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量種植香樟的風險和解決方法有哪些
江陰市近年綠化規模不斷擴大,市樹香樟在綠化上超過千萬株。現在香樟苗木已是超量種植。這帶來了什麼威脅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超量種植香樟的威脅和解決方法。
超量種植香樟的原因
包全初遇到的問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政府當初有承諾,還是林農過多種樹導致銷售滯後呢?11月14日記者來到江陰市園林旅遊管理局,採訪到分管綠化建設的蔡雲主任,他告訴記者,政府部門也有本難唸的經。祝塘鎮一些林農的困難他並非不知道,但城市綠化也有許多要求,如落葉樹和常綠樹比例一般為7:3,而現在江陰市則是3:7,比例不很合理,所以現在要加大落葉樹在城市綠化方面的種植面積。香樟樹雖然樹型好,但大量種植卻會遮擋道路陽光,尤其是南北方向道路不適宜大量種植香樟。在綠化建設中,肯定是以本地苗木為主。由於香樟容易成活,所以現在很多農民都在種植,因此,他建議農林部門應該幫助農民調整苗圃的品種結構,不要一窩蜂都種植同一樹種。蔡雲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強調,目前江陰市對香樟的需求量並不是很大。
無錫市農林局林特產指導站的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解釋,以前城市綠化中將近70%樹苗採購的是香樟,但作為景觀綠化,對樹苗本身的要求也較高,現在常說的“8釐米”,是指距地面1米處,樹苗的胸徑尺寸為8釐米。這種大樹苗的銷路應該不錯,價格也還可以。
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院長王浩教授也認為香樟目前的需求量依然很大,但如果滯銷,可能由於兩種原因,一是苗木質量有問題,二是農民銷售資訊不暢。
記者瞭解到,在包全初的林地裡,目前以8至10釐米的香樟樹為主。老包告訴記者,2004年江陰市“8路工程”共使用200多萬株香樟樹,當時,也有幾家綠化公司的老闆來看自己的樹苗,他們都認為質量不錯,而且價格適中,但最後都不了了之。老包說自己只是個農民,根本不懂得怎麼和這些客戶打交道。
記者也就老包要免費為鎮上道路植樹的情況採訪了祝塘鎮分管農業副鎮長邱瑞中,他明確告訴記者,沒有聽說過鎮上有任何一位農民提出過為政府免費種樹的想法。他也向記者解釋,鎮一級道路綠化歸市裡統一招標,他們決定不了。無錫市農林局林特產指導站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鎮一級道路綠化屬於鎮政府管理。
超量種植香樟的威脅
2000年10月,江陰市文林鎮***後撤銷,合併至祝塘鎮***,時任文林鎮書記的胡國興和農業副鎮長殷進德經常在一起商量如何帶領農民進行產業調整,這一年,國家已開始鼓勵發展成多種養殖,以提高農民收益。胡、殷兩人認為應該找個產業調整的致富帶頭人,這樣其他村民才好接受。
帶頭人並不難選,他們不由得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包全初。1983年,老包還在部隊的時候就搞過綠化,轉業後,他在自家拿出了2畝田地一直在種花卉、盆景和經濟苗木。胡、殷兩人的想法與老包一拍即合,此時的老包在鎮領導和政府的鼓勵下,便開始選擇專案,準備大幹一場。
香樟此時出現在老包的視野中,他認為香樟是常綠喬木,樹型好,適合城市綠化要求,而且當時江陰市已開始大規模城市綠化,需要大量香樟樹苗,老包心想這個商機不能錯過。於是,在2001年其便一口氣拿下60畝地,一次性種植了20萬株香樟樹苗。
鄉親們看著老包的苗木林一天天長大,但直到2003年,才有14戶農民也跟著種植香樟樹。而到今年10月初,江陰市在接受“國家園林城市”資格驗收時,香樟苗林已從林場擴充套件到山觀、周莊、華士等沿山鄉鎮,每年有數以十萬計的新苗出床,在江陰地區可謂遍地開花,由於競爭激烈,苗木價錢也一降再降。
受此影響,老包和同鎮的近30戶苗農沒有隨城市綠化的開始而致富。老包告訴記者,現在,有一半的苗農種植香樟有四五年了,可一棵樹也沒賣出去。好像城市的大規模綠化根本沒有咱本地林農啥事。與此同時,很多綠化工程反倒都選擇浙江等地的苗木。老包談到此便很痛心,他對記者說,“外地苗木挖出來要經過長途運輸,風吹雨淋,成活率很低,而自己的苗木從地裡挖出來到江陰市的工地上只要不到2個小時,成活率高,成本又低。可自己作為江陰最大的私人香樟種植戶,卻沒有一棵苗木栽在江陰市的綠化帶上。”祝塘鎮農業副鎮長邱瑞中也對記者表示,香樟銷售難的問題,不僅是在祝塘,其他的許多鄉鎮也有同樣的問題。
