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粉和麵粉的區別

  澄粉和麵粉是怎麼回事,今天就讓我們詳細的扒一扒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澄粉:

  其實就是麵粉去掉了麵筋提取出來.所謂澄粉***澄面***又稱小麥澄面,是用麵粉加工洗去麵筋,然後將洗過麵筋的水粉再經過沉澱,濾幹水分,再把沉澱的粉晒乾後研細的粉料。***其特徵:色潔白、面細滑,做出的麵點半透明而脆、爽,蒸製品***爽滑,炸製品脆***。 一般超市裡有賣的,或者食品店、麵粉店裡也有賣的。目前僅限於廣東。此粉性軟,延伸性小,可塑性大,點心師們利用其特性,製成龍珠餃、鳳眼餃、百花餃等多種精美點心,款式多樣而新穎。

  生粉:

  在中餐裡就是指澱粉 ,炒菜時用於勾芡、上漿等, 有多種多樣,比如紅薯澱粉,川菜中使用的水豆粉,以及玉米澱粉等

  生粉就是澱粉,可以有很多種,一般指玉米澱粉

  生粉和澱粉的區別

  生粉和澱粉這兩個名詞經常出現在一些菜譜上,這就叫很多朋友犯了難。這生粉和澱粉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其實很多時候,生粉和澱粉指的是同一類做菜的佐料,只是根據地區的不同叫法不同罷了。但嚴格意義上,生粉和澱粉在製作材料上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如果大家在看菜譜的時候有所注意的話,你會發現生粉一般都是出現在港臺菜譜中。它指的是用來上漿、勾芡的一種配料。香港人在做菜時使用的生粉一般是由玉米粉做成的,而在臺灣人則一般喜歡使用太白粉。生粉在港臺菜中的作用就是增加食品爽滑的口感,以及軟化肉質。另外,生粉還可以用來做涼粉和攤煎餅。

  而澱粉的叫法則一般出現在中餐當中了。而且不同地區使用的澱粉也是不一樣的,例如在川菜中的澱粉是由紅薯做成的紅薯澱粉,在魯菜中則用玉米澱粉做勾芡的澱粉。中餐中一般在炒菜的時候用一些澱粉,作用就是勾芡和上漿。當一個菜餚快要接近熟的時候,就可以將調好的澱粉汁水淋入鍋中,稍加翻炒就可以提升菜餚的色澤和味道。

  生粉和澱粉的區別除了叫法不同之外,另一個區別就是它們的材質有所不同。生粉的材質一般為土豆粉、玉米粉,而澱粉的材質則非常多,例如紅薯粉、葛粉、木薯粉等等。生粉大多采用土豆粉和玉米粉為製作材料。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質地細膩、顏色潔白,但是它們的吸水性則相對要差一些,在上漿和勾芡方面及不上由紅薯粉為材料做成的澱粉。

  紅薯粉、葛粉和木薯粉它們最大的優點就是吸水性強、黏性好,但缺點就是色澤較暗淡,且紅中帶黑,容易破壞菜品的色澤。紅薯粉做成的澱粉分為粗細兩種,家庭做菜餚的時候一般選擇粗粒的紅薯澱粉。除此之外,西谷椰子澱粉也是澱粉的製作材料之一,它在我們的生活中就不常見了,它多見於一些高檔餐廳的配料中。

  澄粉可用什麼粉代替

  澄粉又稱澄面、澄粉、汀粉、小麥澱粉。是一種無筋的麵粉,成份為小麥。可用來製作各種點心如蝦餃、粉果、腸粉等。是加工過的麵粉,用水漂洗過後,把麵粉裡的粉筋與其他物質分離出來,粉筋成麵筋,剩下的就是澄面。

  澄粉其實就是生澱粉,用的時候用開水沏一下,使其糊化具有粘性就可以和成麵糰用了。

  用土豆或紅薯打成漿,或用綠豆粉和麵,也可以製出相應的澄粉,只不過難以得到麵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