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種植人蔘的種植

  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葉片無氣孔和柵欄組織,無法保留水分,溫度高於32度葉片會灼傷,鬱閉度0.7-0.8。那麼呢?下面小編帶你看看種植的植物。僅供學習參考。

  

  1、人蔘種子播種前的消毒

  人蔘種子播種前用適樂時進行種子包衣處理。先用0.5-1千克水將一瓶2.5%適樂時懸浮種衣劑稀釋均勻,然後將25千克參子放於大盆中或塑料布上,將稀釋好的藥液緩緩倒在參子上,拌勻後稍微陰乾即可播種。

  人蔘種子催芽

  2、人蔘育苗田的選擇

  人蔘育苗田的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為好。育苗田黃黑土比例6:5。

  3、人蔘育苗時間

  人蔘播種時間一般有春播和秋播2個播種時期。春播在每年4月下旬,當土壤解凍後即可播種。春播採用經過凍儲後的催芽種子。秋播在10月中旬至封凍前,播種經過催芽達到標準的種子。

  人蔘苗

  4、人蔘種子的播種方法

  人蔘育苗田播種的主要方法有點播和條播2種。點播採用點播機或用扎眼器人工播種,每穴1-2粒種子,覆土3 -5釐米 ,用木板稍鎮壓,利於保墒。條播用平刃鎬在做好的參畦上按行距8釐米,開成5釐米深的平底溝,將種子均勻的撒在溝內,覆土3-5釐米 用木板稍加鎮壓。

  5、人蔘種子的播種量

  一般以每平方米所需乾子重量計算,一般20-25克左右。播種水子***陰乾3天***每平方米用量可增加40-60%;催芽種子,每平方米用量約為乾子的2倍或2倍多。播種後應適時鎮壓。

  人蔘的價值

  美容

  人蔘自古譽為“百草之王”“滋陰補生,扶正固本”之極品,含多種皁甙和多糖類成分,浸出液可被面板緩慢吸收且無不良刺激,能擴張面板毛細血管,促進面板血液迴圈,增加面板營養,調節面板的水油平衡,防止面板脫水、硬化、起皺,人蔘活性物質抑制黑色素的還原效能,使面板潔白光滑,能增強面板彈性,使細胞獲得新生,是護膚美容的極品。將人蔘直接浸入50%甘油,10日後甘油搓臉,或將人蔘煎成濃汁,每日往洗臉水倒一點,用含人蔘的甘油搓臉或人蔘水洗臉,能讓面板相當滋潤。[5]

  藥用

  人蔘的肉質根為著名強壯滋補藥,適用於調整血壓、恢復心臟功能、神經衰弱及身體虛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興奮等功效。

  按產地可分成美國、中國東北、朝鮮人蔘。同一品種由於氣候不同,前者的參面橫紋比後者更明顯,進口人蔘有效成分含量也較高。

  性味:味甘、微苦,性溫、平。歸脾、肺經、心經。補氣,固脫,生津,安神,益智。

  1、《本經》:“味甘,微寒。”

  2、《別錄》:“微溫,無毒。”

  3、《本草備要》:“生,甘苦,微涼;熟,甘,溫。”

  歸經:入脾、肺經。

  1、《本草衍義補遺》:“入手太陰。”

  2、《本草匯言》:“入肺、脾二經。”

  3、《藥品化義》:“入脾、胃、肺三經。”

  功效: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人蔘的種類

  生晒參:主根長約3-10釐米,直徑約0.3-2釐米。表面土黃色,有黑棕色橫紋及縱皺,細支根及鬚根均已除去,而僅留痕跡。質脆,體輕,斷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狀裂隙。氣香,味苦。有完整的根莖及鬚根者,稱“全鬚生晒參”。

  白人蔘:性狀同糖參,形體較好,和野山參相似,但多為順直體,根莖較紅參長,鬚根分散,短而脆。

  白乾參:主根表皮均已除去,體表淡黃色或類白色,上端橫紋不明顯,但可見淺縱皺及支根痕。其它性狀與生晒參近似。

  紅參:主根長約5-20釐米,直徑約0.7-2釐米。表面棕紅色,半透明,有大縱皺,環紋不明顯,有支根痕。根莖土黃色,上有碗狀莖痕4-6個。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角質,棕紅色,中有淺色圓心。氣香,味微苦。

  掐皮參:主根長約6-15釐米,直徑約1.2-2.5釐米,表面淡黃色,上端環紋不明顯,但多加工所致的凹點。支根淺棕色,支根與鬚根用線紮成牛尾狀。斷面白色。氣香,味甘微苦。

  邊條參:性狀同紅參,惟一般以根莖較長,身長徑圓,支根較長為特點。

  有機人蔘:無農殘、無化肥、無轉基因。最大程度保留了人蔘的成份與功效。

  野山參:又名山參。主根短租,與根莖等長或較短,多具二個主要支根,形似人體。上端有細而深的橫環紋。根莖細長,一般長3-9釐米,上部扭曲,習稱“雁脖蘆”,蘆碗密集,下部無蘆碗而較光滑,俗稱“圓蘆”。鬚根稀疏,長約為主根的1-2倍,柔韌不易折斷,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珍珠點***。全體呈淡黃白色,皮細、光潤。氣香濃厚,味甘微苦。根狀莖上部四面密生蘆碗,根狀莖下部具有較長園蘆。主根上端有細而深的密螺旋紋。中部及下部一般無紋。鬚根稀疏而長,不易折斷。其上有明顯疣狀突起。

  參須:以紅參須為多見,效能與紅參相似,但效力較小而緩和。

  園參:根狀莖一面或兩面生蘆碗,無園蘆。主根上端有粗橫紋,不呈螺旋狀,有時全體皆可見橫紋。鬚根如掃帚狀,較短而脆,其上有不很明顯的疣狀突起。

  大力參:主根長5-15釐米,表面淡黃色,半透明,有明顯縱皺,上端有棕色橫紋。細支根及鬚根均已除去。質硬而脆。斷面平坦,透明角質狀。氣香,味苦。

  移山參:體形似野山參,但主根下部往往較肥大,紋粗而淺,常延續到主根中部,鬚根珍珠點較少。

  朝鮮人蔘:產於朝鮮的人蔘,習稱朝鮮人蔘,又名別直參、高麗蔘。商品有朝鮮紅參、朝鮮白參之分,而以紅者為優。

  朝鮮紅參:加工法與國產紅參相同。體較足壯,上生雙馬蹄蘆與肩齊,單蘆的名“獨碗蘆“,中部皆深陷,邊緣甚整齊,質堅硬。主根長約6-10釐米,直徑約1-2釐米。表面紅棕色,有順紋,上部或顯黃衣,全體顯縱稜。支根多彎曲交叉。質堅體重。斷面角質發亮,有菊花紋。香氣濃厚,味甘微苦。

  朝鮮白參:蘆頭與園參相似,體呈圓柱形。表面黃白色,有淺棕色細紋。鬚根大部除去,質鬆泡。斷面有圓心。稍有香氣,味甘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