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2006年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因為其運動軌跡與其它八大行星不同***,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那麼,?
大約100億年以前,有一大片冷卻的塵埃微粒渦旋在宇宙中間。這些微粒互相吸引,慢慢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不停旋轉的圓盤,隨後又甩出許多圓環。同時,猛烈的轉動使塵埃微粒達到白熱程度,中心的圓盤變成太陽,外圍圓環的微粒形成一個個由氣體和熔液構成的巨大火球。然後開始冷卻,並凝成固體。大約到40億~50億年前後,這些火球變成現在的地球、火星、金星等九大行星。這個理論是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和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拉普拉斯提出的“星雲說”。它被認為是最合理的一種地球形成理論。
地球
地球未來
地球的未來與太陽有密切的關聯,由於氦的灰燼在太陽的核心穩定的累積,太陽光度將緩慢地增加,在未來的11億年中,太陽的光度將增加10%,之後的35億年又將增加40%。氣候模型顯示抵達地球的輻射增加,可能會有可怕的後果,包括地球的海洋可能消失。
地球表面溫度的增加會加速無機的二氧化碳迴圈,使它的濃度在9億年間還原至植物致死的水平***對C4光合作用是10 ppm***。缺乏植物會導致大氣層中氧氣的流失,那麼動物也將在數百萬年內絕種。而即使太陽是永恆和穩定的,地球內部持續的冷卻,也會造成海洋和大氣層的損失***由於火山活動降低***。在之後的數十億年,表面的水將完全消失,並且全球的平均溫度將可能達到70°C。
太陽,在它演化的一部分,在大約50億年後將成為紅巨星。模型預測屆時的太陽直徑將膨脹至現在的250倍,大約1天文單位***149,597,871千米***。地球的命運並不很清楚,當太陽成為紅巨星時,大約已經流失了30%的質量,所以若不考慮潮汐的影響,當太陽達到最大半徑時,地球會在距離太陽大約1.7天文單位***254,316,380千米***的軌道上,因此,地球會逃逸在太陽鬆散的大氣層封包之外。然而,絕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現在的生物會因為與太陽過度的接近而被摧毀。可是,最近的模擬顯示由於潮汐作用和拖曳將使地球的軌道衰減,也有可能將地球推出太陽系。
愛護地球
如今人類的破壞活動,遍佈全球,呼籲社會各界建立健全法律保護地球資源。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人類,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所以要從身邊做起:
1用完水後,要擰緊水龍頭。
2不要亂扔電池,因為一顆鈕釦電池就會汙染600噸水!
3牢記“人來燈開,人走燈滅”。
4多用節能燈
5節約用紙。節日用簡訊、微信、***......祝福。一張紙雙面寫,廢紙要回收。
6垃圾分類:能賣拿去賣,有害單獨放,乾溼要分開。
......
別讓眼淚成為地球最後一滴水,別讓哭啼聲成為地球最後一點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