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養生怎麼吃

  秋季是最適宜進補的季節,只要稍加進補,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秋天養生飲食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秋天飲食養生

  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秋天氣候較為乾燥就是所謂的秋燥,因此空氣中缺少水分,同樣人體也缺少水分,故需要補充水分,但喝白開水並不能抵禦秋燥帶來缺水效應。古人對付秋燥早有良方即“朝朝鹽水,晚晚蜜湯。”也就是白天喝點鹽開水,晚上喝點蜂蜜水,這樣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良方

  小貼士:這樣的良方貴在堅持,早飲鹽,晚喝蜜,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

  秋後蘿蔔賽人蔘

  蘿蔔具有吸氣、消食、止咳、化痰、生津、除燥、散淤、解毒、利尿功效,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較高的食療價值。因此民間有“秋後蘿蔔賽人蔘”的說法。這裡就向大家介紹幾種蘿蔔的功效。

  治口腔潰瘍

  榨取鮮蘿蔔汁100毫升,加涼白開100毫升,調勻後漱口,每日早、中、晚各數1次,對口腔潰瘍有功效。

  治扁桃體炎

  榨取鮮蘿蔔汁100毫升,加甘蔗汁100毫升,調勻後用溫開水沖服,每日2~3次,可消炎解毒。

  治哮喘

  榨取鮮蘿蔔汁300毫升,加蜂蜜30毫升,調勻後用溫開水沖服,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具有潤肺定喘之功能。

  治高血壓

  榨取鮮蘿蔔150毫升,加紅糖50克調勻,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有清熱降壓之功效。

  秋來食鴨養生

  鴨為水禽,性寒涼,營養學家認為,當年的新鴨養到秋季後,肉質鮮美且營養豐富,可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適合秋季進補養生。下面幾種食補方供參考:

  老鴨冬瓜湯

  整鴨1只,瘦肉30克,冬瓜100克切塊,海蔘、芡實、苡仁各15克煮湯至爛熟,有補虛作用。

  老鴨蟲草湯

  取蟲草10克放入老鴨肚中,加水燉熟調味食用,對久咳虛喘、腰膝痠痛、體虛乏力者有作用。

  豬蹄燉老鴨

  公鴨一隻加入豬蹄和火腿適量,燉熟食之,對體虛或肺結核熱患者有效果。

  美味百合意氣安神

  百合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百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當然百合的藥用價值也很高,《本草綱目》中也有百合可潤肺止咳、寧心安神、補中益氣的記載。

  百合粥

  百合50克,粳米60克,先將百合與米分別淘洗乾淨,放置鍋內,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與粳米熟爛時,加糖適量,即可食用。也可在百合粥內加入銀耳,則有滋陰潤肺之功效;或加入綠豆,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效。

  百合湯

  百合去雜質後洗乾淨,放置鍋內,加水煮至極爛,加入適量白糖,連湯食用,若等湯水溫和後加蜂蜜調勻後服用則對肺熱咳嗽有特殊功效。

  養生水果梨和甘蔗

  秋後是水果收穫的季節,對付秋燥,養生水果當屬梨子和甘蔗了。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勞作辛苦、飢腸轆轆時,吃上兩節甘蔗可使精神重新振作起來。當然,適合秋季吃的水果還有蘋果,桔子、香蕉、山楂等。

  秋季進補宜忌

  按中醫的理論,秋季是養肺的最好時節。此時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應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如烏骨雞、豬肺、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忌吃含辣椒、大蔥、生薑、肉桂等辛辣、煎炸爆炒的燥熱食品。此外,生冷瓜果不宜多吃。

  很多人認為秋季可以吃狗肉、羊肉來溫補,但實際上,食用溫性的狗肉、羊肉會加重秋燥症狀,易使人上火。如果秋季需要進補的話,最好選用鴨肉、兔肉、鴿肉、甲魚、海蔘等作為滋補品。鴨肉不僅富含蛋白質,可及時補充夏日的過度消耗,而且其性涼,具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的作用。

  兔肉易於消化,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極低,而且性涼,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是中老年人及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病患者理想的秋季進補食品。鴿肉、甲魚、海蔘均性平,能起到滋腎益氣、滋陰補虛的作用,是腎氣虧虛者的秋季食療佳品。

  秋季進補也可以適當吃點平性的魚,如養血滋陰的墨魚、健脾開胃的黃花魚,補虛、健胃、益肺的銀魚以及具有健脾胃作用的鯽魚等。但要少吃帶魚、鰱魚、鱔魚等溫性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