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套經絡養生早操視訊

  如果經絡暢通無阻,氣血得以順暢流通,身體就能維持健康。如果經絡被堵塞,氣血不能執行,停滯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身體就會發生病變。所以經絡養生很重要,那麼如何做經絡養生運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上

  下

  經絡養生運動

  第一節:腹部運動

  1、腹式呼吸

  所謂的腹部呼吸,就是用肚子呼吸,吸氣肚子鼓起來,吐氣肚子憋下去。或者是用鼻子呼氣都可以。

  要領:雙手上下疊於下腹前,兩眼微閉,意守下丹田,胸不動,不停頓,不憋氣,不提氣。每天早、午、晚3次,每次5-20分鐘,每分鐘呼吸4-6次。睡在床上更好做。

  2、拍小腹部

  拍小腹,九十九。可以幫助燃燒腹部脂肪,達到減肥的效果。

  要領:將五指相互併攏,手掌伸直,從你的腹部左側做順時針方向,按照圓圈拍打,同時也要做向下蹲的動作。每天堅持做兩次,早晚最好,每次做11個9呼。

  作用:人體的腹部有9條重要的經絡經過,還有關元、氣海等重要穴位,可以說腹部是人體元氣的大海、生命動力的寶藏。腹式運動可以培固人體元氣、提高免疫力,對於高血壓、糖尿病、便祕、失眠、免疫力低下等慢性疾病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功效。

  第二節:下蹲運動

  分:高蹲、半蹲、全蹲、直起直蹲,是最好的全身有氧養生運動。

  要領:上身直立,雙手向前伸直,雙腿彎曲向下蹲,然後起立。每個動作做2-4個8呼。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20-50下。

  作用:下蹲運動本來就是一中全身心的運動,這樣的目的有利於疏通全身的氣血,對於加強足六經與督脈具有很好的效果。對於糖尿病、便祕、免疫力低下者都有很好的預防以及治療作用。

  第三節:拍打膽經

  膽經位於大腿外側、褲子的正中線,從腰部直到腳腕部。

  要領:雙手向兩側伸直,用大臂帶動小臂和腕力空掌用力拍打到腳腕,伴隨下蹲動作。每天做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6個8呼。

  作用:《黃帝內經》中記載: “十一髒皆取決於膽”之說,也就是說所有臟腑功能的強弱,都要取決於膽腑。膽經是十二經子午流注的起端,是保證全身氣血執行暢通的關鍵,所以經常拍打膽經可以充盈全身氣血,從而調養全身臟腑,對氣血虧損、長期失眠、體質虛弱者有很好的治療功效。

  第四節:手抓運動

  分4個動作:貓抓、嬰兒抓、鷹抓、數手。連起來做效果更好。

  要領:上身直立、不能向前傾,手指用力,伴隨下蹲動作。貓抓、嬰兒抓、鷹抓每個做2-4個8呼;數手每個動作做3次,8-18個9呼。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

  作用:《黃帝內經》指出:“心主神明,主血脈”。常言也道:“十指連心”。手抓運動是通過鍛鍊手部六條經絡,增益人體大腦、心腦功能,對預防和調理老年痴呆、心腦血管疾病有極大的功效。此外對肩、肘、關節的各種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第五節:拍打四要穴

  從人體的十四條經絡的400多個穴位中,選出最重要的六***養生穴位。每個穴位每次6-8個8呼。每天拍2次,早、晚各一次。

  第1穴:膻中穴

  位於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間點,正中心的心窩處。任脈上的要穴。

  要領:雙手合十向前伸直,用大臂帶動小臂和手腕的慣性彈打,伴隨下蹲動作;

  作用:對感冒、哮喘、氣短、心悸等肺經、心臟疾病都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第2穴: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頸部後面中間的第七節頸椎處、低頭時凸起的部位。督脈上的要穴。

  要領:雙手交叉向上伸直,用大臂帶動小臂和手腕的慣性彈打,伴隨下蹲動作;

  作用:對頸椎病、肩骨疼痛等病症有很好的防療作用,是治療頸椎病的首選要穴。

  第3穴:內關穴

  位於手腕橫紋下3個手指、兩條筋中間。心包經上的要穴。

  要領:沿著手臂內側中線的心包經,一直拍到肩膀,伴隨下蹲動作。

  作用:防治各種心臟疾病,增強心肺功能,是自古以來治療心臟疾病的首選要穴。

  第4穴:合谷穴

  位於大拇指根部和食指根部的中間位置。大腸經上的要穴。

  要領:沿手臂外側中線的大腸經拍到肩膀,伴隨下蹲動作。

  作用:合谷穴防治腦中風、老人痴呆症有很好的效果,是治療頭、面部疾病的第一要穴。可防治各種腸胃疾病、大腸炎和大腸癌。

  穴位按摩

  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虎口處。它有疏肝理氣、補氣固脫、益氣回陽之功效,可緩解緊張、急躁、焦慮情緒。按揉時將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用力深壓捻動,或者輕柔和緩地揉動。雙手順時針方向交替按揉。每日2-3次,每次10分鐘。

  魚際穴

  魚際穴在大拇指跟,這是個肺經穴位,拍打魚際穴,清熱去溼,預防感冒。

  太沖穴

  太沖穴是肝經原穴,主肝經之氣血,而它在足部的反射區為胸部,按壓該穴可疏解心胸的不適感。所以,情緒抑鬱不舒展的時候可以按揉這裡。另外,肝在志為怒,當人生氣的時候也可以按揉太沖穴來平息肝火。一般每次按揉4-5分鐘,按壓後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謝。

  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頭頂,是人體督脈重要穴位,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具有清腦醒神的作用。經常按揉百會穴能解除頭痛、頭重腳輕症狀,也能緩解焦躁情緒。

  風池穴

  風池穴位於頸後,對於鎮定安神、緩解緊張情緒有很好的作用,還能解頭暈頭痛。

  太陽穴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按揉太陽穴可以給大腦以良性刺激,有解除疲勞、止痛醒腦之功效,更能振奮精神。《達摩祕方》中將按揉此穴列為“回春法”。

  總結:上面的六節經絡養生操的做事是不是很簡單?這樣經絡保健操能夠有效地加快身體血液迴圈,有利於排出身體毒素,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非常適合中老年人來按摩保健用,並且按摩的時候只要掌握好力度,也就避免了運動造成身體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