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時容易出現的誤區

  市場中還是充斥著許多“黑五類”股票,一不小心就中了“黑天鵝”事件。如何能有效的規避風險又能從牛市中分得一杯羹呢?答案必然是非基金莫屬。然而很多人在買基金的時候往往會進入誤區以下是小編和您分享的在買基金時容易出現的三大誤區。

  基金誤區:抗跌的基金作為擬投資物件。

  在熊市中常常可以看到媒體上專家推薦的某些主動型股票基金,在相同時間段內其淨值縮水幅度均小於滬綜指和其他同類基金,於是就產生購買衝動。筆者在此提醒基民,在未搞清楚其“抗跌”原因及目前市場究竟處於哪個階段前,萬萬不可輕舉妄動。這是因為市場中的股票不論漲跌,都是按照不同門類有先有後的。通常當領漲股已率先進入週期性調整時,那些滯漲股還在補漲。一旦當公眾都認識到市場趨勢已逆轉,這些股票必然會補跌,且在一輪完整調整行情中淨值損失比起那些不抗跌的基金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對於在熊市初、中期表現“抗跌”的基金,應看其以往在牛市中的表現,如果業績並不突出,甚至更多時候在同類型基金中只是列居後三分之一,則說明其基金經理在選股方面表現得很平庸,不值得購買。

  基金誤區:將套牢的基金作為買入物件。

  導致在投基過程中遭遇套牢尤其是深度套牢。究其原因通常有這樣兩種情況:一是在牛市末期甚至是熊市初期買入指數基金;二是買入由“東郭先生”打理的劣質基金。如果基民在震盪市中對遭遇套牢尤其是深度套牢的指數基金進行補倉,以期通過攤低成本早日解套恐怕很難如願。如在滬綜指全年下跌14.31%背景下,2010年,標準股票型基金全年平均業績為2.89%;偏股型基金平均業績為5.74%;靈活配置型基金平均業績為***1%。但指數基金卻在業績排名倒數十名中佔據8只,重倉鋼鐵、金融的某50指數基金更是全年淨值下跌26.1%,成為最悲劇基金。如果基民對劣質基金進行補倉,則結果很可能事與願違。如2010年做得最差基金與最好基金全年淨值收益率相差63.87%。

  基金誤區:將短期業績表現突出的基金作為擬投資物件。

  更多基民是根據媒體報道,尤其是專家推薦來決定購買物件。然而,由於媒體報道大多是從基金短期業績表現著眼,問題是一些市場投資熱點能持續一段時間,有的卻僅僅是曇花一現。因而,同樣不能確保成為值得中長期持有的物件。如某產業主題股票投資基金,在2011年上半年業績排名曾經明顯強於滬綜指和滬深300***3071.907,-35.77, -1.15%***指數基金,並由2010年底的後50名躍居前三名,一度成為許多專家推薦的大熱門。但一個多月後,其業績排名就又跌至第149名。

  那麼,當面對震盪市時,怎樣選基金才是正確的呢?要明白,震盪市究竟會延續多長時間?震盪結束後究竟是轉為單邊上揚的牛市,還是單邊下跌的熊市,作為普通基民很難提前預知,由此決定當面對震盪市,選擇那些能成功穿越牛熊市,在長跑中一路璀璨耀眼的明星基金才是明智之舉。

  基金誤區:這隻基金淨值低,上漲空間大"

  很多人在購買股票的時候都會有“恐高症”,即那些價格已經翻番了,100多元的股票不敢買,而價格低盤子小的股票更容易受到青睞。

  這種症狀很容易在買基金的時候也會出現,但是基金不是股票,基金的淨值只代表過去的成績,並不會影響你未來賺錢的能力,老基金因為時間長累計的淨值高是理所應當的,建在牛市高點的新基金現在淨值低於1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買了1000股5毛錢的基金和你買100股5元錢的基金對未來的盈利或虧損可能性都是一樣的。

  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基金為例,中融一帶一路***168201***、鵬華一帶一路***160638***以及長盛中證申一帶一路***502013***2015年11越18日的基金淨值分別為1.0630、0.9890、0.9300,但是當天的漲跌幅分別為-1.30%,-1.4%以及-1.38%,可見漲跌幅度與基金淨值無關,由於每支基金選股以及持股比例不同,漲跌幅有所差異,但是從長期來看,這點差異可以忽略不計。由此可見選基金的指標應該是每個人對風險的承受程度來選,並非依賴基金的淨值。