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和散文的區別
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會運用各種不同的寫作型別,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記敘文:是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時間,人物,地點,起因,經過,結果是記敘文的六要素。通過敘述一些客觀的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讓讀者總結出作者的觀點。寫作記敘文要做到一下幾點:
第一,要交代明白。無論記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否則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線索清楚。雖然觀察的角度、記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應當有一條綰聯材料、統貫全篇中心線索,否則文章就會鬆散。
第三,人稱要一致。無論用第一人稱“我”記述,還是用第三人稱“他”記述,都要通篇一貫,一般不宜隨意轉換,否則就容易造成混亂。
記敘文以記敘為主,但往往也間有描寫、抒情和議論,不可能有截然的劃分。它是一種形式靈活、寫法儘可能多樣的文體。
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包括雜文、隨筆、遊記等。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斷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並揭示其社會意義,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加工創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而是著重於表現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具有選材、構思的靈活性和較強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通過作者寫的主觀句子和一些客觀事物去表達自己的觀點。
散文的特點:取材廣泛,搖曳多姿,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如同五彩斑斕的風景畫,讓人陶醉,讓人喜愛。
那麼怎樣來寫散文呢?寫散文要牢牢掌握它的五個特點:
一、時間跨度大
散文不受時間限制,前可以遠涉古代,後可跨及未來,又可覆蓋今天。如牧的散文《土地》從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機,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晉公子重耳狼狽出逃時手捧泥土感謝土地是上蒼的恩賜。時間跨度很大,但卻緊緊圍繞作者要表現的主題沒有讓人感到絲毫的散亂。聯想極豐富,文筆揮灑自如,極有感染力。
二、空間轉換廣
散文既不受時間限制,也不受空間限制,天南海北,空間宇宙,無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魯迅的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間跨度從中國到日本,再從東京到仙台,又從仙台回到北京,接著又寫走到廈門,空間跨度大,空間轉換之多讓人目不暇接,但寫得層次分明,詳略得當。把複雜的人和事放在每個空間裡,有的隨意點染,有的潑墨描繪,錯落有致,色彩斑斕。
三、事件牽涉多
寫散文,多數離不開事件,尤其是敘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硬體”。許多好的散文有一箇中心事件,以及烘托連帶的一些與之有關的其它事件。如袁鷹的散文《井岡翠竹》,寫井岡山的竹子做過武器殺傷敵人,做過竹筒盛粥,做過紅軍的扁擔挑著中國革命從井岡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國成立後,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用場……事件多得讓人應接不暇。
四、表達方式靈活
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名篇《白楊禮讚》,就綜合地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如文章開頭就記敘和描寫了汽車在黃土高原上賓士看到的黃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議論點明瞭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這些方式的
運用,有力地表達了主題,使文章氣勢浩大,攝人心魄。
五、勾連全文巧
散文的取材,可謂“雜亂”有章。既使散思路開闊,包容量大,又使散文緊緊圍繞作者的意圖而不“越軌”。形散而神不散。秦牧說寫散文最不能丟的是“思想的紅線”。即用一個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亂的一大堆材料,貫穿成文。若把這一個個事件喻作“珍珠”,真可叫做“紅線穿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