老包告訴記者,自己和其他農戶都是普通苗農,與綠化公司沒什麼接觸。但很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幫助苗農們與綠化公司牽線搭橋,幫助推銷苗木。他不想看到本地苗農辛辛苦苦種植出來的苗木賣不出去都枯死在地裡,而綠化公司又大量採購外地成活率不高的苗木來進行城市綠化。祝塘鎮20多戶林農早已聯名疾呼,希望政府部門能出面解決這一問題。
“這些苗木就是自己的親孩子。”老包很愛自己的苗木,但他也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本分的老農民,種好樹,耕好田就是自己應該做的。可現在光會養殖,不懂銷售也不行。由於找不到銷路,眼看著自己林地裡的苗木越來越密,苗木見不到陽光,在逐漸枯死,他的心裡就急得不得了。於是,老包曾打過書面報告到鎮裡,要求免費為鎮上種植行道樹,一來減輕政府負擔,二來可以緩解苗木過密的問題。但這一想法最終沒被採納。也曾經有綠化公司要先挖走老包的樹苗,最後付錢,雖然老包心裡感覺不踏實,但想著只要有人能把自己地裡的樹苗搬走些,也就勉強同意了。但果不其然,這家公司至今沒付一分錢。老包說到這些,臉上不由得露出一絲苦笑。
今年,老包從報紙上看到江陰市有關部門要再擴大林地4萬畝,很多農民都在打算投入資金種植苗木。老包眼裡看著綠化越來越好,作為一個老江陰人,也感到自豪。可每當他一回到自己的林地上,心裡想著報上的新聞,又久久佇立,心裡說不出是啥滋味。
超量種植香樟的解決方法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自從1956年江陰林場到浙江富陽採集了五斤八兩香樟種子後,從此江陰人與香樟樹結下了不解之緣。1993年,在評選江陰市樹時,當地人幾乎毫無爭議地把選票投向了香樟。但包全初每天看著自己銷路不暢的香樟林,心裡卻悶悶不樂。
無錫市林業局林特產指導站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上世紀末,在保證基本農田規模和糧食產量的前提下,國家倡導,並由基層政府部門對農民進行適當的產業結構調整。政府當時也確實大力鼓勵農民種植經濟苗木、果樹等,但實事求是地講,當時種果樹的農民確實賺了不少錢,而種單一樹種的農民,收益都很差。有經濟頭腦和關係的林農現在還好些,一般的林農應該是虧本的,尤其是2003年後開始種植香樟樹的農民。
他分析有幾種原因造成此滯銷問題,首先是農民資訊不暢,與綠化公司缺乏聯絡,在無錫地區,林業經紀人還比較缺乏,不如武進、常熟地區多,但在目前的苗木銷售中,只有苗木基地加銷售公司的模式才有出路,而江陰市的大多農民還沒有形成銷售組織,還是以家庭為單位,關係鬆散,整體實力較弱;其次,目前的香樟滯銷,是適應性調整帶來的陣痛。江蘇苗木經濟發展偏晚,鄰省浙江則起步較早。浙江林農趕在上世紀末,城市大規模綠化前就開始種植香樟等苗木,現在香樟林規模應超過100萬畝,而且浙江林農的種植技術遠高於江蘇。在浙江,香樟樹在使用進口複合肥和高密度種植的情況下,甚至在一年內就能達到使用標準。由於市場經濟是無情的,所以低價的浙江香樟大量並且長期佔據江蘇市場。綠化公司在採購苗木過程中,政府之手無法強加干預,價格決定了一切;還有就是現在租地造林的農民損失較大,由於地價租金近年不斷上漲,加上化肥、農藥、人工成本增長迅速,而苗木價格不升反降,所以這部分租戶經濟壓力十分巨大;最後,綠化市場只有這麼大的規模,而市場經濟運作中,政府無力插手。
但王浩教授卻有著與之截然相反的看法,他認為,政府鼓勵和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和種植品種,這本身並沒有錯,但應該在此之前做好詳盡的市場預測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並由有關部門對農民做技術和市場指導。這一工作也更需要基層政府來實施。但他不無遺憾地告訴記者,在全國範圍內豐產不豐收,政府鼓勵種的養的,與市場嚴重脫鉤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且這一問題還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