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胃火牙痛的偏方有哪些

  胃火牙痛,病證名。指由於陽明痰火內蘊上攻牙齒而痛,伴齦腫口臭、便祕脈滑。那麼治療胃火牙痛的偏方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治療胃火牙痛的偏方

  1、活血治蘚方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腫去腐。主治口腔扁平苔蘚、口腔盤狀紅斑狼瘡等口腔斑紋病變。

  處方組成:丹蔘、川芎、雞血藤、鬱金、赤芍、桃仁,製成片劑。每日3次,每次4片。飯後口服。2個月為1療程。

  本方適用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口腔扁平苔蘚。方中丹蔘、赤芍、雞血藤養血活血;桃仁破瘀散結;鬱金行氣理血;川芎調和氣血。諸藥並用,能改善機體血液迴圈。據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經用本方後,患者微血管內血流加快,流態趨於正常,並有炎症細胞滲出減少、基礎細胞再生等組織學改變,說明本方對消除炎症、促進糜爛癒合和白色斑紋消失確有效果。

  2、九味消蘚飲

  功能主治:健脾祛溼,養陰清熱,補腎。主治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生地:黨蔘、石斛、山萸肉、玄蔘、生薏米、茯苓、苦蔘、黃芩,水煎服。溼重者加車前子、知母;熱盛者加黃柏。

  久病必虛,常傷脾胃腎氣。脾虛溼困,腎虛氣化不利,因而水溼內停,泛於肌表,現為白紋,溼重則潰瘍糜爛,反覆發作而又不易收口。本方用生薏米補脾胃之氣,山萸肉補腎氣,黨蔘補元氣,使先天后天之氣均得補益;又用茯苓健脾利溼,苦蔘、黃芩清熱燥溼,有較強的祛溼功效;為防燥之太過,配以生地、玄蔘養陰之品,使氣有所補,溼有所除,陰陽調和,則病情得以緩解。

  本方所用藥物據現代藥理研究有調節免疫、增強消化和廣譜抑菌作用,因此對促進潰瘍糜爛的治癒有顯著效果。使用本方時,若能同時配合以區域性用藥,則效果更佳。

  3、雙地苔蘚飲

  功能主治:功能滋陰養血,疏風潤燥。主治單純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生地、熟地、當歸、白芍、女貞子、枸杞子、麥冬、白蘚皮、黃芩、香附、懷牛膝、旱蓮草,水煎服。

  方以生地、熟地為君,當歸、白芍、女貞子、枸杞子、麥冬為臣,重滋陰養血,祛風燥,補血虛;白蘚皮、香附、旱蓮草力佐,補腎陰,強筋骨,行氣血;並用懷牛膝為使,引火歸元,引血下行,引藥入經。君臣佐使配伍精當,不僅能改善口腔扁平苔蘚區域性症狀,且可調節陰陽,增強臟腑功能,起到改善患者全身狀況的效果。

  4、烏蛇祛風湯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活血化瘀。主治萎縮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烏蛇、荊芥、防風、蟬衣、黃連、黃芩、銀花、連翹、赤芍、丹蔘、丹皮、茜草、甘草,水煎服。血瘀症狀明顯者加桃仁、紅花、當歸尾。

  血虛生風或外感風邪都可導致血脈不和,氣機不暢,肌膚腠理不利,使粘膜面板失卻濡養而呈脫屑、萎縮。本方所用烏蛇有祛風溼、通筋絡之功;加之荊芥、防風、蟬衣祛風除邪,鞏固營衛,能有效抵禦外邪;赤芍、丹蔘養血活血;丹皮、茜草涼血、清血分熱;黃連、黃芩、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能清除血毒,活血化瘀。

  御外兼有清內,異曲同工,都能起到清除廢物、加強供養的作用,使病變部位的代謝活動得以恢復正常,從而萎縮、充血、白紋等症狀自除。本方多寒涼發散藥物,故體虛者慎用。

  5、芩柏消蘚飲

  功能主治:清熱降火,解毒利溼。主治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黃芩、黃柏、連翹、土茯苓、生薏仁、白蘚皮、赤苓皮、紫花地丁、生地、竹葉,水煎服。糜爛嚴重者區域性加用養陰生肌散,或氟美鬆、強的鬆龍於病根基底下浸潤注射。

  牙痛的病因

  牙痛大多由牙齦炎和牙周炎、齲齒***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是由於不注意口腔衛生,牙齒受到牙齒周圍食物殘渣、細菌等物結成的軟質的牙垢和硬質的牙石所致的長期刺激,及不正確的刷牙習慣,維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牙痛的臨床表現

  牙痛是多種牙齒疾病和牙周疾病常見症狀之一,其特點表現為以牙痛為主,牙齦腫脹,咀嚼困難,口渴口臭,或時痛時止,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

  牙齦鮮紅或紫紅、腫脹、鬆軟,有時齦緣有糜爛或肉芽組織增生外翻,刷牙或吃東西時牙齦易出血,但一般無自發性出血,患者無明顯的自覺症狀,有時可有發癢或發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