kg,豆餅40蠅,石膏75kg,石灰30kg,過磷酸鈣30kg,尿素35kg。
3 堆制發酵
培養料的堆制發酵是蘑菇栽培中取得高產優質的關鍵。沒有經過高溫發酵的堆肥,很難生長蘑菇,可因病蟲害蔓延而遭致失敗。過度腐熟的堆肥,因營養大量消耗,即使再補充營養物質,也難以獲得理想收成。
3.1糞肥預溼
建堆前2-3d,將粉碎過的在陽光下暴晒的幹糞和餅肥混勻後預溼建堆,用塑料薄膜蓋嚴。含水量掌握在50%左右,以手握糞成團,落地即散為宜。
3.2草料預溼
建堆前2-3d,把麥穰用0.5%石灰水澆透,含水量掌握在60%以上。
3.3建堆
建堆地點要求離菇房近,地面高爽,排水暢通。建堆時先在地上鋪一層預溼過的草料,寬1.8~2.0m,長不少於5m,鋪放的草層要厚薄一致,踩壓後草層厚度20-30cm。草層上接著撤一層石灰和尿素,然後撒一層糞肥,按照這個步驟逐層堆疊7-9層,直到堆高1.5m,頂層用糞肥全面覆蓋。建堆後在料堆內插入一隻長柄溫度計,便於觀察溫度變化情況。建堆時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主料若預溼程度不夠,在建堆時應酌情澆水,以料堆四周有水滴但不流淌為宜。二是建堆後用草苫覆蓋料堆四周,雨天要用塑料薄膜覆蓋防雨,天晴後及時揭去塑料薄膜。
3.4翻堆
一般翻堆5~6次,每次在料溫達到最高溫度開始下降時進行翻堆。料溫超過78℃也應該馬上翻堆。翻堆時間間隔大約7、6、5、4、3d,第5次翻堆後2-3d,拆堆進房。翻堆的要領:一是把料堆外層部位的糞草與內層和底部的糞草互換位置;二是翻堆時把草料抖鬆、抖散,與糞肥拌合均勻後再放到新建的料堆中,特別是第1~2次翻堆時,麥草混合尚不均勻,不能成團地將料直接用來建堆;三是注意檢查培養料的乾溼度和酸鹼度,儘量減少料內熱量損失;四是隨著培養料腐熟程度的提高,加強料堆的通氣措施和縮小堆形。後期要結合翻堆噴施藥劑,控制病蟲害,消氨除臭;五是在第2、3次翻堆時將石膏分層均勻撒入。
3.5培養料腐熟適度的標準
質地疏鬆,無黏滑的感覺,手握成團,一抖即散;草形完整,柔軟、疏鬆、富有彈性,有一定韌性;無糞臭,無酸敗或黴味,有濃郁的香味;堆料的顏色為棕褐色***或咖啡色***,不呈黑色;堆料的含水量60%左右,手捏時指縫間沒有水滴出現,具有較強的保水能力;pH7.2-7.5;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如放線菌、腐殖黴菌等;無害蟲及雜菌,但有適度的“白化”現象。
4 播種
4.1菇房消毒
將菇房打掃乾淨,地面撒石灰粉,床架用石灰漿粉刷,40m長的土洞用甲醛2kg和敵敵畏1kg加熱燻蒸消毒,菇房***洞***密閉消毒24-38h後通風換氣。
4.2進料
培養料要趁熱快速進房,翻拌均勻,料溫穩定在30℃以下時即可接種。
4.3檢查栽培種
優質菌種瓶壁菌絲呈線狀,帶短絨,生長勢強。菌絲健壯,色澤潔白。凡是菌絲萎縮,吐黃水或菌絲有黃色、綠色等其他色澤的菌種,都不能採用。
4.4播種
將挖菌種的工具、菌種瓶外壁、容器等用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鉤挖出的菌種掰成顆粒狀,每平方米栽培面積需用2瓶500mL的麥粒菌種。先將2/3的菌種與培養料混合均勻,料面整平、拍實,用0.25%多菌靈噴溼料面但不積水。再把剩餘1,3的菌種撒在料面上,蓋嚴地膜保溫保溼,防止雜菌感染。
4.5發菌管理
播種蓋膜後,用0.5%-1%的福爾馬林,0.5%的辛硫磷,0.25%多菌靈消毒菇房2次,洞口及通風口用紗網釘好,防止菇蚊、菇蠅等飛蟲進入。以保溫、保溼為重點,促進菌種萌發。
5 播後覆土
播種後3d內適當關閉門窗,保持空氣相對溼度80%左右,以促使菌種萌發。注意棚內溫度不能超過30℃,否則應在夜間適當通風降溫。播種後15d左右,當菌絲吃料2/3以上,大部分菌絲的生長部位已接近底部時,進行覆土。覆土前1~2d揭開薄膜通風,保持料面無水珠。覆土方法:選擇吸水性好,具有團粒結構、孔隙多、溼不黏、幹不散的土壤為佳,每100m。菇床約需2.5m3的土。先拌入1.5%-2%的石灰粉,再用5%的甲醛水溶液將土滲透,待手抓不黏、抓起成團、撒下就散時進行覆蓋,覆土厚度2.5-3.5cm。
6 覆土後的管理
覆土後調節水分,同時用1%漂白粉消毒菇房,使土層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覆土後的空氣溼度應保持80%--90%。菌絲吃土後,逐漸增大噴水量。溫度保持在13-20℃***最佳溫度15~18℃***。應視土層乾溼狀況適時噴水,不可一次噴水過重,採用每天勤噴、少噴的方法。菇房超過20℃時,應停止噴水。
7 適時採收
當蘑菇長到直徑2-4cm時應及時採收,若採收過晚會使品質變劣,並且抑制下批小菇的生長。採摘時,用手指捏住菇蓋,輕輕轉動採下,用小刀切去帶泥根部,注意切口要平整。採收後在空穴處及時補土填平,並噴施1次1%的葡萄糖、200倍的太陽花豐產王或綠風95,以促進小菇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