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耳痛的原因

  耳痛為一常見症狀,可分為耳源性耳痛、反射性耳痛以及神經性耳痛三種,為什麼小兒會耳痛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

  ***1***由感冒引起。一般感冒大多數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由於小兒的抵抗力差,細菌容易趁虛而入,繼發細菌感染引起中耳炎,常見的細菌是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2***給小兒洗澡、洗頭時,因小兒不合作導致汙水流入耳朵內發生感染。

  ***3***給寶寶餵奶過急或奶嘴上的孔較大,使流***內的奶太快或太多,寶寶來不及吞嚥而引起嗆咳,使乳汁容易進入中耳發生感染;

  ***4***家長給孩子挖耳朵,不小心刺傷了耳內的面板粘膜而引起感染。

  如何預防小兒耳痛

  選擇環境:儘量在安靜環境下欣賞音樂。已有測試顯示,在安靜環境下,大多數耳機的輸出音效相差無幾,一旦外界環境變得嘈雜,耳機的輸出效果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

  由於運動時內耳血供不穩定,因此最好不要運動時聽MP3或使用手機。

  控制音量:聽MP3或使用手機時把音量調到40-50分貝,達到清晰的程度即可,不可超過最大音量的60%以上***MP3最大音量為100分貝時***。

  控制時間:戴任何耳機,即使音量適宜,也不可持續時間過長,更不可戴著耳機睡眠。過分激烈的音樂,聽1小時左右就應該休息一下;聽一張CD的長度,應休息15分鐘;輕音樂、較慢的流行音樂可以100分鐘左右休息一次。另外,使用手機儘量縮短時間。專家經過實驗發現,使用手機10分鐘以內,聽力沒有較大改變,因此,我們建議:每次使用手機時間控制在10分鐘之內。

  選擇耳塞:遠離蹦迪、強烈搖滾打擊音樂、爆竹、鑼鼓等噪聲環境,選擇耳罩或海綿耳塞保護聽力。耳塞包括反覆使用和一次性兩種,一個好的聽力防護用品應具備以下一些特點:①與耳部的密合要好;②能有效地過濾噪聲;③佩戴時感覺舒適;④使用起來簡便。

  拉長距離:使用手機時,儘量將手機放在遠離耳部的位置,減輕由於電磁波引發的副作用。

  更換耳機:使用MP3時避免佩戴插入式耳機,儘量選擇頭戴式耳機。如果購買插入式耳機,最好購買高質量產品。

  定時檢查:包括對隨身聽質量特別是音質、音量的檢查,以及個人聽力的檢測。如果出現頭暈、耳痛、耳鳴、重聽等症狀時,要及時進行耳科檢查。

  及早治療:採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維生素B1、B12、丹蔘等藥物,可以改善血迴圈和促進神經營養代謝,必要時亦可用高壓氧治療。

  拓展:中耳炎的階段:

  1、小兒中耳炎症狀——早期:小兒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出現耳鳴、耳內不適等,但耳部的難受會影響小兒玩耍和睡眠。醫生在此期檢查會發現有耳膜內陷,中耳內有積液。

  2、小兒中耳炎症狀——進展期:表現為發高燒,體溫可達39℃~40℃,小兒哭鬧不安、聽力下降和耳痛,同時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這些表現類似感冒或腸炎,極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檢查後可發現耳膜充血、聽骨紅腫、外凸。

  3、小兒中耳炎症狀——高峰期:小兒高燒、拒食,嚴重者面色發灰、波動性耳鳴、聽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檢查可發現耳膜外凸,中耳內積膿。

  4、小兒中耳炎症狀——後期:一般在患病4-5天后,小兒的體溫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潰,膿液從耳道流出,耳鳴和聽力下降仍存在。

  兒童中耳炎護理方法

  1、需在醫生指導下服藥。中耳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因此父母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為孩子選擇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黴素及青黴素族,切不可盲目亂用抗生素。給藥途徑多選擇靜脈點滴,這可以使藥物更快地到達病灶,發揮作用。

  2、向耳道內滴藥。這是治療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耳藥可以直接作用於病灶區域性,使藥物的作用發揮得更充分。

  3、家長應掌握給孩子滴藥的方法。給孩子滴藥的時候,可以讓他側臥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頭向一側偏斜,然後進行滴藥。

  4、如果孩子的耳朵有出膿的現象,應先用3%雙氧水清潔他的耳道,然後再滴藥。孩子滴藥後要側臥,待藥液滲入組織後再起來活動。

  5、在給孩子滴藥前要注意:藥液溫度要與體溫相近,如果藥液過冷的話,應該稍稍加溫,以免孩子在藥液滴入後出現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6、時刻保持孩子外耳道及耳前面板的清潔,如果有膿性分泌物,要及時清理。

  7、如經上述治療後還不見效,那就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