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的好吃做法
吃毛豆喝兩杯小酒再爽不過了,在家裡,你都知道毛豆怎麼做嗎?下面小編帶你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五香毛豆
原料:毛豆、皮、八角、花椒、乾紅辣椒、小茴香、香葉、鹽。
做法
1、毛豆用清水加一大勺鹽稍浸泡一會後,用雙手把它搓洗乾淨後漂水,再剪去兩頭。
2、鍋中燒鍋開水,加入桂皮,八角,花椒,乾紅辣椒,小茴香,香葉煮開後再煮幾分鐘。
3、待聞得到香料的香味後,往鍋裡滴幾滴食用油,加入適量鹽,再倒入毛豆煮開後繼續用中火保持沸騰。
4、一直把到毛豆煮到你喜歡的程度,關火,浸泡幾個小時待入味後食用。
小貼士
1、水開後滴幾滴油再下毛豆,一定要保持水的沸騰,另外不要蓋鍋蓋。
2、做這個可以一次多做些,畢竟等它入味得好幾個小時,做一次容易,放冰箱裡冷藏後再吃更爽。
煮毛豆
主料:毛豆。
輔料:蔥、姜。
香料:花椒、大料、小茴香、桂皮。
調料:精鹽。
製作方法
將毛豆用清水洗淨後備用。蔥、薑切片備用。用紗布將香料包好製成香料包後備用。
鍋中做水,水開後下入毛豆、精鹽後大火煮開。變小火後敞蓋煮7分鐘左右關火。
毛豆在鍋中繼續浸泡半天***6小時左右***後撈出即成。
煮豆煮的時間
一般煮毛豆將毛豆角涼水下鍋,煮開後10分鐘左右就ok了,可放花椒6、7粒,八角一個瓣,鹽即可開吃啦!不過在煮毛豆的時候水要多放一些,在煮制的過程中不要再加水,另外也可以在煮之前將毛豆的兩端剪好小口以便入味,但這樣做的後果是毛豆吃起來比較“水”,口感不理想。
煮毛豆不變黃的方法
要想煮出來的毛豆依舊翠綠可人,只要注意以下三點:水開後再下毛豆;滴幾滴油;不要蓋蓋。即可做出色澤亮麗的美味毛豆哦。簡單來說,就是在煮毛豆的水要多放一些,在煮制的過程中不要再加水,並且在水開後滴幾滴油再下毛豆,一定要保持水的沸騰,另外不要蓋鍋蓋。敞蓋煮毛豆是保證毛都煮好後依然碧綠的關鍵!鍋裡放水裡並加些鹽、小蘇打和大料,待水燒開放入毛豆。蓋上蓋煮大概10分鐘,看到有少量的豆莢微裂開縫,關火盛出。千萬不要等豆子都裂開,就煮過了,煮過了容易黃。將撈出的毛豆過涼水冷卻,然後將水控淨, 拌上鹽和味精就行。一般毛豆煮欠一點就綠,葉綠素沒被破壞,但是毛豆煮不熟吃了會腹脹。外面賣的煮毛豆碧綠新鮮是放了新增劑,為安全起見還是煮熟為好,特別是有老人、孩子,豆粒煮爛了容易消化,但這樣的毛豆夾都會煮成黃色。
新鮮毛豆的儲存方法
一、焯燙冷凍法
先把新鮮毛豆剝成豆粒,然後燒上一鍋鹽開水,等水開後倒入毛豆焯燙30秒左右,馬上撈出放入準備好的涼水中,如果涼水的量不是太多,不能很快冷卻,可以不斷的換水或衝入涼水,讓毛豆儘快冷卻下來。
等毛豆完全冷卻後,撈出瀝淨水分,晾乾表面的生水,裝入保鮮袋中,每袋裝入足夠一餐吃的即可。然後紮緊袋口,將保鮮袋放入冰箱冷凍室儲存,冷凍儲存即可,吃的時候取出化凍就可以了。
這種方法可以儲存一年之久。但有些網友反映說這種儲存方法會導致化凍化的毛豆有異味,這其實是在儲存過程中冰箱出現長時間的斷電,毛豆有過化凍造成的。
二、油炒冷凍法
把剝好的毛豆用清水洗一下,瀝淨水分。炒鍋倒適量油,油量就是一般炒菜的油量,把油燒熱後,倒入毛豆稍微煸炒一下,然後出鍋攤放至涼透。
把涼透的毛豆裝入保鮮袋中,每袋裝入足夠一餐吃的即可。然後紮緊袋口,將保鮮袋放入冰箱冷凍室儲存,冷凍儲存即可,吃的時候取出化凍就可以了。
這種方法可以儲存一年之久,儲存的毛豆也容易出現變味、變色等現象,拿出來做菜還是很綠很嫩的,是比較好的一種儲存方法。
還有些網友將剝好的毛豆直接冷凍儲存,事實上這種做法是不好的,不僅會造成營養損失,口感也不好。
毛豆的營養價值
1、毛豆中的脂肪含量高於其它種類的蔬菜,但其中多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
如人體必需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它們可以改善脂肪代謝,降低人體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含量。
2、毛豆中的卵磷脂是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之一,可以改善大腦的記憶力和智力水平。
3、毛豆中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可以改善便祕,降低血壓和膽固醇。
4、毛豆中的鉀含量很高,夏天食用可以幫助彌補因出汗過多而導致的鉀流失,因而緩解由於鉀的流失而引起的疲乏無力和食慾下降。
5、 毛豆中的鐵易於吸收,可以作為兒童補充鐵的食物之一。
毛豆中含有微量功能性成分黃酮類化合物,特別是大豆異黃酮,被稱為天然植物雌激素。
在人體內具有雌激素作用,可以改善婦女更年期的不適,防治骨質疏鬆。
6、 毛豆中含有能清除血管壁上脂肪的化合物,起到降血脂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
7、 毛豆具養顏潤膚、有效改善食慾不振與全身倦怠的功效。
毛豆營養豐富均衡,含有有益的活性成分,經常食用,對女性保持苗條身材作用顯著。
對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有預防和輔助治療的作用。
8、新鮮的毛豆,在醫療上,也有許多用途,與成熟後的黃豆,不相上下。
9、毛豆味甘、性平,入脾、大腸經;具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清熱解毒、益氣的功效;主治疳積瀉痢、腹脹羸瘦、妊娠中毒、瘡癰腫毒、外傷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