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拳擊如何快速長力量的方法

  想要拳擊能夠快速的長力量,就應該經過不斷的訓練。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說說拳擊如何快速長力量。

  拳擊快速長力量的方法

  在拳壇上有些人雖然三年五載地苦練拳擊,然則力量,速度卻不見長進。一個好的拳擊手必是力量,速度,時機距離的把握,三樣俱備的高手。另外還須將快,準,狠三字要訣牢牢記住,這是克敵至勝的法寶。因此要以這三點為訓練之重點。有些拳手訓練中出拳無力,究其原因是訓練方法不正確,或沒有一個比較系統的練習方法。本人不揣冒昧,將本人研習拳擊三年多來的一點練拳心得體會和一些訓練方法公佈如下,以饗在拳壇徘徊的拳手有所助益。目前本人一秒種能打5拳。當然其中還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行家裡手不吝賜教!!

  一、初級訓練教程

  初級訓練,是增加腕力和臂力的最佳訓練法,也是提高拳擊力量速度的一個有效法門。

  初級訓練:帶上散打手套或拳擊手套,沙綁帶纏於手腕上,練拳擊快速動作。也可將帶上拳擊手套和沙綁帶做俯臥撐練習。每組10下,做三組。也可不帶手套進行練習。這練習有利於使拳面硬度增強,提高腕力和臂力。現在生活時間緊湊,可在走路的時候,握緊拳頭,然後放鬆反覆練習。也可在休息的時候握緊拳頭,在放鬆,在用力握緊。此訓練對於增加手臂打擊力量也是很有幫助的。待適應以上練習後,可邊跑邊出拳,李小龍曾說過”如在跑步出拳或踢腿這將對你的技擊術有一個新的飛躍。因此習練者不要忽略此項練習。

  二、中級訓練教程

  中級訓練,實際上是習理論,這有助於提高自己的打擊能力。

  中級訓練理論:一位肌肉並不發達的拳擊高手,卻能集中全身力量於發拳之中,從而打出強而有力的一拳。其祕密在於,能集力於一點,發力於瞬間,從而能夠一舉擊垮對手。

  上面的理論,使我們受到啟發,要打出強而有力的的一拳要把力量集中在一點。可想象每一拳能把對手的內臟擊碎,打垮,要具有摧毀一切的力量。

  訓練方法:拿鐵棒或啞鈴出拳練習,在手臂纏上繃帶或沙綁帶進行練習。體會動作速度。一旦拿掉鐵棒或啞鈴將會覺得出拳輕鬆自如,注意打擊時不要將力量集中在表面,而是要用意念將所打擊物滲透進去,將其打毀,具有摧毀一切的力量。在練習時始終要有這種意識。

  三、高階訓練教程

  所謂的高階訓練其實是髖部的運用,其實很多的拳擊手都知道用它。

  李小龍曾經說過:“出拳的發力之源並不是來處臂腕,而是來自身體的中心部位髖”。僅僅用手臂的力量,所打出的拳頭,是無法提供足夠的力量。因此,要想打出強而有力的一拳,還需利用髖部的運用,從而打出漂亮的一拳。

  出拳力量快速提高,就必須提高上肢力量還要有正確的姿勢和發力感覺,首先可以提高臥推力量,以最大重量極限重量的百分之60到70,一組做10次一次訓練5組,隔天訓練一次,練完後練習深蹲半蹲要扛槓鈴和硬拉,然後扛槓鈴練習轉腰各5組,最後帶手套重拳打沙袋,效果很好,但訓練後要注意放鬆。

  訓練拳擊距離感的方法

  1、訓練銳利的視覺

  判斷準確,用佯攻和引擊使自己找到最機距離,及迎擊和壞機的拳距感。

  同時,每一個運動員都必須學會在三種不同的距離近、中、遠去實踐。如在中距離實戰,將對手逼到圍繩、臺角時,退半步則是遠距離,進半步則是近距離包括貼身戰。

  總之,都要通過靈活的步法和正確的視覺分析及巧妙的戰術來尋找最佳距離,當然還要有敏捷的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及強雄的體力來保證真正的最佳距離感的發揮。

  2、根據拳距用拳技

  一般來說,近距離多用上勾、平勾、刺拳等拳法,最適合矮個子運動員。中距離多用左右直拳配合勾拳上半步。遠距離多用左右直拳和擺拳。拋權等拳法,適合高個子運動員。中、遠、近距離的拳距感,每個拳手都要靈活掌握,否則就會捱打或失去擊打目標和命中率及犯規等,導致最終敗北。

  以上三種不同的拳距感必須通過嚴格、複雜、科學和訓練,才能在實戰中準確無誤的找到。

  3、距離感的練習

  不斷的跳繩、移動步伐、空擊。

  不斷的擊打吊球、梨球、沙包、彈簧球、帶球,必須從步法中找中遠、近的距離打各種不同的基本拳。

  不斷地打活動手靶,並與各種型別的對手對練,最好是拳技高的對手。

  刻苦用腦,積極練習,以運動中的條件反射形成動力定型,達到自動化程度。這種自動化程度,即當對手進入拳距時,不假思索的出拳就能擊中對方。

  練習拳擊的注意事項

  1、合理的運用體力是取勝的關鍵一環,如一味猛打猛衝,不講戰略,單憑良好的體力和速度來取勝,那很容易上對方消耗戰的圈套。

  2、冷眼細瞧,瞄準時機,快速進入反擊狀態,這時心裡不能有絲毫的畏縮,但也不能莽撞,冷靜的觀察和準確的判斷,是把握戰機的根本。

  3、有些練習者不注意防守技術的訓練,只會功,不會守,這是很不對的。因為在對抗中,對方是一個活的人,他會反擊,會看出你的弱點,也會引誘你消耗體力。

  4、有一些初學者一見對方進攻,就遠遠避開,躲避是必要的,但一味躲避,遠遠的躲避卻是消極的,你躲的遠對方當然打不到你,而你也打不到對方。

  5、初習者一見對方攻擊由於緊張、往往害怕,格不開對方的攻擊,而用力大幅度去撥,這樣只是白費力氣,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需格擋身體切線之外,擦身而過最好,若遇力大的攻擊,不應單靠手臂的格擋,而應與閃避,移動等身體步法巧妙的結合起來進行防守動作幅度儘量小些,這樣,及能儲存體力,又利於保持平衡。

  6、有些拳手在訓練中,腰部轉動過於死板,沒有配合手腿的動作,正確的出拳應是力從腳起,依靠蹬地轉腰的力量,把拳擊出,而不是單憑手臂的力量出拳。腰是軸,身法的關鍵在於腰,身法的靈活閃轉吞吐在於防守與進攻中都有重要意義。

  7、有的在雙方接觸前尚能保持正確的預備姿勢,可一接觸一緊張就不步法凌亂,如果把整個身體的正面暴露無餘,這樣就很容易捱打的。所以,在平時訓練時,應多加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