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腸溼熱中成藥

  在日常飲食上,有哪些中藥能清大腸溼熱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去大腸溼熱的中藥,希望大家喜歡!

  

  溼熱片

  成份:大黃、蒼朮***泡***、羌活、制川烏、金銀花、槐花***炒炭***、側柏葉***炒炭***、赤石脂***制***、檳榔***炒***、苦杏仁。

  性狀: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顯棕褐色;味苦。

  功能:主治清熱燥溼,澀腸止痢。用於腹痛、洩瀉、血痢,屬大腸溼熱證。

  補脾益腸丸

  成份:黃芪、黨蔘***米炒***、砂仁、白芍、當歸***土炒***、白朮***土炒***、肉桂;醋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炙甘草、防風、木香、鹽補骨脂、煅赤石脂。輔料為聚丙烯酸樹脂Ⅱ、煉蜜、滑石粉、蓖麻油、乙醇、澱粉、藥用炭、蟲白蠟、單糖漿。

  性狀:本品為黑色的包衣水蜜丸;斷面可見兩層,外層為棕褐色至黑褐色,內層為黃棕色至紅棕色;氣香,味甘辛、微苦。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澀腸止瀉。用於脾虛洩瀉症,臨床表現為腹瀉腹痛、腹脹、腸鳴。

  香連丸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至黃褐色的水丸;氣微,味苦。

  主要:功效清熱化溼,行氣止痛。

  適用病症:用於大腸溼熱所致的痢疾,症見大便膿血、裡急後重、發熱腹痛;腸炎、細菌性痢疾見上述證候者。

  大腸溼熱外敷藥物

  1***苦蔘粉適量,溫水調成糊狀敷臍。

  2***梔子適量,研為細末,雞蛋清調成膏,貼雙足湧泉穴。

  3***白礬、五味子、五倍子研為細末,用開水調成膏,貼神闕穴。

  4***噤痢膏牙皁、細辛、蔥6根***拭淨泥土,勿洗***,田螺2個,小麥曲。諸藥混合,搗融如膏,貼於神闕穴,蓋以紗布、繃帶固定,藥幹另換。

  5***熱瀉散黃連、滑石、廣木香、吳茱萸,諸藥混合粉碎為末,過篩,取藥末,撤於2~8平方釐米膠布中間,分別貼於神闕、大腸俞,1日換1次。

  6***大黃,或甘遂、大戟研為細末,用醋凋敷臍部固定。適用於疫毒痢腹脹者。

  清大腸溼熱的食物

  綠豆芽

  《本草綱目》說它“解酒毒、熱毒,利三焦”,意思就是說綠豆芽可用來解除全身的一切熱毒,而溼熱之毒,夏秋季最盛。還有報道指出,美國人很推崇綠豆芽,認為它是最適合肥胖人進食的蔬菜之一。對於那些平日面泛油光、血壓偏高或血脂偏高,嗜菸酒而且肥胖的人,經常吃綠豆芽,不僅可以清腸胃、解熱毒、利溼熱、潔齒牙,而且有減肥功效。

  木棉花

  木棉花花瓣色澤鮮紅質,晒乾後可作藥用。其味甘淡、性涼,具有清熱利溼、解表、利尿、消暑、止血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痢疾,洩瀉、食滯等胃腸溼熱病,是常用藥物之一。氣候炎熱潮溼,人們又多以魚肉為食,因而容易患腸胃溼熱性疾病,如食慾不振、食滯、腹瀉、下痢等,而木棉花正好可改善以上症狀。

  蘿蔔

  蘿蔔有消食、清熱毒的作用,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蘿蔔湯。適用於腸胃溼熱、消化性潰瘍和食慾不好者。

  玉米

  中醫學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健脾滲溼、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溼熱等功能。玉米含有類黃酮,對視網膜黃斑有一定作用,所以多吃玉米有明目作用。

  大腸溼熱的食療方

  紅豆薏米飲

  將所需要的兩種食材按照等比準備,然後浸泡;將準備好的食材一起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慢燉半個小時就可以取出一半汁水,繼續熬煮30分鐘將剩餘的水也取出,兩次的攪拌均勻之後服用,能夠起到很好的清熱利溼的作用。

  清炒苦瓜

  將新鮮的苦瓜準備好,然後切絲放入開水之中焯一遍,這樣能夠有效的去除苦瓜的苦味;瀝乾水分之後將準備好的苦瓜放入油鍋之中爆炒,大約九分熟之後就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當的加入一些調味品,最後就可以起鍋服用了。

  金針冬瓜湯

  將乾燥的金針菜切斷,然後放入開水之中浸泡半個小時,將冬瓜切絲備用;將兩種食材一起放入開水之中,大火煮開;起鍋之前加入調味品就可以起鍋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