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養生方法

  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悶溼的時期,同時更是易感染疾病的高發時段。所以三伏天養生防病很關鍵,但是也需講究策略。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三伏天怎樣養生

  第一招:飲食調養

  三伏天,溫度相對較高,此時腸胃蠕動的速度呈現趨緩的狀態,於是口腔唾液、胃液分泌都會降低,人體很容易出現厭食症狀。

  另一方面,外界溫度高,人體代謝速度加快,所以汗液排洩也增多,於是體內會損失很多重要的營養素。

  因此,我們可根據高溫環境進行正確的飲食攝取。其中,需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取,多吃點魚類、蛋奶類是很關鍵的。其次,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是為人體進行維生素補充的有效途徑。

  其中,在食物烹飪方法上,儘量避免油炸,應以清蒸、燉煮的方法替之,以清淡為主。

  第二招:運動祛溼保暖

  悶熱又潮溼的三伏天氣,人體經常處於忽寒忽熱的狀態中,於是很容易使得溼邪之氣侵襲體內,進而造成體內溼氣重的症狀。且中醫認為:“溼是萬病之源”,因此,應對暑溼,通過運動祛溼保暖是重點。

  因此,在三伏天,形成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經常跑步、瑜伽、打球等能有效的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使得體內溼氣隨著面板、汗腺而散發出體外。

  第三招:保持良好心情

  天氣炎熱,人們的心情也很容易受到影響,變得喜怒無常,而中醫稱:“喜怒不節易傷肝臟”,所以說要想更好的養生,在三伏天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大喜大悲,摒棄心中的雜念,靜心宜神!

  第四招:抵制寒氣侵襲

  三伏天熱,是不是覺得呆在涼爽的空調房中,然後吃冰淇淋很愜意呢?雖說,這樣能獲得一絲絲的涼意,但是很容易使得寒氣進入體內,紊亂正常的身體機能,進而使得身體產生多種不適症狀。

  因此,三伏天也不能太貪戀涼爽,少呆在空調房和吃冷飲了。尤其是本身就體寒的人群更應謹記!

  第五招:注重熱養生

  人體內的陽氣旺於夏,而三伏天中氣溫高,陽氣比較旺盛,所以此時是補充體內陽氣,達到驅寒的重要時段。

  其中,對於本身陽氣不足的人群,便可以利用三伏天進行熱養生,能起到極好的保健作用。

  三伏天養生祕訣

  一、喝三豆湯

  宋代醫學著作《朱氏集驗方》的三豆湯由綠豆、赤豆和黑豆熬製。三種豆再加入三份水,並用小火煮爛,每次喝一碗,一天喝兩到三次就能夠起到解暑消熱的作用。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消暑的作用,赤豆具有清熱利尿消腫的作用,黑豆具有補腎益精清熱的作用,三種豆子一起食用正是消暑的佳品。而且綠豆和赤豆屬於涼性的食物,有些人的脾胃功能比較弱,如果經常食用反而會對脾胃功能造成不好的影響,而黑豆正好有健脾補腎之功,可以緩解綠豆和赤豆的涼性。

  對於消化功能不是很好的人,還可以在三豆湯中加入適量的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不僅能夠清熱解暑,還有健脾補腎的效果。

  二、吃苦味食物

  中醫認為苦味食物有補氣固腎、健脾燥溼的作用,可以平衡機體功能。而且苦味食物多含有生物鹼、氨基酸、苦味素等人體需要的物質,從而具有抗菌消炎、解熱去暑、提神除煩、健胃等功用。

  苦味食物:

  蔬菜類——萵苣葉、萵筍、生菜、芹菜、茴香、絲瓜、葫蘆、瓠子,香菜、苦瓜、蘿蔔葉、苜蓿、苔菜等;

  乾鮮果品類——杏、荸薺、柚子、杏仁、黑棗、薄荷葉等;食藥兼用——五味子、蓮子芯。

  但是脾胃虛寒者要少吃“苦”,尤其是老人、兒童、孕婦這類體質虛弱的人群,吃“苦”更需要謹慎。

  而且女性月經期也要少吃“苦”,因為苦味食物多數為寒性或涼性,可使經脈凝澀、血行受阻,進而導致經行不暢,甚至痛經、閉經。

  三、不要吃冰鎮的食物

  夏季大家最常吃的便是冰鎮食物,尤其是冰鎮西瓜,但是三伏天人體的陽氣都是浮在體表,五臟六腑是寒冷的,如果再吃冰鎮的食物,相當於寒冷的五臟六腑再被冰凍了一次,這樣嚴重不利於身體健康。

