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胃火牙痛最有效偏方

  有哪些呢?胃火牙痛,病證名。指由於陽明痰火內蘊上攻牙齒而痛,伴齦腫口臭、便祕脈滑。下面小編為你介紹。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活血治蘚方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腫去腐。主治口腔扁平苔蘚、口腔盤狀紅斑狼瘡等口腔斑紋病變。

  處方組成:丹蔘、川芎、雞血藤、鬱金、赤芍、桃仁,製成片劑。每日3次,每次4片。飯後口服。2個月為1療程。

  本方適用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口腔扁平苔蘚。方中丹蔘、赤芍、雞血藤養血活血;桃仁破瘀散結;鬱金行氣理血;川芎調和氣血。諸藥並用,能改善機體血液迴圈。據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經用本方後,患者微血管內血流加快,流態趨於正常,並有炎症細胞滲出減少、基礎細胞再生等組織學改變,說明本方對消除炎症、促進糜爛癒合和白色斑紋消失確有效果。

  2、九味消蘚飲

  功能主治:健脾祛溼,養陰清熱,補腎。主治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生地:黨蔘、石斛、山萸肉、玄蔘、生薏米、茯苓、苦蔘、黃芩,水煎服。溼重者加車前子、知母;熱盛者加黃柏。

  久病必虛,常傷脾胃腎氣。脾虛溼困,腎虛氣化不利,因而水溼內停,泛於肌表,現為白紋,溼重則潰瘍糜爛,反覆發作而又不易收口。本方用生薏米補脾胃之氣,山萸肉補腎氣,黨蔘補元氣,使先天后天之氣均得補益;又用茯苓健脾利溼,苦蔘、黃芩清熱燥溼,有較強的祛溼功效;為防燥之太過,配以生地、玄蔘養陰之品,使氣有所補,溼有所除,陰陽調和,則病情得以緩解。

  本方所用藥物據現代藥理研究有調節免疫、增強消化和廣譜抑菌作用,因此對促進潰瘍糜爛的治癒有顯著效果。使用本方時,若能同時配合以區域性用藥,則效果更佳。

  3、雙地苔蘚飲

  功能主治:功能滋陰養血,疏風潤燥。主治單純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生地、熟地、當歸、白芍、女貞子、枸杞子、麥冬、白蘚皮、黃芩、香附、懷牛膝、旱蓮草,水煎服。

  方以生地、熟地為君,當歸、白芍、女貞子、枸杞子、麥冬為臣,重滋陰養血,祛風燥,補血虛;白蘚皮、香附、旱蓮草力佐,補腎陰,強筋骨,行氣血;並用懷牛膝為使,引火歸元,引血下行,引藥入經。君臣佐使配伍精當,不僅能改善口腔扁平苔蘚區域性症狀,且可調節陰陽,增強臟腑功能,起到改善患者全身狀況的效果。

  4、烏蛇祛風湯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活血化瘀。主治萎縮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烏蛇、荊芥、防風、蟬衣、黃連、黃芩、銀花、連翹、赤芍、丹蔘、丹皮、茜草、甘草,水煎服。血瘀症狀明顯者加桃仁、紅花、當歸尾。

  血虛生風或外感風邪都可導致血脈不和,氣機不暢,肌膚腠理不利,使粘膜面板失卻濡養而呈脫屑、萎縮。本方所用烏蛇有祛風溼、通筋絡之功;加之荊芥、防風、蟬衣祛風除邪,鞏固營衛,能有效抵禦外邪;赤芍、丹蔘養血活血;丹皮、茜草涼血、清血分熱;黃連、黃芩、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能清除血毒,活血化瘀。

  御外兼有清內,異曲同工,都能起到清除廢物、加強供養的作用,使病變部位的代謝活動得以恢復正常,從而萎縮、充血、白紋等症狀自除。本方多寒涼發散藥物,故體虛者慎用。

  5、芩柏消蘚飲

  功能主治:清熱降火,解毒利溼。主治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黃芩、黃柏、連翹、土茯苓、生薏仁、白蘚皮、赤苓皮、紫花地丁、生地、竹葉,水煎服。糜爛嚴重者區域性加用養陰生肌散,或氟美鬆、強的鬆龍於病根基底下浸潤注射。

  本方適用於胃火上蒸或虛火上炎引起的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方用黃芩、黃柏清三焦實火;生地、竹葉清心瀉火;苔蘚皮、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土茯苓、赤苓皮通淋利溼,有助清三焦之火。釜底抽薪,使口舌免遭各臟腑積熱之燻蒸,故能促使糜爛早愈。本方多寒涼,故不宜用於脾胃虛弱者。

  總之,口腔扁平苔蘚是一種慢性疾患,一般愈後良好。自20世紀初首次報道口腔扁平苔蘚癌變病例之後,陸續又增添了一些新病例,並逐漸引起關於本病癌前性質問題的重視。近十多年來的資料,包括某些專著已將本病列入癌前狀態,口腔扁平苔蘚至少應視為像白斑那樣具有癌變可能。

  預防胃火牙疼的方法

  1、減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減少或消除菌斑,改變口腔環境,創造清潔條件是防齲的重要環節,最實際有效的辦法是刷牙和漱口。每個人應該從小養成口腔衛生習慣,學會合理刷牙方法。

  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細菌,減少菌斑形成。儘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飯後漱口。唾前刷牙更重要,因為夜間間隔時間長,細菌容易大量繁殖。

  正確的刷牙方法:刷上頜後牙時,將牙刷置於上頜後牙上,使刷毛與牙齒呈45度,然後轉動刷頭,由上向下刷,各部位重複刷10次左右,裡外面刷法相同。刷下頜後牙時,將牙刷置於下頜後牙上,刷毛與牙齒仍呈45度角,轉動刷頭,由下向上刷,各部位重複10次左右,裡外面刷法相同。

  上、下頜前牙脣面刷法與後牙方法相同。刷上前牙顎面和下前牙舌面時,可將劇頭堅立,上牙由上向下刷,下牙由下向上刷。刷上下牙咬合面時,將牙刷置於牙齒咬合面上,稍用力以水平方向來回刷。這樣就可把牙縫和各個牙面上的食物殘渣刷洗乾淨,刷牙後要漱口。不要橫刷,橫刷容易損傷牙齦,也刷不淨牙縫裡的殘渣。

  2、多吃粗糙、硬質和含纖維質的食物,對牙面有磨擦潔淨的作用,減少食物殘屑堆積。硬質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強牙周組織,又能磨擦牙齒咬面,可能使窩溝變淺,有利減少窩溝齲齒的發生。

  3、減少或控制飲食中的糖:我國是以穀類為主食的國家,控制飲食中的碳水化物防齲是有困難的。但近年來,糖制食品和各種飲料顯著增多。應注意宣傳。從小養成習慣,睡前不吃糖。從幼兒就養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鈣、磷、維生素等多的食物。要儘可能吃些粗糧。要重視母乳餵養嬰兒。

  胃火食療方法

  1、用鮮蘆根、白菊花***幹品***、鮮茅根、鮮荸薺、鮮桑葉、鮮竹葉、鮮薄荷葉、鮮金銀花熬水喝。具有清熱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優點,對熱症、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胃熱、嘔吐等病症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開水焯後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西紅柿洗淨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調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後起鍋。此菜可清胃健脾。

  3、鮮蘆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薑10克。將鮮蘆根洗淨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加入生薑,略煮即可。

  4、枇杷15個。將枇杷入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