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症該怎樣自我治療

  社交恐懼症是指在公共場合與人交往時會產生恐懼、焦慮的心理。那麼社交恐懼症患者要如何自我治療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一起來了解吧。

  社交恐懼症是怎麼形成的

  害怕受到挫折、嘲笑

  這類社交恐懼症患者的成因是由於在以往的交往過程中碰到過挫折、麻煩、失敗,或者受到過嘲笑、諷刺、拒絕等,從而在他們的心理上留下陰影,使其對人群感到恐懼,以致害怕與人交往,和人說話時就會出現緊張、焦慮、不安等情況。

  多疑,防備心理過重

  這類社交恐懼症患者的成因是不相信別人,常常容易誤解別人或者對別人懷有強烈的防備心理,這樣就造成人際交往的障礙,久而久之,對社交產生了恐懼心理。

  心理因素:社交恐懼症的發展可能來自於個體在過去的社會事件尷尬或受侮辱的經歷,或者輕微的挫折和不滿等精神因素也可誘發該病的產生。

  性格特徵:自卑、自信心不足,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對輕微挫折或身體不適容易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

  心理缺乏自信

  這類社交恐懼症患者的成因是缺乏自信。很多人常常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擔心自己不能大方自然地和人交往,所以就害怕別人,不敢和人交往。

  孤僻、排斥心理

  在知識人群中,孤芳自賞,自命清高者大有人在。當這種孤僻心理對映在談戀愛的過程中時,往往就成了對對方的蔑視和不尊重。具有孤僻心理的人在談戀愛過程中喜歡“雞蛋裡挑骨頭”,吹毛求疵的多,要求盡善盡美的也多,結果是自身條件很優越,但總是找不到合適的。

  社交恐懼症該如何治我治療

  要有學習“認清”恐懼症的想法與行動

  每天的覺察幾乎是自動化的、膚淺的。“全心的覺察”是更深刻的、更仔細的,且要經由專注努力才能達成。目標是控制你對恐懼症狀的反應,而不是去控制強迫思考或衝動。可能您一點都不想去做這個步驟,但是您必須努力的,全心的覺察,以便了解此刻的困擾是來自強迫性想法或行為。

  學會接納自己

  不否定自己,不斷地告誡自己“我是最好的我”,“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就做到什麼地步,只要盡力了,不成功也沒關係。不回憶不愉快的過去,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沒有什麼比現在更重要的了。接納自我,可以從停止對自己的挑剔、批判、責難做起,不再苛求自己,不再急於從負面情緒中逃開。真實面對後,常常發現事實沒有之前想得那麼可怕。

  找個傾訴物件

  有煩惱是一定要說出來的,找個可信賴的人說出自己的煩惱。可能他人無法幫你解決問題,但至少可以讓你發洩一下。

  改善自己的性格

  害怕社交的人多半比較內向,應注意鍛鍊自己的性格。多參加體育文藝等集體活動,嘗試主動與同伴和陌生人交往,在交往的實際過程中,逐漸去掉羞怯、恐懼感,使自己開朗、樂觀、豁達的人。

  社交恐懼症的改善方法

  1、與別人在一起時,不論是正式與非正式的聚會,開始時不妨手裡握住一樣東西,比如一本書,一塊手帕或其他小東西。握著這些東西,對於害羞的人來說,會感到舒服而且有一種安全感。

  2、害羞使人呼吸急促,因此,要強迫自己做數次深長而有節奏的呼吸,這可以使緊張心情得以緩解,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礎。

  3、做一些克服羞怯的運動。例如:將兩腳平穩地站立,然後輕輕地把腳跟提起,堅持幾秒鐘後放下,每次反覆做30下,每天這樣做二、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覺。

  4、學會毫無畏懼地看著別人,並且是專心的。當然,對於一位害羞的人,開始這樣做比較困難,但你非學不可。試想,你若老是迴避別人的視線,老盯著一件傢俱或遠處的牆角,不是顯得很幼稚嗎?難道你和對方不是處在一個同等的地位嗎?為什麼不拿出點勇氣來,大膽而自信地看著別人呢?

  5、有時你的羞怯不完全是由於過分緊張,而是由於你的知識領域過於狹窄,或對當前發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的緣故。假若你能經常讀些課外收籍、報刊雜誌、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歷,你就會發現,在社交場合你可以毫無困難地表達你的意見。這將會有力地幫助你樹立自信,克服羞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