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副作用

  荔枝,入藥部分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實。6~7月果實成熟時採。大家平時常吃荔枝,大家知道荔枝的功效怎樣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荔枝的功效與作用

  荔枝是夏季人們喜愛吃的水果之一,與香蕉、菠蘿、龍眼一同號稱“南國四大果品”。荔枝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以下5點:

  1、補肝益脾、生津止渴等作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荔枝有補脾益肝、生津止呃、消腫痛、鎮咳養心等功效。

  2、促進血液迴圈。荔枝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迴圈,防止雀斑的發生,令面板更加光滑。其中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集體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3、止呃逆,止腹瀉。荔枝甘溫健脾,並能降逆,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洩者的食療佳品。

  4、消腫解毒,止血止痛。荔枝辛溫,入肝、腎經,有理氣止痛作用,可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經前腹痛或者產後腹痛。還可用於外科疾病,如腫瘤、瘰癧、疔瘡惡腫、外傷出血等病。

  5、補氣安神。荔枝的果肉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是很不錯的補充能量和營養的水果。同時荔枝還有改善失眠等作用,對於健忘、神疲等症有補氣安神的作用。

  荔枝的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服。正在長青春痘、生瘡、傷風感冒,或有急性炎症的,就不宜吃荔枝,吃了會加重病症。荔枝性熱,孕婦、出血病患者以及兒童都應該忌食或少吃。糖尿病人慎用荔枝。荔枝不可以多吃,多食發熱,容易加重便祕。

  吃荔枝後,如果出現飢餓、無力、頭暈等症狀,要趕緊口服糖水或糖塊,一般多能很快恢復。出現中毒表現者要及時到醫院救治。若出現上火症狀,可吃些性寒的西瓜來解熱。

  荔枝的藥用價值

  養血健脾;行氣消腫。主病後體虛,津傷口渴;脾虛洩瀉;呃逆;食少;瘰癧;疔腫;外傷出血。

  1、治呃逆不止:荔枝七個,連皮核燒存性;為末,白湯調下。

  2、治瘰癧潰爛:荔肉敷患處。***《泉州本草》***

  3、治疔瘡惡腫:荔枝肉、白梅各三個。搗作餅子,貼於瘡上。

  4、治風火牙痛:大荔枝一個,剔開,填鹽滿殼,煅研,搽之。

  5、止外傷出血,並防止瘡口感染潰爛,得以迅速癒合:荔枝晒乾研末***浸童便晒更佳***備用。每用取末摻患處。

  6、治老人五更瀉,糞便溏軟:荔枝幹,每次五粒,春米一把,合煮粥食,連服三次;酌加山藥或蓮子同煮更佳。

  7、治孕婦墮胎後下血不止及產後出血:荔枝幹七個***連殼和核一起打破***,用兩碗水煎至一碗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