  而且冰鎮的食物並不能從根本上解除酷暑的炎熱,只是暫時的讓身體感受到涼爽,但吃完之後反而會更熱,身體的機能也會被寒氣破壞。因為冰鎮的食物會使寒氣入侵我們的身體,還不能排出體外,這就會導致冬天我們格外的怕冷,而且手腳都是冰冷的。

  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就要堅持在夏天喝熱茶或者是白開水,因為喝熱飲可以刺激身體裡的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進而使體溫明顯的降低,也會把體內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因此在夏天不僅不應該吃冰鎮食物,還應該飲用熱飲。

  四、洗熱水澡

  因為夏季天氣特別炎熱,因此有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洗冷水澡可以快速的降溫,其實不然。因為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汗蒸發為主,所以用熱來除熱才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

  而且人體顱內的動脈血管對疼痛非常敏感,在高溫季節運動或勞動後頭部易出汗,這時血管擴張,如果用冷水沖洗,有可能引起顱內血管功能異常,出現頭暈、眼發黑、嘔吐等現象,嚴重的話,可能會引發顱內大出血。

  所以用溫熱的水沖洗才是夏季養生的訣竅,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反而更有利於機體排熱。而夏天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此外,夏季也要用熱水洗腳,雖然當時感覺有點熱,但事後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五、補西洋參

  西洋參屬於涼性食物,味道比較苦,具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效。夏季炎熱多汗,易出現疲乏體怠、口乾咽燥、心煩意亂、舌紅尿赤等症狀,可用西洋參泡水飲用或用西洋參煲湯。

  而且經常服用西洋參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強化心肌收縮能力,西洋參的功效還在於可以調節血壓,可有效降低暫時性和永續性血壓,有助於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的恢復,十分適合炎熱的夏季食用。

  六、吃薄荷

  薄荷有發汗、解熱及興奮中樞的作用。外用能麻痺神經末梢,用於消炎、止痛、止癢,並有清涼之感。而夏炎熱的天氣容易讓我們感到頭重、頭暈。拿幾片薄荷聞聞,或做菜時放一點調料,可以提神醒腦。

  七、溼毛巾擦身

  我們經常會在感到熱的時候對著空調或者電風扇猛吹,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這樣極易讓我們感冒,而且也並不能從根本上讓我們身體涼爽下來。覺得很熱的時候,可以用溫水輕輕拍在手腕內側、脖頸、耳後等動脈經過的地方,降低血液溫度,從而降低身體的溫度。

  八、控制糖分的攝入

  糖分在緩解疲勞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喝的過多容易導致食慾不振,讓苦夏症狀更嚴重。熱茶是最佳飲品。它有利於對體溫中樞進行調控,並能強心利尿,使體內多餘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

  三伏天適合吃什麼養生

  1、苦瓜

  苦瓜的味道帶有苦味,其中很多人受不了吃苦,所以不是經常食用苦瓜,但是苦瓜雖然味苦,但是對於三伏天來說,多吃點苦瓜卻是極好的養生防病的食療方法。

  因為在苦瓜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且具有清熱解暑、健脾養胃的作用,三伏天中,天氣炎熱,人們的胃口自然也會受到影響,變得食慾不振起來。而此時若吃點苦瓜則可以幫你瞬間提起食慾。

  另外,如果實在忍受不了苦味的苦瓜,我們可以將其和辣椒等具有提味作用的食物一起涼拌食用。

  2、綠豆

  三伏天中,氣溫十分炎熱,很多人常會有上火症狀產生,內火較大,且人們的心情也會隨之變得煩躁起來。而此時吃點綠豆便能起到極好的清熱降火的作用。

  從中醫理論中認為,綠豆具有極好的清熱解毒、消暑的功效,且綠豆性寒,尤為適合一些內火大的人群,所以說,在炎熱的三伏天,大家一定要多吃點綠豆,既能一飽口福,吃到美味的食物,同時還可以輕鬆熄滅內火,一舉兩得,你還在猶豫什麼呢?

  但是,綠豆屬於涼性的食物,對於一些脾胃不適的人群則不宜吃太多,以免加重身體不適的產生。

  3、生薑

  生薑是日常飲食中很常見的一種食物,更是烹飪食物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佐料,其中在三伏天中吃點生薑更能起到極好的養生防病的作用。

  在生薑中含有豐富的薑辣素,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溫性作用,被人體攝取之後能對血管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並能有效促進血液快速迴圈,使得肌膚毛孔處於一個擴張狀態,促進體內的溼寒之氣更好的排出體外,起到不錯的祛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