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說課稿範文

  語文老師如何進行四年級下冊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說課稿的設計呢?小編為四年級語文老師整理了《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說課稿範文,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說課稿範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5課《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第二課時。下面我從教材特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突破教學重點難點這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篇文章講述了17世紀義大利著名的科學家——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敢於挑戰權威,對亞里士多德的所謂真理產生了懷疑,經過反覆試驗求證後,在人們的辱罵與猜疑中走上比薩斜塔,用事實驗證了真理,讚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設計理念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點燃的火把。”在本課教學中,我力爭做學生思維的啟用者,情感的激發者,學習的引導者,採用了“學——議——練”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讀、說、議、寫,去代替教師單一的講授,通過對課文重點段落的感悟、理解、品味、積累、運用,使學生得到思想的啟迪、思維的發展,同時獲得語言的增量。

  三、說教學目標

  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深入理解課文所寫的典型事情的主要內容。2、聯絡上下文了解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當時在人們心目中不同的地位,並在對比品讀和想象寫話中初步體會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

  四、說教學重、難點:

  1.運用課文中的重點語句,豐富學生的語言,訓練他們的思維,培養說話和寫話能力。

  2 瞭解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當時在人們心目中不同的地位,並在對比品讀和想象寫話中初步體會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

  五、說教學流程

  根據課文文字的特點、中段閱讀教學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我預設了以下版塊的教學:***一***整體感知,初識“伽俐略”,***二***學習課文,感受“伽利略”。

  下面我將著重說說我在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首先,在“整體感知,初識‘伽俐略’”板塊中, 引導學生在老師的幫助和啟發下,回顧並嘗試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雖然有一定的難讀,但學生通過“跳一跳”摘到的果子格外具有興趣,體驗到的成功分外激動。

  其次,教師幫助學生進一步梳理文脈,找到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爭論的焦點,引起學生質疑,讓孩子們一起跨越時光隧道,親臨當時義大利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去見證這個偉大的實驗。

  最後在“感受‘伽利略’”板塊中,重點抓住第五自然段的兩句話,引導學生暢談自己聽到這樣的議論所產生的疑問或者感想,重點體會伽利略的不迷信權威,敢於追求真理的精神。通過對圍觀人物言行的側面描寫,伽利略的形象更加鮮活生動起來。

  最後教師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盲目地迷信權威,會成為創新道路上的絆腳石。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敢。這既是對學生心目中的伽利略形象的一次質的提升,又是對課始的一次呼應 。

  本課的教學設計我緊緊抓住文字的特點,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力圖讓語文教學“味正情濃”。 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語言學習得到增量,思維得到啟迪,情感得到薰陶,這是語文教學追求的一種美好的境界,也是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

  課堂上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說課稿範文2

  【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注重質疑問難,切磋學問,砥礪思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想,這段話的中心意思就是因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在教學中應該把探究獲取知識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得到主動發展。而我在這節課的最大特點正是體現了這種精神。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從學習的內容、形式等方面滿足學生學習的不同需求,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我在第一個教學環節“自主讀書,誘導感悟”就讀書的形式提出:“你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也可以同桌一起讀。”就讀書的內容提出:“對你喜歡的語段還可以多讀幾次。”這樣,從讀書的形式到讀書的內容都給了學生一個完全自由的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求去讀書,去感悟。優等生也好,差等生也好,都有自己的事幹,都會在讀書的過程中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穫。一改過去那種用一把尺子提要求,結果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不到滿足的做法,從而增強了學生主動進取的信心。

  2、引導學生進入角色,用心去讀書,在交流、探究中得到主動發展:

  我在第二個教學環節“創設情境,合作研討”中再次提出讓學生認真讀書時說:“假如,你就是當時的伽利略,為了證明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你是怎麼做的?假如,你就是當時比薩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記者,聽說伽利略要在比薩斜塔上做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公開試驗,你會向伽利略提些什麼問題?”短短的一段導語起到了以下的作用:一是通過兩個“假如”,引導學生在讀書時要進入角色,把自己放到事件中用心去讀,悟;二是就“你會向伽利略提些什麼問題?”引導學生圍繞課文內容展開充分的交流、探究,在深入理解的過程中得到主動發展;三是在如何讀懂課文方面也起到了引導的作用,使學生明白只有這樣用心去讀、去悟,才能真正理解課文內容。

  【說教材】

  1、自學、感悟伽利略敢於破除迷信和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

  2、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說教法】

  通過自主、合作、研討性學習,弄清伽利略是怎樣不盲目迷信權威的話的,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具準備】

  教學插圖、語段卡片。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說學法】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大家已經預習過,現在書就在你手邊,想不想把課文再讀—次?哪就請大家讀吧。你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也可以同桌一起讀,喜歡的語段還可以多讀幾次。

  2、學生自主讀書。

  3、進行讀書交流,把自己喜歡的語段讀給大家聽。教師針對學生的讀書情況,適時激勵評價。

  【說教學程式】

  1、出示課文插圖,認識這座塔嗎?這就是世界聞名“斜而不塌”的比薩斜塔。1590年伽利略就是在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同學們,你們誰有勇氣像當年的伽利略一樣,也在這座高塔上做做這個試驗。

  1、這麼多人有勇氣,老師真高興,但是老師告訴大家,僅僅有勇氣是不夠的,請大家讀讀這句話:***出示亞里土多德的話***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這是希臘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話,在當時,人們都信奉他,把他的話當作不容許更改的真理。

  現在你要說“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那人家是不會相信的。所以,老師想請大家再認真讀讀書,仔細思考一下:假如,你就是當時的伽利略,為了證明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你是怎麼做的;假如,你就是當時比薩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記者,聽說伽利略要在比薩斜塔上做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公開試驗,你會向伽利略問些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離開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討。

  2、學生分組合作學習。

  3、進入情境,質疑研討:

  ⑴ ***請—位學生上講臺***現在年輕的數學教授、著名的辯論家伽利略先生已經來到大家面前,一

  會兒他將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他嗎?

  ⑵ 質疑研討,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① 伽利略為什麼有信心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

  ② 伽利略為什麼要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

  ③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是否要“違揹人類的真理”,其表現是否是“膽大妄為”、“固執”?

  4、觀察體驗,交流評價:

  ⑴ 觀察體驗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試驗。

  ⑵ 交流:

  你們看到了什麼?這項試驗說明了什麼?通過這項試驗,大家明白了什麼?怎樣理解句子“大家明白了,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全都是對的”?

  ⑶ 評價:

  你怎樣評價伽利略?該怎樣認識亞里士多德?

  5、延伸拓展,遷移運用:

  現在,如果老師把課題改成“鐵球和木球同時著地”你們認為可以不可以?請大家課後研究研究,或者像伽利略一樣做做試驗。請把你的發現以你喜歡的方式告訴別人,包括老師。

↓↓↓ 下頁更多"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說課稿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