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期國債利差的內容

  你知道麼。你知道中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麼。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短期國債利差收窄,機構趨避險?

  最近一直比較擔心的一個現象:以金融債為代表的高等級債券收益率快速上升,也就意味著市場無風險收益率的上行。今天看到國泰君安債券分析師的一個報告,《收益率曲線的祕密——平坦化的詛咒》,作者:徐寒飛,和我所擔心的比較接近,供同學們參考。

  @Amagicfish ,@柴迷

  報告標題=收益率曲線的祕密

  報告日期=2013-11-0218:58:22

  【報告摘要】

  10月30日,1年期國債收益率創新歷史新高,中標利率大幅上行至超過4.0%,國債收益率曲線出現了異常平坦化,10-1利差從10月下旬的接近60bp大幅下降至20bp 。

  曲線異常平坦化的含義在於機構的避險情緒開始上升。從金融學的角度來看,長期國債和短期國債之間的差異***從收益率角度來看就是收益率曲線的期限利差***在於機構對於未來風險***影響到資產價格的不確定性***的判斷:當機構預期未來風險增加時,會增加長期國債的投資以鎖定未來的收益,期限利差一般是縮小的;而當機構預期未來風險下降時,將會減少長期國債的投資,使得期限利差擴大。

  2005年以來,收益率曲線極端平坦化出現過三次:

  ***1***2008年8~9月。次貸危機爆發前夕,國債10-1利差從8月底的接近90bp大幅下降到9月底的30bp。

  ***2***2011年5~9月。歐債危機爆發時,國債10-1利差從5月份的80bp下降到不到20bp。

  ***3***2013年4~6月。中國經濟出現二次探底的預期***環比跌破7%***,6月份出現了超預期的“錢荒”,國債10-1利差從4月份的60bp下降至零***甚至出現了小幅倒掛***。

  曲線異常平坦化的過程中風險指標都出現了變化,主要表現在風險資產價格的大幅下降和信用利差的回升。據我們統計,上述平坦化期間股票指數下跌的幅度都超過20%,信用利差則在前兩次平坦化期間大幅上升了超過50bp,不過,2013年信用利差的變動不超過20bp,國債投資者和信用債投資者似乎在風險預期上存在巨大分歧。

  我們粗略的以50bp作為臨界水平,當10-1利差跌破臨界水平後,機構的避險情緒可能開始大幅上升,而風險事件爆發與機構的避險情緒上升有一定聯絡,意味著存在從平坦化***避險情緒上升***風險事件自我實現這一邏輯鏈條,收益率曲線極端的平坦化可能以某種概率預測到未來風險事件的發生,我們稱為“平坦化的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